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忠于自己一生是很難的,因為有太多的變故。
江年年一直都覺得自己善良誠實,而真的善良誠實了嗎?她這一生撒下來的慌言,已經是生活中的五分之一了。
即使這種謊言對別人沒有多大傷害力,可對于謊言來說,要么沒有,要么就會一直有。
善良嗎?這一生唯唯諾諾,膽小怕事的她,不過是變著法行兇。
軟弱啊,因為這種缺陷才導致連看小說都喜歡看成長類型的,就比如《追風箏的人》,看了第一眼就深深迷上了。
也因為軟弱,所以才會一直懼怕,懼怕任何事物,連人類都懼怕。
想做的事情永遠只是假象。
無數篇文章里都深深地教導著看文的人,可文字和實踐又是另一回事了。
即使看別人的故事看得熱淚盈眶,也時常活不出別人的影子來。
嗯,軟弱的人一生都不會有出息!
江年年也在長大,也在努力克服各種困難,也在成長的路上慢慢前行。
有句話叫做“堅持就是勝利”,這句話一直都是江年年的座右銘,不過現在變成了“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她靜下來的時候,都會帶著焦慮去反省自己,她時常尋問自己:“你滿意了嗎?”
滿意嗎?現在這種安逸的生活,沒有多大起伏,沒有喪也沒有樂觀,一切都在安然中渡過。可真的滿意嗎?
讀過太多的詩詞,語文老師說詩人懷才不遇,那時候江年年就在想什么是懷才不遇呢?會有懷才不遇嗎?
可事實就是真正的懷才不遇只是少部分,絕大部分是沒有才而碰壁。可遇到底又是什么呢?才能是自己的,那么才能又能遇見誰呢?反過來說,你想你的才能能遇見什么呢?
遠大的抱負,只有遠大的人才能擁有,而這個遠大的人也不過是從凡夫俗子起步。
不要看別人如何風光,因為你不知道別人的這種風光背后到底是什么。
好像所有的問題都能找出來,好像所有的解決方案都能例出來,好像所有的道理都懂,但又好像所有的事情都沒有解決過。
有一部電影叫《當幸福來敲門》,經歷無數次打擊和折磨,堅持再堅持過后,那一刻的幸福是那么的讓人流淚。
詢問:什么是幸福?
中國的對比性不知道是從哪兒傳起的,俗說“人比人,氣死人”,可就在這種環境下,人總是不斷地去和某某某比較,這已經成了一種心理,一種攀比的心理。
有人說這種心理會促使人進步,但也有人說這種心理會使人抬不起一步來。
這種心理就是瘋狂的,因為普遍,也在江年年的世界里不斷延伸。
從小就被家人用別人家的孩子來做比較,導致自卑是尤其嚴重。她會時常感到疑惑,她也會在心里發問:到底誰才是親戚?
別人總說你身在福中不知福,別人總說你要懂得知足,別人總說你怎么這么沒出息。好像人一出生就是用來作比較,用來對抗“別人說”一樣。
福,到底是個怎樣的存在。幸,又是怎么來的呢?
幸福從來都不是別人定制的,即使是你也無法定制,因為可能在某一刻,幸福就是來臨了。它不是毫無征兆,它是你努力追尋的痕跡,很深很深的痕跡留下后,它就參雜在里面。
你會因為它的來到而感到快樂,這種快樂其實也參雜一些悲哀。
你會發現幸福和辛苦很相似,因為尋找幸福是辛苦的。可辛苦和幸福卻始終不一樣,因為辛苦里面并不全是幸福,而幸福的全部必定參與著辛苦。
可幸福到底是什么?
幸福就是你內心從而得到釋放,幸福它不會是別的,它只是一個小小的小插曲。
幸福和你是雙向的。
至于能存在多久,能逗留多久,得看你決定。如果你沒有堅持它,即使你不想讓它離開,它也會離開。
……
幸福永遠是靠自己追求,努力再努力點,它總會來到。
可如果你永遠不前進,它也會永遠放棄你。
江年年,活在別人的世界很難。你說過要為自己活,你說過你會好好愛惜自己,那么你的人生就必須不停地奔波,你也要懂得適而可止。
不愿說謊并不代表善良,說謊也未必不會善良。
人活一生,矛盾一世,有善有惡,善惡必備,這才是平凡人。而那些唯獨一方的人,只善不惡、只惡不善,那一定是奇才吧。
……
2021.4.16日晚
天氣小雨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