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總序*①

曲青山

為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中央黨史研究室、人民出版社決定聯合全國各省區市相關單位共同編寫出版《中國改革開放全景錄》大型叢書。這是黨史界、出版界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積極作為、主動履職的一件大事。

一、我們為什么要慶祝改革開放

黨的十九屆一中全會后,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記者見面時的講話中指出:“中共十九大到二十大的5年,正處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期,第一個百年目標要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要開篇。這其中有一些重要的時間節點,是我們工作的坐標。”第一個重要坐標就是2018年改革開放40周年。為什么將改革開放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國共產黨成立等重大歷史事件一道確立為黨和國家工作全局的坐標呢?因為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關鍵一招。改革開放是我們黨在經過曲折、反思后,實現偉大歷史轉折和偉大飛躍,大踏步趕上世界潮流、走近世界舞臺中央的一個重要法寶,改革開放對黨、對國家、對民族、對世界都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改革開放使黨的面貌發生了歷史性變化。改革開放40年來,我們堅持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黨的建設質量不斷提高,黨的執政地位更加鞏固,為開創、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堅強的政治保證和組織保證。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形成了反腐敗斗爭壓倒性態勢,消除了黨和國家內部存在的嚴重隱患,黨內政治生活氣象更新,黨內政治生態明顯好轉,全黨理想信念更加堅定、黨性更加堅強,黨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顯著提高,黨的執政基礎和群眾基礎更加鞏固,為黨和國家事業取得的全方位、開創性成就,發生的深層次、根本性變革提供了堅強政治保證。改革開放取得的巨大成就,使得中國共產黨成為一個擁有8900多萬名黨員、450多萬個基層黨組織的世界第一大黨,成為一個在擁有13億多人口的中國長期執政的黨。

改革開放使中國的面貌發生了歷史性變化。改革開放之初,我們黨發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偉大號召。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意味著科學社會主義在21世紀的中國煥發出強大生機活力,在世界上高高舉起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從1978年到2017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由3679億元增長到82.7萬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由1978年的343.4元、133.6元增加到2017年的36396元、13432元;農村貧困發生率從1978年的97.5%大幅下降到2017年的3.1%以下。220多種主要工農業產品生產能力穩居世界第一位,改革開放前長期困擾我們的短缺經濟和供給不足狀況已經發生根本性轉變,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改革開放取得的巨大成就,使得具有5000多年文明歷史的古老中國重新煥發出強大生機活力,使得中國這個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在短短40年時間里擺脫貧困并躍升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徹底擺脫被“開除球籍”的危險。可以說,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中國的今天;離開改革開放,也沒有中國的明天。

改革開放使中華民族的面貌發生了歷史性變化。習近平總書記曾深刻指出:“60多年前我們黨領導人民經過長期艱苦卓絕的斗爭建立了新中國,30多年前我們黨領導人民開始了改革開放,這兩件大事大大加快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人民進行改革開放新的偉大革命,破除阻礙國家和民族發展的一切思想和體制障礙,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使中國大踏步趕上時代,使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改革開放取得的巨大成就,使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今天的中華民族充滿自信,正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迎來了實現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

改革開放使世界格局的面貌發生了歷史性變化。改革開放既改變了中國的面貌,又重塑了世界格局。40年來,我國綜合國力不斷增強,國際地位顯著提高,國際影響力、感召力、塑造力進一步提升,中國同世界的關系進入新階段,國內國際兩個大局聯系更加緊密。作為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在全球治理體系變革等關乎人類前途命運的重大課題上,再也不能少了中國聲音。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世界那么大,問題那么多,國際社會期待聽到中國聲音、看到中國方案,中國不能缺席。”改革開放取得的巨大成就,也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改革開放是我們黨的歷史上一次偉大覺醒,正是這個偉大覺醒孕育了新時期從理論到實踐的偉大創造。40年來的偉大實踐充分證明:“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發展社會主義、發展馬克思主義。”我們堅信,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將在改革開放的偉大進程中得以實現。

二、我們為什么要編寫出版《中國改革開放全景錄》

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是黨和國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中央黨史研究室是直屬黨中央的黨史研究機構,是中央主管黨史業務的工作部門。人民出版社是黨和國家重要的宣傳思想文化陣地。雙方合作編寫出版《中國改革開放全景錄》,這是黨史界和出版界共同為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獻上的一份厚禮,具有重要意義。

第一,編寫出版《中國改革開放全景錄》是為了記史存史、資政育人

準確記載和反映黨的歷史,發揮黨史以史鑒今、資政育人重要作用,是黨史工作者的重要任務,也是出版工作者的使命責任。做好叢書編寫工作,必須緊緊圍繞記史存史、資政育人這一目標展開,把改革開放的歷史研究好、記載好,把改革開放的成功經驗梳理好、總結好,把改革開放的偉大成就宣傳好、維護好。

一是生動記錄改革開放波瀾壯闊的歷史進程,為改革畫像,為先賢留名,為人民存史。從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把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以來,已經40年了。按照中國傳統的說法,改革開放已經進入不惑之年。40年,改革的春風吹遍神州大地,創造出一個又一個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跡。我們編寫《中國改革開放全景錄》叢書,就是要生動記錄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進行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集中反映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的歷史性成就,充分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為后世留一份珍貴的歷史資料。

二是總結好改革開放的歷史經驗,發揮黨史資政作用,為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開放貢獻智慧和力量。早在延安時期,毛澤東同志就指出:“如果不把黨的歷史搞清楚,不把黨在歷史上所走的路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辦得更好。”改革開放40年的歷史,蘊含著豐富的管黨治黨和治國理政的經驗和智慧,是一筆寶貴的政治財富,在叢書的編寫過程中需要我們予以深入挖掘和總結。比如,我們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就需要總結黨領導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的經驗,需要總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經驗,從中尋找歷史借鑒和啟示。

三是用改革開放歷史激勵人民、教育人民、啟迪人民,增進改革共識。編寫《中國改革開放全景錄》叢書,就是要用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和方法,把改革開放的偉大成就、基本經驗和重大事件、典型人物具體生動地表現出來,引導廣大群眾充分認識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必由之路,是實現中國夢的必由之路,激勵廣大群眾以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韌勁,將改革進行到底。

第二,把握好《中國改革開放全景錄》的特點和亮點

叢書編寫成功與否,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個重要因素是看它有沒有特點,有沒有使讀者眼前一亮的獨特氣質。與社會上出版的其他書籍相比,《中國改革開放全景錄》應呈現以下幾個鮮明的特點和亮點。

一是系統性。編寫這套叢書,要力爭系統地反映改革開放40年來的全部歷史,系統地反映我國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各方面取得的成就,系統地反映改革開放對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促進與完善。

二是完整性。這套叢書從時間跨度上看,涵蓋了從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至今40年的歷史,是一部完整地記錄改革開放全過程的歷史叢書;從地域分布上看,既有反映全國改革開放歷程的中央卷,又有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各自的地方卷,可以全方位反映出改革開放給中國帶來的發展變化。

三是準確性。參與叢書編寫的大都是各省區市黨史研究室和社會科學院的領導同志與專家學者,很多同志長期從事本地區改革開放歷史研究,學養深厚,對其中的重點難點問題比較了解熟悉,在資料利用方面又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四是生動性。這套叢書主要面向普通讀者,以寫事為主,夾敘夾議,要求在文字上力求生動鮮明簡潔,并輔之以記錄改革開放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的圖片。應做到可讀可信可取,既引人入勝,又給人啟發。

總之,我們必須牢牢把握這套叢書既是記錄改革開放全過程和各方面的資料書,又是能夠闡明改革開放所以然的理論著作的這樣一個定位,以生動再現和總結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40年波瀾壯闊的歷史。

三、我們應該怎樣把《中國改革開放全景錄》編寫成一部精品力作

《中國改革開放全景錄》叢書已列入中宣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重點圖書,所以,我們要認認真真、扎扎實實、群策群力、按時保質推進編寫工作,注意史學規范,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據,史論結合、論從史出,確保叢書成為一部明白曉暢而又嚴謹切實的歷史著作。

一是要堅持正確政治導向。叢書編寫工作,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改革開放重要論述為根本遵循,牢牢把握改革開放40年歷史的主題和主線、主流和本質,深刻闡釋歷史和人民在艱苦探索中選擇了改革開放,正確對待改革開放中的一些失誤和曲折,旗幟鮮明地反對各種歪曲、丑化、否定改革開放歷史的言行。

二是要通力合作、集體攻關。要編寫這樣一套叢書,是很不容易的,無論哪一個人哪一方面單打獨斗都很難完成,必須依靠全黨、全社會各方面的力量,齊心協力、集體攻關。中國歷史上的大型叢書如《四庫全書》等,都是當時舉全國之力完成的。1983年開始啟動的《當代中國》叢書,也是全黨、全軍、全國各條戰線10多萬工作人員前后用時15年時間集體合作完成的。《中國改革開放全景錄》這套叢書雖然規模體量沒有那么大,但沒有通力合作、集體攻關的精神是完成不了的。做好叢書編寫出版工作,不是少數人、個別人的任務,必須整合包括黨政機關、黨校、行政學院、社會科學院、高等院校、出版社在內的各方面力量。

三是要建立責任共同體。既然叢書的編寫出版需要通力合作、集體攻關,那么大家就是一個責任共同體,要相互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最后達到雙贏、共贏的結果。所謂責任共同體,就是我離不開你、你離不開我,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具體來說,中央黨史研究室的同志要認真把好書稿總體的政治關、史實關、文字關;人民出版社的同志要做好叢書的總體組織協調和出版工作。相信我們雙方一定能盡心盡力把叢書編寫好,一起承擔責任,一起應對挑戰,一起分享成績。

四是要抓緊時間。抓而不緊,等于沒抓。為了叢書的順利出版,人民出版社和各地人民出版社提前謀劃,做了大量工作,各項工作正在如期進行。希望大家發揚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精神,把各項工作往前趕,打出提前量,力爭叢書按時出版。

我們處在歷史的一個重要節點上,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歷史任務。我們這一代人是乘著改革開放的東風成長起來的,我們都是改革開放的受益者,也是改革開放的參與者、見證者。身處這個偉大時代,是我們的光榮和幸運。把改革開放的歷史記錄好、研究好、出版好、宣傳好,更是我們這一代黨史工作者和出版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職責。讓我們共同努力,攜手完成《中國改革開放全景錄》的編寫出版工作,向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獻禮,向黨和人民獻禮!

2018年1月10日

*A 此文為曲青山同志在2018年1月10日《中國改革開放全景錄》叢書編寫出版第三次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泸定县| 蛟河市| 香港| 察雅县| 望江县| 定襄县| 轮台县| 新田县| 桂林市| 金华市| 曲沃县| 贡嘎县| 克东县| 桃园市| 建德市| 剑河县| 和林格尔县| 三穗县| 阜平县| 潜江市| 平定县| 临沭县| 遂昌县| 仁化县| 班戈县| 耿马| 瑞安市| 舞钢市| 都江堰市| 酒泉市| 棋牌| 永和县| 岳普湖县| 邮箱| 伽师县| 忻州市| 公主岭市| 琼结县| 新邵县| 巫溪县| 遂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