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和我的語文:新語文·融教學探索手記
- 邱俊
- 1496字
- 2021-12-31 14:18:30
陽光路上,花紅柳綠
山的那邊,是海!
這是一個在山里成長,在山里扎根的老師最堅實的篤定。山的高大不影響陽光的青睞,山的閉塞不影響雨露的潤澤,山的阻隔不影響我對山那邊海潮的渴望。在我十幾年為師者的成長路上,很榮幸一直有陽光普照、色彩斑斕和幸福落步。
如果說如今的我已日漸邂逅了更生動、更優秀、更豐富的自己,已不止一次聽到山那邊喧騰的海潮,那么我首先得感激催促我成長的一個重要時期。對語文的夢想讓我起步于那個時期。
那是2011年。那一年,我成為省級教學能手;那一年,我參加了陜西省陽光師訓。
陽光師訓的精準扶貧是一抹及時的陽光,慷慨地照進了大山里的太極城,為全縣的中學骨干教師開展了高質量、高水準、高品位的專業引領培訓,撥開了縈繞在老師們心頭的團團迷霧。
作為一名學員,我無時無刻不沉浸在最深邃的指引和最實在的指導活動中。這種沉浸,不必說賈玲老師基于《校本研修設計和指導》的高度引領,也不必說趙衛華老師關于《初中文學作品教學研究》的厚度思考,不必說劉荃信老師對于《新課程背景下素質教育再認識》的廣度探究,也不必說優秀的鄒紅梅老師勇于嘗試的作文教學示范突破,單是資深專業的賀衛東老師和年輕幽默的牛文明老師鞭辟入里、畫龍點睛的點評與答疑就已精彩無限!思考源于心靈的觸及,交流源于思想的碰撞。這場接通地氣的培訓,不僅擴大了老師們的視野,而且升溫了參與的熱情,大家迫不及待參與的研討更是延續了活動的裊裊余音。
作為一名公開課執教者,我無時無刻不著迷在每一次教學設計的修改和打磨中。這種著迷,有為課堂問題有效設計而“行到水窮處”的迷茫困惑,有為文本解讀而“消得人憔悴”的苦苦思索,更有為課堂上學生風生水起的表現而“坐看云起時”的歡欣喜悅。這樣與專家面對面,與名師面對面的課堂磨煉于我是第一次全新的挑戰,伏案、埋頭、潛心,設計、實踐、反思,抓耳、撓腮、深思,積累、沉淀、提升……如此艱辛而快樂的過程,足以讓一個年輕教師在真實的思考和參與中挖掘自身的潛力,在扎實的實踐和跟進中豐富自身的閱歷,在豐富中深化,在深化中超越。
記得賀衛東老師在評課時說,一個語文老師本身就是語文。牛文明老師說,在教學中洋溢著教學幸福感,這是一個優秀語文老師所具備的。是的,公開課上不僅呈現的是作品,還呈現著一種追求,因為有所追求,所以一直沒有停止行走。這是陽光師訓活動給予我們更深刻的心靈碰觸和更長遠的啟迪影響。從這個意義上說,培訓又成為一個起點,它讓活動延續成一種持久的互助研修。它時常提醒我,不斷增加教學厚度,點燃教學激情,更新教育智慧,刷新教育理念,激活教學狀態,讓心靈充盈,讓精神富足,讓腳步與時俱進,讓每一天都成為我們生命里陽光滿滿的日子。
成長之路上,陽光師訓花開絢麗,他們是我精神的直接牽引,他們照亮了自己,也成為一盞燈塔,照亮了像我一樣眾多普普通通的老師。時光,定格了2011年的活動;活動,成熟了遠遠近近的心智。沉淀下來的,便是一份永無止境追求的心。我努力地暢想著、踐行著,在課堂上,成為智者,巧于明察秋毫,精準點撥;成為學者,勇于深厚積淀,胸有丘壑;成為引者,善于帶領學生,欣賞風景;成為行者,敢于放手學生,開辟天地。
告訴我,也許我會忘記;給我看,也許我會記住;讓我參與,我一定會明白。因為這個經歷,所以每每回想起陽光師訓,就冥冥中覺得它是我人生旅途中重要的轉折點,似春雨潤物之無聲,如花團錦簇卻不媚艷。當有一天,我的教學韌度已成功地磨礪,課堂的寬度已慢慢地拓展,生命的熱度已漸漸地提升時,我更需要以感念的情懷,回望那一段段在記憶里穿透心海、溫暖心扉的美好經歷。
未來的日子,不求每一天都有陽光,但愿每一天都漫過心靈的海潮,每一天都花紅柳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