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逐夢在語文的田野

——第五屆“中語杯”中青年教師課堂教學觀摩研討會參賽感想

這一次,是真的要遠行了。

遠行的方向,是未卜的期待。一個人離開的背影里,蓄滿了家人無盡的歡喜和期望,我卻像個孩子似的開心著,亦平靜著。這幾年的東奔西走,已然成了最尋常的習慣,對大都市的霓虹燈已不再迷惘,這個世界也不會讓人孤單。

我喜歡列車上的感覺,挨著窗戶,捧著小書,聽著鏗鏘的節奏,有一搭沒一搭地閑看窗外過眼青山。這次隨身攜帶的是泰戈爾的《飛鳥集》,不知讀了幾遍,卻仍然覺得這樣的時光里最適合讀詩?!靶切?才不在乎/小得像只螢火蟲”,我咀嚼著這句話里獨有的溫度。想來此次奔赴遠方的賽課,定然更見天外之天,人外之人。若為星星,也就亮著星星該有的光吧。這種想法絲毫不意味著我的不確信,它只是心靈對生命的一種允諾。從另一種意義上說,有時候,縮小自己,便是放大了心胸。

我笑著對自己說,我不是走向一場角逐,而是守約一場美麗的盛會——我們的語文!

當清晨的太陽還在地平線之下時,我已到達江蘇南通。

天空很干凈,刮著江南微寒的風。

離報到時間還早,首站得趕去通州區。輾轉來到江蘇名師丁衛軍老師所在的育才中學寧靜的會場,站在最后一排聽教壇大咖肖培東老師那熟悉而親切的聲音正津津有味地教孩子們品讀莫言的《賣白菜》。趕上了僅剩10分鐘的課和40分鐘的微講座,亦是覺得有撿了寶貝的歡喜?!昂玫恼n不是看老師有沒有精彩的表現,而是看學生有沒有精彩的表現?!薄肮_課就是在文字中出生入死,進進出出。”“老師是對著教案去教學,還是對著學生的思維去教學?”在肖老師的課堂里,我總是像青草那樣自在地呼吸。這樣的呼吸,對于即將登上全國賽臺的我來說,又是多么的富足而豐盈。

站在崇川區敞亮的街頭,看南來北往有些密集的人群,我認真地辨析著我的方向,我也冷靜地思考著我的流淌。

盡管來得很早,會場卻已座無虛席,到場的人數比預期多了一倍。語文的熱情從天南海北匯聚于此,在三個報告廳里掀起了熾烈的浪潮,還隱隱有股暗流在涌動。鄭國民教授《核心素養視野中的課程改革》、王云峰教授《高中語文課程標準修訂情況及課程實施的建議》、孫郁教授《新京派文章學理念的形成》,分別審視語文教學之精神,反觀自身教學之實踐,深悟課堂探尋之真純,理念高屋建瓴,觀點新穎精辟。在這樣高端的引領中,我常常有種極大的淺薄感和愧怍感。我想,有關“課程改革”“核心素養”等前瞻性的嶄新理念若不是因其成為輿論熱點而備受關注,而是滲透在朝朝暮暮的生活里,浸潤在日日夜夜的習慣中,互融在新舊交替的轉換里,那么效果和影響是不是會實實在在、長長久久?是不是不再辜負教授們對語文教學的一片殷殷期望?錢夢龍老師說:“既要敢于求變,不斷更新陳舊的教育理念,也要敢于不變,凡符合語文教育基本規律的東西和我國母語教學傳統中的精華部分,都要毫不動搖地堅持下來?!庇谖叶裕凶咴谡Z文路上的每一天,便是要學著擁有最樸素的生活和最遙遠的夢想,既能以時尚的姿態走在時代前沿,也需要以本色的情懷根植在語文的沃土。變,是需要勇氣的;不變,有時候需要更大的勇氣。

我要執教《鳥》了,這是新教材里的新面孔,我真的很喜歡,且是那種一見鐘情的。

盡管有很多諸如“文章生僻詞太多”“內容太長”“理解太難”等善意的勸阻,但我腦子里還是繃著根執著的筋,認定它了。

我滿面春風地走上了講臺。

屏幕上是秀美的安康風光。

“四面青山排翠嶂,千頃碧水接蒼茫,天闊鷺鹮翔?!?/p>

觀摩課在我的介紹中開始了,與孩子們的目光相遇,眉宇間就自然成了盈盈笑語。我的學生小心翼翼地乖乖地坐著,像一棵棵剛剛破土的竹筍,就著余光瞥看著幾千人的會場。

“你來讀吧?”

“秾纖合度”“鴟梟”“跼蹐縮縮”“襤褸”……一連串的聲音都像錄音的卡帶,在喉嚨里顫顫巍巍。梁實秋這一組十幾個文縐縐的雅致詞,學生只讀對了三個。我意識到這節課會走得艱難了。我依然笑著,很耐心地開始教讀,開始趣味練讀。

文本還是很陌生的,沒關系,我寧愿有更長的等待,靜靜地看他們把文章讀完。我知道,這是必須的。時間,就是要這樣有意義地流逝;課堂,就是需要這樣安靜地讀書。

肖老師說,沒有難教的課文,只有不悟的心。從我的第一處“別有用心”的引導開始,學生的眼光里就分明有明亮的東西在閃爍了。 “我愛鳥?!薄霸倭钊擞|目的就是那些偶然一見的囚在籠里的小鳥兒了,但是我不忍看?!彼_始讀出感情了,還帶著表情;他舉起手來忍不住質疑了;還有他,最后一排的大高個子,以伸得最長的手臂表達著最堅定的等候;還有他們,聲音開始越發明朗。讀著讀著,我感覺到彼此的心里已慢慢長出了翅膀。

我繼續變換著不同的方式鼓勵他們:“善于發現問題的人,是會思考的人,這個女孩做到了。”“能在比較中發現美并欣賞美的人,是有情懷的人。”“這位同學有聲有色的品讀告訴我,漢語都是有表情的?!焙玫恼n堂,一定是關注著學生的進步和思維的脈絡,一定是心中有生的中肯評價和層層點撥。

在這短短的40分鐘里,我繼續一遍遍地引導著不同方式的品讀,我相信進入靈魂的唯一方式就是朗讀,我相信我的教學密碼一定深藏在梁實秋典雅的文字里。我帶著孩子們慢慢地在一串句里游走,定向性閱讀,鋪墊著朗讀熱忱;在幾個段落里對比,批閱式閱讀,感受著別樣情趣;在一整篇里進出,發現式閱讀,揭曉著深刻意蘊。如果說好的教學必須把自己對文本的理解,通過精巧的教學設計有序地恰到好處地呈現在課堂上,唯有這樣,方可引導學生入文、入情、入境、入旨,那么,我可以確信地說,我讀梁實秋的《鳥》是融入了自己情緒的,在字里行間的注腳里,在無限深情的標點里,我總想起自己家兩次養鳥的經歷,如鄭振鐸養貓一樣,也有著極大的快樂,也懷抱著極深的悲楚。所以讀《鳥》,我常常不能自已地感染著梁實秋先生復雜而豐富的愛,這種愛,愛得喜悅,愛得溫暖,愛得酸楚,也愛得傷感??梢?,好的作品一定是牽動著作者的心。其實,也牽動著讀者的心。教學的靈感永遠不會錯過真誠,也永遠不會擱淺思考。

課的尾聲,孩子們精彩的回答獲得了現場的掌聲。至此,我想起在通州時,肖老師說過的課堂三境界:“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初極狹,才通人”; “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在此,我幸得一等獎,算是有了一次這樣身臨其境的體驗。

課堂,永遠是云譎波詭的,它涌動著生命的氣息,流通著情感的磁場,它是心與心的共鳴和碰撞,是真與真的相融和相生。在這樣的感召下,我努力設計一種精巧而簡單的語文課堂,它脈絡清晰,行走自然,指向明確,智慧靈動,它催生著一個個超越昨天的創意和欣喜,也帶給我無盡的享受和美麗。

短短的三天,會場一直爆滿。

每一節課,都有亮點,暢快淋漓地彰顯著師生的智慧;每一節課,也都有問題,真實有意義地折射著教學中共性和個性的思考。小小的課堂里,容納著大千世界。

這世界,在專家的眼里,成了最獨特、最深刻的風景。

張玉新教授睿智的眼光里有北方人的熾烈和痛快,他真誠地贊揚語文人的情懷,注重方法的指導、基礎的積累,也一語中的指明教學目標設定需準確簡約,文本解讀不可淺嘗輒止,語文美感不能隨意流失。

趙憲宇教授關于誦讀教學提出了有意義、有價值的探究問題,給誦讀教學的實效性研究指出了最清晰的路徑。

劉宇新教授帶我們重溫大賽的評課標準,在通俗易懂、鞭辟入里的解析中,強調課堂關注學生、基于學生的目標達成,提醒課堂真正有效的策略性研究。

嚴華銀教授以總攬全局的視野,為與會語文人指明了踐行的方向:敬畏語文,堅守追求;勤學靜思,讀寫并修;修煉情懷,提升修養;培植思維,培養個性。

……

專家們有寬廣的文化視野和深細的感知與體認,這也許是我傾其一生的努力也無法企及的。然而,行走在語文田間的我,以及我們,可以繼續堅持,以最真實的姿態貼近文本,以最真實的體驗融入文本,守望語文的純正,喚醒一度迷失的靈魂。

捧著獎杯,走出會場,南通的天氣是久違的晴朗,站在燦燦的陽光下,就像站在厚實的文本中,我隨著心的方向仰望遠方,任思想的線條觸向遠方的悠遠與空曠。海子說,我把這遠方的遠歸還草原。此刻,我想把這遠方的遠寫成感激的詩篇,寄給不同的城市里那些給我攙扶給我鼓勵給我指導的讓人熱愛而又感動的人們!對于這次來之不易的機會,我要感謝的人太多太多。感謝令我永遠敬重的導師們:省教科所王來平主任“要相信自己的實力,放下包袱是關鍵”的拳拳寬慰;西安高新中學的賀三寧校長“用最好的心態贏得最大的成功”的諄諄教誨;寶雞教研室的曹公奇老師三番五次提出修改建議的殷殷期許;市教研室蒲耀才老師和耿良富老師的關懷厚愛和親臨指導。我還要深深感謝市教研室帶隊領導龔永軍書記一路的細心照顧。感謝高翔老師辛苦抓拍精彩鏡頭,還有一同參會教師們的溫暖陪伴和鼓勵。

泰戈爾說,人,生來就是一個孩子,他的力量來自于他的成長。是的,生命本就該如此,聆聽著拔節的聲音,珍惜且前行。至于前方的路途將會怎樣,那不是我當下的思量。如果是遙不可及的天空,那就讓它成為一幅意境深遠的畫;如果是千溝萬壑的山巒,那就讓它成為一首平仄對仗的詩。我所思量的是,如何在語文的沃土中,把仰望的姿勢站成風景,再把夢想的情懷寫成永恒。

主站蜘蛛池模板: 嫩江县| 定西市| 自贡市| 亚东县| 霸州市| 张家川| 阳西县| 青阳县| 中阳县| 铜川市| 南丹县| 横峰县| 阜康市| 宿州市| 景洪市| 云梦县| 海林市| 德江县| 怀仁县| 吉安市| 香港| 望江县| 海宁市| 荔波县| 达尔| 黑龙江省| 宝鸡市| 玉门市| 南康市| 永川市| 石屏县| 西乡县| 建水县| 壶关县| 聊城市| 松溪县| 宁德市| 新竹县| 历史| 平凉市| 景洪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