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譜寫各民族團結進步繁榮發展新篇章
- 新聞記憶:新聞實踐與理論探索
- 農文成
- 2314字
- 2021-04-25 17:02:20
——熱烈祝賀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成立50周年
在全省上下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和全省民族工作會議精神,齊心協力加快少數民族地區發展的形勢下,迎來了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成立50周年。在這喜慶的日子里,我們向黔東南州各族人民表示熱烈祝賀。
自治州成立50年來,在黨的民族政策光輝照耀下,全州廣大干部和各族人民認真貫徹落實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團結一致,艱苦奮斗,勵精圖治,排難前進,各項事業取得了巨大成就,自治州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尤其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全州各族人民堅持“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加快發展這個第一要務,搶抓機遇,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經濟制度、經濟結構、經濟總量均實現了重大飛躍,經濟社會發展實現了新的跨越。2005年,全州國民生產總值達到144.73億元,是自治州1956年成立時的115倍;全州財政總收入達到13.18億元,是自治州成立時的88倍。如今,全州基礎設施明顯改善,綜合實力不斷增強,經濟結構不斷優化,各類商品極大豐富,社會事業全面發展,人民生活顯著提高,一大批少數民族干部茁壯成長,“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各少數民族之間也相互離不開”的觀念日益深入人心,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民族關系不斷鞏固和發展,各民族人民朝著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宏偉目標奮勇前進。
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成立50年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是黨的民族政策光輝照耀的結果,是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人民政府親切關懷的結果,是上級國家機關和各方面支持幫助的結果,是黔東南州各級黨委和政府團結帶領各族人民艱苦奮斗、勇于進取的結果。50年來的實踐證明,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有利于把國家的集中統一與少數民族聚居地區的區域自治結合起來,有利于鞏固和發展各民族大團結,有利于調動少數民族的積極性,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只有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社會主義制度,堅持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才能確保各族人民當家做主人,實現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
21世紀頭20年,是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也是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由于歷史、自然等方面因素,貴州省民族自治地方與經濟發達地區在發展水平、發展規模、發展速度、發展質量上還存在著較大的差距,加快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任務十分繁重,必須按照胡錦濤總書記提出的“進一步抓住機遇、用好機遇,努力實現貴州經濟社會發展歷史性跨越”的要求,搶抓機遇,乘勢而上,奮發圖強,努力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要堅持用科學發展觀統領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既要努力縮小民族地區與發達地區的發展差距,又要努力縮小各民族地區之間的差距;既要促進經濟社會的更好發展,又要注意保護生態環境;既要投入更多的資金,又要給予更優惠的政策;既要堅持上級的大力支持、各方面的積極幫助,又要培育自我發展的機制和能力。要堅持用發展的眼光、發展的思路、發展的辦法解決在加快少數民族地區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把發揮社會主義制度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優越性更好地落實到發展先進生產力、發展先進文化、實現各族人民根本利益上來,切實解決少數民族困難群眾特別是特困群眾的基本生產生活條件、基本增收門路、基本素質提高的問題,使各項優惠政策、潛在資源優勢及各方面幫扶措施轉化為自我發展的能力,走出一條符合民族自治地方實際,具有區域特色的生產發展、生活改善、生態良好、資源節約的跨越式發展道路。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作為黨解決我國民族問題的一條基本經驗不容置疑,作為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不能動搖,作為我國社會主義的一大政治優勢不能削弱。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最重要的是全面貫徹落實民族區域自治法,切實尊重和保障民族自治地方依法行使自治權。要深入學習和貫徹民族區域自治法,認真落實國務院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若干規定和貴州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若干規定,通過制定或修訂自治條例、單行條例或其他配套的法規、具體措施和辦法,充分行使好憲法和民族區域自治賦予的各項權力,切實保障中央和省關于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落到實處。要認真貫徹全國和全省培養選拔少數民族干部工作座談會精神,堅持把培養選拔少數民族干部工作作為管根本、管長遠的大事來抓緊抓好,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堅定、業務精通、善于領導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深受各族群眾擁護的高素質的少數民族干部隊伍。
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民族關系,是搞好現代化建設的重要保證,是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加快經濟社會發展的前提。沒有各民族的和睦相處,就沒有社會的安定團結;沒有各民族的和諧發展,就沒有民族地區的繁榮富強;沒有各民族的和衷共濟,就沒有各項事業的興旺昌盛。要大力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活動,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榮辱觀的宣傳教育,在全社會形成以維護民族團結為榮、以危害民族團結為恥的良好氛圍;深入開展民族理論、民族政策、民族法律、民族知識的教育,使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各少數民族之間也相互離不開,和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思想觀念更加深入人心;要深入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推進民族和諧機關、民族和諧企業、民族和諧社區、民族和諧村鎮建設,大力表彰在推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中涌現出來的先進典型。
回顧50年的奮斗歷程,我們豪情滿懷;展望新世紀的美好前景、我們信心百倍。我們深信,在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人民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上級國家機關的大力支持、幫助下,勤勞、勇敢、智慧的黔東南州各族人民必將繼續譜寫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新篇章。
(《貴州民族報》2006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