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中國新名片
  • 陸仁
  • 1424字
  • 2021-04-13 09:00:12

星光閃耀,太空高掛中國星

買星還是造星?20世紀80年代,中國航天曾面臨這樣一個抉擇。

當時,受限于電子元器件研制生產底子薄、基礎差的現狀,國產通信衛星一直沒有得到很好的發展。中國雖然成功把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送入太空,并隨后發射了帶4個通信用C波段轉發器的東方紅二號衛星,但比起國外二三十個轉發器的先進衛星,還是有不小的差距。

于是,從1981年起,一場“買星”還是“造星”的爭論,在國內沸沸揚揚地展開了。

激烈討論過后的最終結果還是要依靠中國自己的力量研制新一代通信廣播衛星。經過艱辛的研制歷程,1997年,中國自主研制的東方紅三號衛星發射成功,其容量相當于12顆東方紅二號衛星,中國航天人終于得以揚眉吐氣。有關部門估算,當時僅衛星公眾通信一項,每年就可以為國家節省數千萬美元。

如今,30多年過去,中國再也不會出現買星還是造星的爭論,因為中國人自己制造的衛星已經在太空熠熠生輝。據統計,迄今為止,中國已經發射了300多顆衛星,擁有實際在軌運行衛星近200顆,在軌穩定運行衛星數量在世界各國中位居第二名。

在璀璨奪目的中國群星中,有若干個龐大家族,其中一個就是通信衛星。

靜止軌道通信衛星代表著一個國家衛星通信的發展水平,也是一個國家綜合實力、技術水平的重要體現。近年來,中國在通信衛星領域取得了長足發展,已有數十顆通信衛星先后奔赴赤道上空的靜止軌道,鑲嵌在浩瀚星空之中。它們的“星光”照耀了全球60%的陸地,惠及全球80%的人口。而且,隨著航天技術發展和東方紅衛星公用平臺一代又一代升級,如今的通信衛星已經讓當年的望塵莫及——2017年4月,中國首顆高通量通信衛星“實踐十三號”(衛星在完成在軌試驗后被命名為“中星16號”)成功發射,它的通信總容量超過20G,真正實現了自主通信衛星的寬帶應用;2016年8月6日,天通一號01星發射升空,使中國擁有了自己的海事衛星,邁入了衛星移動通信的“手機時代”。

北斗,也是燦爛星空中的一個“大家族”。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是中國正在實施的自主發展、獨立運行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于2012年底正式開始向亞太大部分地區提供定位、導航、授時和特有的短報文服務。如今,北斗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設,預計將在2018年底前后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提供基本服務,到2020年實現35顆北斗衛星全球組網,屆時,中國北斗將具備服務全球的能力。

還有掌控天氣冷暖的風云氣象衛星家族。從1988年發射風云一號A星,到2017年交付使用的風云四號衛星,中國已成功發射了15顆氣象衛星,其中有8顆衛星在軌運行,為中國和世界的氣候監測和天氣預報提供了重要的氣象觀測資料。

另外,高分辨率對地觀測衛星、遙感衛星等等,都是中國在太空中的“明星”,對中國國民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產生

北斗系統

1994年

啟動北斗一號系統工程建設

2004年

啟動北斗二號系統工程建設

2000年

發射2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

2003年

發射第三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

2009年

啟動北斗全球系統建設

2012年底

完成14顆衛星發射組網

2018年

面向“一帶一路”沿線及周邊國家提供基本服務

2020年前后

完成35顆衛星發射組網,為全球用戶提供服務。

空間段

由若干地球靜止軌道衛星、傾斜地球同步軌道衛星和中圓地球軌道衛星三種軌道衛星組成混合導航星座

地面段

包括主控站、時間同步/注入站和監測站等若干地面站

用戶端

包括北斗兼容其他衛星導航系統的芯片、模塊、天線等基礎產品,以及終端產品、應用系統與應用服務等。著重要影響,也為國際上許多國家和地區提供著優質的衛星運營服務。

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示意圖

資料來源:《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白皮書

主站蜘蛛池模板: 楚雄市| 罗江县| 灵寿县| 应用必备| 阿克苏市| 富源县| 临武县| 兴和县| 汉源县| 莱西市| 九龙城区| 嘉祥县| 屏边| 崇阳县| 尼勒克县| 黑河市| 富顺县| 东丽区| 枝江市| 大足县| 富平县| 余姚市| 清丰县| 大新县| 安西县| 宁强县| 武宣县| 南安市| 石门县| 隆回县| 文成县| 鹿泉市| 色达县| 陆河县| 临汾市| 阿勒泰市| 凌云县| 泗洪县| 黄大仙区| 新乡市| 平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