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槽式太陽能直接蒸汽發(fā)電系統(tǒng)集熱場建模與控制
- 郭蘇 劉群明
- 1100字
- 2021-04-30 18:36:29
符號說明*
常用變量:
B——聚光器開口寬度,m。
D——直徑,m。
——工質(zhì)流量,kg/s。
F——截面積,m2,增強因子。
G——質(zhì)量通量,kg/(m2·s)。
H——比焓,J/kg。
Idirect——聚光器開口面垂直方向上的太陽直射輻射強度,W/m2。
Kτα——入射角修正系數(shù)。
L——集熱場長度,m。
W——集熱場(U形場)寬度,m。
M——分離器質(zhì)量。
P——工作壓力,MPa。
Pcr——水的臨界壓力,Pa。
Pd——摩擦壓降,Pa。
Q1——單位時間單位管長,聚光器收集的太陽輻射能,W/m。
Q2——單位時間單位管長,金屬管傳遞的太陽輻射熱能,W/m。
S——限制因子。
T——溫度,K。
V——容積,m3。
ΔZ——云影寬度,m。
Kp——比例增益。
Ki——積分增益。
Kd——微分增益。
N1——優(yōu)化時域初值。
N2——優(yōu)化時域終值。
Nu——控制時域。
Ti——積分時間。
Td——微分時間。
T0——采樣周期。
Tmin——等待周期。
Y——輸出預測值。
YR——輸出期望值。
ΔU——控制增量預測值。
a——對流因子。
b——輻射因子。
c——比熱容,J/(kg·K);風速因子。
cp——定壓比熱,J/(kg·K)。
h——水位,m;傳熱系數(shù),W/(m2·K)。
λ——導熱系數(shù),W/(m·K);放大系數(shù);控制加權系數(shù)。
m——質(zhì)量,kg。
q——熱流密度,W/m2。
ql——DSG槽式集熱器單位管長熱力學損失,W/m。
r——汽化潛熱,J/kg。
t——溫度,℃。
v——速度,m/s。
x——質(zhì)量含汽率。
y——沿管長方向長度。
Δt——DSG槽式集熱器上某個固定點被云陰影遮擋的時間,s。
yr——輸出參考軌跡。
u(t)——被控對象的輸入。
y(t)——被控對象的輸出。
w(t)——互不相關的隨機序列信號。
α——有效金屬系數(shù);輸出柔化系數(shù);云移動的方向與正南方的夾角,(°)。
ρ——密度,kg/m3。
θ——入射光線到聚光器法線的夾角,(°)。
ν——運動黏度,m2/s。
η——動力黏度,Pa·s,效率。
ω——輸出設定值。
ε——發(fā)射率。
λf——摩擦系數(shù)。
φ——Martinelli-Nelson兩相乘子。
τ——時間,s。
ξ——修正系數(shù)。
Re——雷諾數(shù)。
Pr——普朗特數(shù)。
Fr——弗汝德數(shù)。
常用角標:
′(上角標)——飽和水。
″(上角標)——飽和蒸汽。
B——核態(tài)沸騰。
1ph——單相(水或者蒸汽)。
2ph——兩相。
ab——集熱器金屬管。
ave——平均值。
bh——飽和。
cq——產(chǎn)汽。
cs——產(chǎn)水。
dp——露點。
g——飽和蒸汽。
l——飽和水。
1s——過熱區(qū)冷段。
a——噴水減溫器,環(huán)境。
i——內(nèi)徑。
in——集熱器金屬管內(nèi)側(cè),集熱器入口,分離器入口。
j——金屬。
sw——噴水減溫器減溫水。
o——外徑。
opt——光學。
out——集熱器金屬管外側(cè),集熱器出口,分離器蒸汽出口。
s——汽水分離器。
sb——分離器出水口。
sj——汽水分離器有效金屬。
sky——天空。
wind——風。
yx——有效。
* 本書符號主要依據(jù)鍋爐及鍋爐過程控制專業(yè)領域的常用符號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