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4 城市用水量

4.0.1 城市用水量應結合水資源狀況、節水政策、環保政策、社會經濟發展狀況及城市規劃等要求預測。

4.0.2 城市最高日用水量可采用下列方法預測。

1 城市綜合用水量指標法,可按下式計算:

img

式中:Q——城市最高日用水量(萬m3/d);

q1——城市綜合用水量指標[萬m3/(萬人·d)];

P——用水人口(萬人)。

2 綜合生活用水比例相關法,可按下式計算:

img

式中:q2——綜合生活用水量指標[L/(人·d)];

s——工業用水量與綜合生活用水量比值;

m——其他用水(市政用水及管網漏損)系數,當缺乏資料時可取0.1~0.15。

3 不同類別用地用水量指標法,可按下式計算:

img

式中:qi——不同類別用地用水量指標[m3/(hm2·d)];

ai——不同類別用地規模(hm2)。

4.0.3 用水量指標應根據城市的地理位置、水資源狀況、城市性質和規模、產業結構、國民經濟發展和居民生活水平、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等因素,在一定時期用水量和現狀用水量調查基礎上,結合節水要求,綜合分析確定。

當缺乏資料時,最高日用水量指標可按表4.0.3-1、表4.0.3-2、表4.0.3-3選用。

表4.0.3-1 城市綜合用水量指標q1[萬m3/(萬人·d)]

img

注:1 一區包括:湖北、湖南、江西、浙江、福建、廣東、廣西壯族自治區、海南、上海、江蘇、安徽;
二區包括:重慶、四川、貴州、云南、黑龍江、吉林、遼寧、北京、天津、河北、山西、河南、山東、寧夏回族自治區、陜西、內蒙古河套以東和甘肅黃河以東地區;
三區包括: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青海、西藏自治區、內蒙古河套以西和甘肅黃河以西地區。
2 本指標已包括管網漏失水量。
3 P為城區常住人口,單位:萬人。

表4.0.3-2 綜合生活用水量指標q2[L/(人·d)]

img

注:綜合生活用水為城市居民生活用水與公共設施用水之和,不包括市政用水和管網漏失水量。

表4.0.3-3 不同類別用地用水量指標qi[m3/(hm2·d)]

img

注:1 類別代碼引自現行國家標準《城市用地分類與規劃建設用地標準》GB 50137。
2 本指標已包括管網漏失水量。
3 超出本表的其他各類建設用地的用水量指標可根據所在城市具體情況確定。

4.0.4 當進行城市水資源供需平衡分析時,城市年用水量可按下式計算:

img

式中:W——城市年用水量(萬m3/a);

k——日變化系數。應根據城市性質和規模、產業結構、居民生活水平及氣候等因素分析確定。在缺乏資料時,宜采用1.1~1.5。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良县| 三门峡市| 张掖市| 万州区| 枞阳县| 于田县| 虹口区| 镇康县| 正镶白旗| 郧西县| 札达县| 托克逊县| 高密市| 库尔勒市| 杭州市| 青神县| 舟曲县| 苏尼特右旗| 诸暨市| 沈丘县| 昌都县| 福建省| 湖南省| 成武县| 龙口市| 上饶县| 长汀县| 高青县| 商丘市| 淅川县| 惠安县| 富锦市| 明水县| 左权县| 大同市| 柯坪县| 漳浦县| 丹东市| 固原市| 奉化市| 盐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