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留學哥大,創業紐約:我用夢想設計人生
- 余倩
- 2069字
- 2021-05-21 17:15:44
6.那些已經實現了夢想的人
如果有統計,我猜藝術行業中夢想實現者的比例是最高的。真正成功的藝術家都是夢想家,他們瘋狂做夢,瘋狂追夢。他們在自己的藝術夢想里找到自己,實現自己。在舞臺上演奏的那一刻,當自己的創作終于成形的那一刻,正是他們的夢想在閃閃發光。
做采訪和寫稿件的時候,我希望通過音樂家的故事,能夠讓讀者看到他們藝術光環背后的辛勤和努力,這種所有人為了實現夢想都必須經歷的環節,無疑是藝術家和觀眾之間一個共有的聯結。對大多數而言,音樂家是自帶光環的人物。臺上的光芒萬丈常常讓人忽略了臺下的汗水和付出。
事實上,成為古典音樂家的道路是非常艱辛和孤獨的,并非每個人都有藝術天賦能夠成為音樂家。即使通過重重考驗進入例如朱利亞音樂學院等世界知名音樂學府,畢業后真正能以音樂作為一輩子事業的音樂家也是少之又少。最終能站在舞臺上,經過多年修煉進而成為大師的更是鳳毛麟角。這是一條異常難走的道路,還未成名的音樂學生常常要在選擇生存還是選擇藝術理想之間進行著煎熬。
還在上海工作的時候,我采訪到的都是到國內來舉辦音樂會的音樂大師。他們基本都出生于音樂之家,父母至少有一位是專業音樂演奏人士或是音樂愛好者。家庭的氛圍和遺傳的天賦讓他們在幾歲的時候就選擇了一生的道路。幾乎每一位都經歷過孩提時對于音樂的叛逆。每天幾小時枯燥乏味的練琴時間,常常讓孩提時的他們“痛恨”自己的使命。看著別的小伙伴在外面愉快地玩耍,他們只能一個人在琴房或是家里一遍又一遍地練習。每每聊到這里,他們通常都會分享一兩個童年時為了逃避練琴的趣事兒,然后再感嘆一下自己能走到今天的幸運。他們的確是幸運的一群人,這種幸運來自他們的堅持,也的確有運氣的成分。
要在古典音樂世界里成為獨奏家不僅需要天賦和技巧,也需要相當的運氣和人緣。不少年輕的音樂學生拼了命地參加各種世界比賽,希望在獲得一兩個國際獎項后便能得到源源不斷的演出機會。而大多數從音樂學院畢業的學生,都期望考入一個水準高的樂團,由于大多數國際樂團采用的都是終生聘用制,只要能考進樂團,就等于得到了一份終生的工作。而另一方面,正是因為終身制的存在,要考取樂團才堪比登天。
在美國五大交響樂團之一的波士頓交響樂團中,有一位華人豎琴演奏家,她的名字叫周黎。做采訪的時候,周黎告訴我,她是樂團里的第一位華人豎琴演奏家,也是樂團在一百多年歷史中聘用的第三位豎琴手。大都會歌劇院樂團的第二小提琴首席胡盛華在接受采訪時告訴我,在考上大都會歌劇院樂團前,他擁有整整三年三十幾次考團失敗的經歷,那些曾經站在紐約的暴風雪中等車、為了省錢住在便宜的小旅館結果被蟲子咬得全身紅腫的日子,若不是太太的支持,他也許早已放棄了夢想。最終,在得知考團成功的一霎那,夫妻二人在林肯中心的廣場上抱頭痛哭……
要成為世界一流的獨奏大師當然更加不易。采訪嗩吶大師郭雅志的時候,他告訴我自己是如何從山西考到了中央音樂學院,從留校任教到考上香港中樂團,然后又在四十不惑的年紀放下國內的一切,跑到波士頓的伯克利音樂學院學習爵士樂。這一路走來,他一直在放棄著曾經拼命努力才得到的一切,一路顛覆,一路前行,一路突破。
吳彤是我特別喜歡的一位音樂家,四代相傳的笙演奏家,年輕時卻是一位不羈的搖滾青年,還組建過當年頗有名氣的“輪回樂隊”,他也曾經歷過叛逆期,命運的沉浮,名利的誘惑……如今已過不惑之年的他也早已接受了自己的使命,要將中國傳統樂器笙的精神發揚光大,而他也早已隨著馬友友的絲綢之路樂團,將笙帶到了世界各地。
我常常覺得自己是多么幸運,能夠為這些人物做獨家專訪,與他們進行面對面的交流。他們告訴我他們的童年、他們的成長歷程、他們那些曾經想要放棄最后卻又堅持下來的時刻、他們曾經有過的迷茫和掙扎以及終于接受自己的使命并希望能夠一直為了音樂演奏下去的那一刻。
這些交流讓我真正地懂得了,在成功的光環背后,其實凈是無人能說,無人能感同身受的苦澀。一切成功都是有代價的:物質上的;精神上的。為了夢想,你必須時時放棄一些東西,必須克服自己的懶惰、懦弱和想要退縮、投降的念頭。
他們的經歷和故事一次又一次地感染了我。寫下他們的故事的時候,我常常會想,他們的音樂天賦也許我們沒有,但他們對于自己天賦的尊重以及對夢想的堅持和努力其實是每個人都可以學習的。
通過我的文章,我想提醒自己以及我的讀者,這些站在世界舞臺高點的人們也曾經默默無聞,他們為了達成自己的夢想每天都刻苦地努力著。俗話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事實上,他們累積的努力遠遠超越了十年。他們向我們證明了天道酬勤,既然他們可以做到,也許我們也可以。
正是在這樣一次次的心靈震撼中,我感到自己從他們的身上汲取了想要為了自己的夢想努力的能量。那些已經實現了夢想的人們是有光的,這些光來自夢想燃燒的火焰,一旦靠近他們,埋在你內心深處的夢想的火種在不知不覺間也會被悄悄地點燃。
找到那些夢想實現者吧,從生活中,從書本中,從電影中……讓他們的人生經歷激勵你前行的勇氣。在追逐夢想的道路上,追夢者們永不孤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