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杰身子前傾,抬起酸痛的胳膊,左手覆上右手手背,腰一彎。
向著面前這位先生,行了個笨拙的揖手禮。
胖子只知道他姓孫,且從來沒見過其本人
孫先生點了點頭,邁步走上前,伸手托起他。
“不用拘泥于此,放輕松些。”孫先生微微搖頭,伸手輕按住胖子濕透的肩膀。
“我來的時機不太恰當,應當更早些的。那只孽畜,它…差點殺了你。”
感受到孫先生的歉意,胖子生出幾分靦腆。
“啊~啊!孫…孫先生,您這…這倒是…這倒是您太客氣了。”李金杰又一次恭敬地揖手行禮。
孫先生淺笑著輕拍兩下胖子的肩,和藹悅色。李金杰這時問道:“敢問~孫先生,那黑貨跑那里去了?”
孫先生正色道:“在此。”言罷他揚起右手,骨節分明的食指上戴著一只幽青色的翡翠環,上面嵌著一塊青豆大小的琥珀。
胖子定睛一看,一條黑乎乎的細小身影蜷縮在其中。孫先生把右手移到胖子眼前。
胖子一瞧,正是那條該死的黑貨!幾分鐘前還猖獗一時,把他好一頓折騰的黑鰍蟲子,現在被弄成這幅小樣,喑無聲息地縮在這屁大點地方,不知死活。胖子驚異之余更是異常爽快!
“孫先生!您厲害!太神!太神了!哈哈哈哈哈!”胖子爽然笑道。
孫先生倒不開囗回應,他瞧見地上掉著一張淺紅色的卡片,左手食指一挑,那卡片像被風裹著一樣,梭的飛到孫先生攤開的左掌上。
“小兄弟,名喚李金杰是吧。”
胖子一愣,轉眼看見先生手中的卡片。
“我的胸卡!”
“你的胸卡?”孫先生抬首掃了四周一圈,“就是這學塾發的銘兒罷。”
“嗯,差不多”李金杰答道。
孫先生頷首一笑,卻突然換了神色,掛上了肅穆的臉容。他向后退走兩步,平身一揖。
“禮尚往來。鄙人孫鄂,字懿辭。
李金杰見狀,伸手,接過胸卡。
孫鄂輕嘆口氣,又輕按住李金杰的肩,說道:“墨鰍蟲雖仍屬幼蟲,但畢竟是‘荒物’,它若鐵了心害你,你多半是遭不住的。比如,剛才,它就操控你帶著它上到樓頂來。”
李金杰驚出半身冷汗,方才的上樓的事,他其實是不太清楚,處于一種半夢半醒之中,到異變之前才忽然清醒。
“懿辭先生,多謝!”
孫懿辭擺了擺手,也不在意胖子呼了他的字。
李金杰直起身子來,望向孫懿辭,目光炯炯,卻是再也按捺不住,當即發問道:
“孫先生,小子先前從手札上看到您的冠姓稱號和尊容,其他好多東西也不只您的,我一直很想知道。希望您能解惑!”
孫鄂聞言,垂下眼簾來,從懷中取出一紙朱紅色的鮮艷卷籍,卷皮鑲著從未見過的鉑色鍍文,有古品佛藏的韻道,透著一股憾人的雍貴。
很難想象孫先生樸雅的衣著里藏著這么華氣的貴品。
“你可以看看。”孫鄂說。
李金杰小心翼翼地接過它,慢慢打開卷籍,其約有兩尺長,至少上千個金玉文字疏密有序地排列在絹白卷面上。驚人的寶氣撲面而來,胖子不禁瞇了瞇眼。
卷軸最右端上角,胖子看到“孫鄂”兩個醒目的大字,好像是翡翠鑲上去的。下面有一段整密的顏體漢文,對李金杰來說讀起來相當吃力。
“孫鄂,字懿辭,暫無取號。生年未錄,其歲于二十又四年時,入本院任輔教一職,十二年后遷任炁科文丞。原為貳境煉炁士,后轉為儒家夫子仙。修為已入清明神藏,半步辟谷之境。本卷為文丞特制特頒,以循院律。————麓山太學.臨津院
李金杰揉了揉眼,咽一口唾。抬頭問孫先生:“您原是煉炁士,后來轉成那個…?那是什么,為什么冠個儒家呢?”
孫鄂笑著解釋:“夫子是儒士圈子里經常用的一種稱謂,儒家加入修行界前可不甚看得起怎么看怎么都像道士的修行者,后來又死要面子非要冠上這“夫子”一詞,后面再加個“仙”字,以示區別以及對修行事物的接納,這詞后來就是特指儒家修行者。”
李金杰點了頭,又問道:“這上面說您的修為是已入清明神藏,半…半步辟谷,那您快到第五境了?”
孫先生背過身去,“這是七年前,我升任學院文丞時的修為。”
七年,用來破境綽綽有余。
李金杰還想問,可孫先生突然得到什么要緊事的消息似的,迅地轉過身來,略帶歉意得道:“李小友,我可能不會久留此地。”說著就要對李金杰告辭。
李金杰霎地一驚,緊盯著他,孫先生頷首,眸光漆亮,兩人一時相視無言。
孫鄂沒有再拖,就像來時一樣,一股清風平地騰起,拖著修長的身軀一眨眼閃上半空。
李金杰仰起頭,陽光依舊刺眼,勉勉強強看到一粒青豆似的身影在碧穹中騰挪斗轉,像極了西王母的青鳥。
隱隱約約兩聲鶴鳴響起,那道青色身影徹底消失在天空中。
胖子突兀之余,更是一片羨滟。
孫先生離開時特意傳音給胖子:
“李小友,你定要多加小心,我觀察過這所學校的“炁”,它很古怪。你現在還是一介凡俗,實屬力薄,若有不測,恐怕后果不堪設想。”
“炁有古怪...”胖子琢磨著這句話,托著虛疲的一身肥肉,吃力得從天臺內樓梯下去,一頓折騰下來又爬回了四樓寢室。
面對詫異的室友,胖子是一套敷衍搪塞,很快又靠裝睡蒙了過去。
胖子閉著眼抿著唇,胸腹隨著呼吸而有規律地起伏。表面風平浪靜。
內心波濤兇涌!
一個中午,歷經險事兇奇,親受神異之驚。
雖體膚疲累,頭腦昏脹,卻無半分昏睡之意。
李金杰清晰記得,黑手札從第一百零八頁開始就是一片空白,但神異之處在于,每到凌晨三點一刻,空頁中就似棲息著上百只螢火蟲一般,突然集體驚醒閃爍!更是一片強烈的金芒,多厚的枕被也遮不住半分,有次更是差點被舍友發現。
那黑手札,老高說是民國的東西,有八十多年的歲數,這牛皮本還是當時從荷蘭裝訂的。不過,在抗日戰爭中被原主———一個嘉興鄉紳給遺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