- 自在于心
- 寧夏大學中文系八一級(1)班同學
- 856字
- 2021-12-30 20:44:47
固原羊只“上夜班”
6月1日晚,記者接到讀者的電話,稱有人在固原市原州區七營鎮一帶的山上放羊。記者立即驅車前往采訪。
山城夜幕低垂,田野里的冬小麥隨風搖曳。突然間,司機一腳剎車,記者抬眼看去,公路邊30多只羊正撒著歡兒向山上跑去。夜色中,綠草間,一群白色的羊格外扎眼。記者將照相機藏在懷中,悄悄向羊群迂回。不料,牧羊人十分警覺,一聲呼哨,攆著羊群就跑了。
6月5日,記者赴西吉縣采訪。一大早,一個穿著紅衫的女孩趕著10多只羊從山上下來,女孩滿臉的疲憊告訴我:這是一群剛“下夜班”的羊。記者停下車來正欲采訪,女孩攆著羊就跑,記者只好用長鏡頭拍了幾張照片。監視器里,青青的山、白白的羊、女孩紅紅的衣衫組成了一幅優美的畫面,記者的心里卻泛起陣陣酸楚。
6月7日,記者途經隆德縣返回原州區,天色已晚,公路旁不時有農民趕著羊往山上走。記者讓司機放慢車速,留意觀察,不到1小時,有5群羊從我們的車邊走過,數量接近百只。記者下車了解情況,遭到牧羊人破口大罵,大意是,誰愿意半夜三更往山上跑,羊如果有吃的他們也知道躺在家里舒服。
6月9日,海原縣南華山。傍晚時分,一個老漢趕著10多只羊在山上蹣跚。記者快走幾步攆上了老漢,掏出特意準備的香煙,和老漢攀談起來。“這么晚了還出來放羊?”“沒辦法,羊沒吃的,都快餓死了!”“怎么白天不出來放?”“哎,白天干部查得緊,不敢放。”老漢吸了口煙說,“這季節正是羊長膘的時候,因為沒有草吃,羊全乏了,過幾天就都賣掉了。”記者本想給老漢宣講一下有關禁牧封育政策,可飽經世事的老漢似乎猜出了記者的身份,吆著羊向山下走去。
5月1日,全區禁牧封育以來,固原市各級領導和有關部門做了大量工作,成績也是有目共睹的。目前,固原市要禁牧封育的草山面積是703.56萬畝,飼養的牲畜為533萬個綿羊單位,禁牧封育后,全市的飼草缺口是2.73億公斤,畜牧業又是固原市農民主要的增收來源,單靠減少羊只數量來適應飼草的缺口,顯然不符合農民的利益。如何不再讓羊群“上夜班”,有關部門應盡快拿出對策。
(原載《寧夏日報》2003年6月28日2版,獲2003年度中國
新聞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