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L/T 5104-2016 電力工程工程地質測繪技術規程
- 電力規劃設計總院
- 1051字
- 2021-04-23 17:35:14
5.2 地層巖性
5.2.1 地層巖性的工程地質測繪應符合下列要求:
1 已有區域地質圖的測區,地層(巖體)時代可引用區域地質圖;其他測區應通過標準化石或巖樣巖礦鑒定結果來確定;
2 已有區域地質圖的測區,地質界線可轉繪;
3 查明地層(巖體)在平面上的分布范圍;
4 查明地層(巖體)間的接觸關系;
5 第四系土層宜采用巖土工程特性劃分的工程地質單元體(層)作為填圖單位;
6 描述各巖土層及其工程地質特性。
5.2.2 研究地層的分布范圍和厚度時應符合下列要求:
1 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巖層相間出現且單層厚度在圖上的寬度小于2mm時,應按交互層描述和填圖;
2 夾于主要巖層中的薄層,當其厚度在圖上寬度小于2mm時,可只描述,不填圖;當工程需要時,可按實際出露寬度擴大1倍~2倍填圖,但應注明真實厚度;
3 對尚能判斷出母巖的風化巖層,可按基巖填圖。
5.2.3 巖漿巖區的工程地質測繪應符合下列要求:
1 查明巖漿巖的類型、構造期、產狀和分布范圍;
2 調查巖石結構、構造和礦物成分及原生、次生構造的特點;
3 調查與圍巖的接觸關系和圍巖的蝕變情況;
4 調查巖脈、巖墻等的產狀、厚度及其與斷裂、裂隙的關系,以及各侵入體之間的穿插關系;
5 了解巖體風化程度;
6 宜圈定含重要礦產資源的巖漿巖分布范圍。
5.2.4 沉積巖區的工程地質測繪應符合下列要求:
1 了解巖相的變化、沉積環境、接觸關系;
2 觀察平行層理、波狀層理及交錯層理等的層理特征;
3 調查巖石成分、結構、構造、巖層厚度、產狀等要素;
4 調查可溶巖與非可溶巖的組合情況;對巖溶區應了解巖溶發育規律和巖溶的大小、形態、位置、充填情況及巖溶發育與巖性、層理、構造等的關系;
5 調查不同堅硬程度的巖性組合情況;
6 了解煤系地層和其他含重要礦產資源地層分布范圍;
7 分析巖石成層性對斜坡穩定性的影響。
5.2.5 變質巖區的工程地質測繪應符合下列要求:
1 查明變質程度,劃分變質帶;
2 查明變質巖的產狀、原始成分和原有性質;
3 查明變質巖的節理、劈理、片理等變質構造。
5.2.6 第四系地層區的工程地質測繪應符合下列要求:
1 可采用生物地層學法、歷史考古學法、巖相分析法、地貌學法或元素測定法等確定沉積物的年代;
2 成因類型可劃分為殘積、坡積、崩積、洪積、沖積、冰積、淤積、風積和人工堆積;
3 可依據沉積物的沉積環境、形成條件、顆粒組成、結構、顏色、渾圓度、濕度、密實度等因素進行巖性劃分,并確定土的名稱。
5.2.7 應查明整合接觸、不整合接觸及假整合接觸等接觸關系的接觸面及接觸帶的狀態。
5.2.8 紅黏土、濕陷性黃土、膨脹巖土、鹽漬土、凍土和風化巖等特殊性巖土的工程地質測繪應執行現行國家標準《巖土工程勘察規范》GB 50021的相關規定。
- GB 51276-2018 煤炭企業總圖運輸設計標準
- GB/T 51146-2015 硝化甘油生產廢水處理設施技術規范
- 海上風力發電場勘測標準
- GB 51227-2017 立井鉆井法施工及驗收規范
- DL/T 5508-2015 燃氣分布式供能站設計規范
- 錦綸工廠設計標準
- GB51105-2015擠壓鋼管工程設備安裝與驗收規范(英文版)
- GB/T 51250-2017 微電網接入配電網系統調試與驗收規范
- 鄭州軌道交通安裝工藝運營需求標準
- GB/T 50459-2017 油氣輸送管道跨越工程設計標準
- GB 51135-2015 轉爐煤氣凈化及回收工程技術規范
- Rhinoceros三維產品建模及后期處理
- DL 5068-2014 發電廠化學設計規范
- GB 51208-2016 人工制氣廠站設計規范
- DL/T 5501-2015 凍土地區架空輸電線路基礎設計技術規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