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7.3 制冷站運轉

7.3.1 制冷站正式運轉前,應對冷卻水、鹽水及氨系統進行試運轉,各系統應符合下列規定:

1 冷卻水系統的水源供水量及水溫應符合設計要求,冷卻水循環系統運轉正常;

2 鹽水系統的鹽水濃度及總流量應符合設計要求,各凍結器鹽水流量基本均勻,無雜物堵塞,鹽水循環系統運轉正常;

3 冷卻水、鹽水系統試運轉正常后,應首先進行試充氨,將氨系統壓力控制在0.2MPa~0.3MPa之間,用試紙檢漏,合格后才能正式充氨;

4 充氨量應達到設計要求,氨純度必須達到99.8%;

5 充氨過程中,氨、鹽水、冷卻水系統運轉應正常,鹽水溫度逐漸下降。

7.3.2 制冷站正式運轉前應具備下列條件:

1 配電系統能連續正常供電;

2 影響凍結壁交圈的水井停止使用;

3 制冷站內消防栓、防毒面具、防雷裝置、電氣接地等安全設施齊全;

4 冷凍機易損件、儀表和冷凍機油均已備足。

7.3.3 制冷站正常運轉應符合下列要求:

1 氨、冷卻水、鹽水循環系統溫度、流量、壓力正常,經過7d~15d鹽水溫度應逐漸下降,各凍結器回液溫度正常,凍結器連接處、膠管結霜正常,發現不結霜或結霜少應查明原因并處理;

2 氨系統冷凝壓力和蒸發壓力應分別與冷卻水溫度、鹽水溫度相對應;

3 鹽水溫度應比氨蒸發溫度高5℃~7℃,冷凝溫度應高于冷卻水出水溫度3℃~5℃;

4 冷卻水進出水溫差應為3℃~5℃;

5 鹽水去回路溫差在凍結壁形成期應為3℃~8℃,在凍結壁維持期應小于3℃;

6 氨壓縮機正常運轉臺數應達90%以上;各容器氨液位應正常,其中貯液器為30%~80%,中間冷卻器為50%,蒸發器為70%~85%,氨液分離器不超過1/3。

7.3.4 地層凍結開始日期應符合下列條件:

1 制冷站氨、鹽水、冷卻水系統及供電系統應正常運轉,符合設計要求;

2 制冷站試運轉3d~5d后,鹽水去路溫度正常連續下降,降至0℃之日即為本井筒地層凍結開始日期。

7.3.5 斜井各段開凍后,鹽水溫度波動范圍不宜高于設計鹽水溫度6℃。

7.3.6 第一凍結段鹽水降溫梯度應符合下列規定:

1 在正溫階段,鹽水的降溫梯度不宜大于5℃/d;

2 當溫度降至0℃~-20℃,鹽水的降溫梯度宜為1.5℃/d~2.5℃/d;

3 當溫度降至-20℃以下,鹽水的降溫梯度宜為0.5℃/d~1.0℃/d。

7.3.7 積極凍結期間,每凍結分段的凍結器鹽水流量和每個凍結器溫度應符合下列規定:

1 凍結壁形成期應定期檢測每個凍結器的鹽水流量與溫度,且應符合設計要求;

2 每個凍結器的鹽水循環量與同段鹽水流量平均值的差值不宜大于1m3/h;

3 每個凍結器的回路鹽水溫度與同段回路鹽水溫度平均值的差值不宜大于1℃。

7.3.8 制冷站運轉日志應符合下列規定:

1 制冷站運轉時應按本標準附錄E的規定進行記錄;

2 氨壓縮機運轉日志應包括氨循環系統中的溫度、壓力、液位,以及每次充氨量、加油量的記錄;

3 每段鹽水泵班運轉日志應包括鹽水泵電流、壓力、流量、鹽水箱水位及鹽水溫度的記錄;

4 每路鹽水干管鹽水去回路溫度,凍結器鹽水流量及其頭部回路鹽水溫度、頭部膠管結霜情況的記錄;

5 水源井及循環水水泵運轉日志,應包括水源井冷卻水的流量及水溫,冷凝器進、出水溫度的記錄。

7.3.9 制冷站應在凍結段井壁全部施工完成后方能停止運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横峰县| 永和县| 水富县| 黑水县| 邹平县| 天气| 临泉县| 陕西省| 钦州市| 潢川县| 石屏县| 安阳县| 阿克陶县| 襄城县| 成都市| 页游| 闽侯县| 岐山县| 武强县| 靖江市| 海丰县| 灵台县| 五原县| 富锦市| 福清市| 梁山县| 昭觉县| 都江堰市| 那曲县| 崇左市| 周至县| 丹寨县| 奎屯市| 莱州市| 商城县| 玉环县| 翁牛特旗| 重庆市| 嘉兴市| 揭东县| 绩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