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送我喬偉軒同學文集,洋洋灑灑十幾萬字,我打印出來,讀了幾個晚上。越讀越有精神,思緒一下子飛到20世紀80年代,中國校園文學如火如荼的青春年代。沒有想到,在文學日漸式微的今天,還有人,特別是和喬偉軒一樣年少的學生,面對學業的重壓和現實的擠壓,依然懷抱著文學的夢想,堅定地朝著詩和遠方前行。
縱觀文集,數篇文章,無不透露出作者情、愛和善的人性本色。從內容上講,有寫景的,例如《秋頌》《人間最美四月天》《秋,令我陶醉》等;有寫人寫事、游記的,例如《慈愛的眼神》《最美的手》《母親,愛》《游長城》《游大水川》等;有寫自己思想的,直抒胸臆,表達個人觀點,例如《傳遞堅強的信念》《溫暖,就是這樣簡單》《人貴有自知之明》等;有寫讀書感想的,例如讀《魯西西傳》《寫給兒童的中國歷史》《哈利·波特與火焰杯》等等,雖是只言片語,但有自己獨特的閃光只見。內容題材廣泛,作者涉獵廣博,從文章中可以讀到,那人那事那情,由一個初中學生,發自內心,流露筆端,純情真摯,感人至深。
我感覺,作者喬偉軒是一個謙虛好學、勤于觀察、善于思考的學生。從這些文章中,可以看出,他很好地運用了初中階段散文、議論文的一些寫作技巧,融會貫通,形成自己的特色。
首先,他的文章有自己的思想,傾聽于自己的內心呼喚。我覺得,一篇文章沒有自己的思想,千篇一律,很難觸動人的靈魂。作者雖然是一名初中生,正因為有“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神,多了一些大膽和氣魄,少了一些成人的圓滑和世故。恰同學少年,敢想敢說敢寫。他在《書香伴我成長》中寫道:“真正的讀書,我認為不在于為了什么考試,而是源于內心對于書籍的熱愛。這份純粹天然的熱愛就像向陽花一直在追尋著太陽,不為名利,而是只聽從自己內心的召喚。”在《人貴有自知之明》中寫道:“‘人貴有自知之明’,只有自知,才不會迷失方向;只有自知,才能將自己綻放光彩!”忠實自己的選擇,慢慢讓自己的思想成熟,方能使自己的文章有大格局。在他的一些讀后感中,也可以讀到年輕一代的活躍的思想。
其次,作者的語言細膩,感情真摯,富有愛心。我始終覺得,一個人不管怎樣,一定要有一顆愛心;也只有在愛意充溢的文章中,讓我們的心靈更加干凈。作者在《慈愛的眼神》中寫道:“一會兒,我變成了調皮的孩童,在林間撒歡,激動的姥爺綻開了笑顏;一會兒,我又變成了一幅五彩斑斕的畫,陶醉的姥爺在那兒欣賞啊欣賞。我看到姥爺的眼神是一種幸福的安詳,那眼神之中包含著對我說不盡的愛。那一刻的眼神,把姥爺對我的愛深深地鐫刻在我年幼的心靈之中,令我至今難以忘懷。”他在《母愛深深》中寫道:“我連忙從包中拿出雨傘撐起來,我打著傘走在雨中,一股摻著各種復雜情感的暖流似乎流入了我的心底。那一刻,我忽然明白在雨中的我沒有撐傘,淋濕的不僅是我的身體,淋濕的更是母親的心啊。”夾敘夾議,富有情感,讓我們通過他的文章感受到了母愛的偉大。
再次,作者關注現實生活,從日常的生活中不斷豐富自己。浪漫和現實從來就是一對孿生姐妹,心靈的浪漫,要面對現實的殘酷。再偉大的作品,也來源于現實生活,哪怕是神話、傳說、童話等,也都是基于現實土壤的;也只有勇敢地面對現實,發掘生活,不斷探索和進步,從日常瑣碎生活中,提升、升華主題,才會讓人感受到文字的力量和文學藝術美的享受。例如作者在《告別不文明》中寫道:“告別不文明,讓我們的生活不再有污點;告別不文明,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從現在開始,從自身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讓我們告別不文明,讓文明之花盛開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
這本文集還有許多閃光點,需要讀者去認真體會。寫作不會短時間內讓我們發財致富,但我認為作文和做人一樣,寫作會讓我們的人格、人生更加完美。喬偉軒,作為一名寫作路上的新手,文章還略顯稚嫩、寫作方法也比較簡單,但神圣的文學之路漫長,需要一個人的功力和耐力,堅守行業堅持。如果說“生活是一面鏡子”,文集里的每篇文章就是“鏡子的不同方面”,折射出作者的多面生活和寫作才華,充滿少年特有的想象力和幽默感,更反映出作者喬偉軒在成長過程中的歡樂和苦痛,唯有如此,才讓他不斷走向成熟。他在《思維的光芒》中寫道:“正如樂觀的人在被玫瑰刺傷后,仍會說多美的花;而悲觀的人在看到刺時就會說多糟啊。我們每個人思維的光芒在等待著自己去將它點亮,請讓思維的光芒照亮你的生活之路吧!”
面對動漫、游戲、抖音等等,嚴重影響著中學生的身心發展;面對我們無法解決的學業壓力、抽號面試,考試唯分論、留守兒童輟學等等社會問題,我們怎樣給孩子提供一個健康、公平的教育環境?蒼穹之下,我期待著,喬偉軒同學在閱讀經典、不斷成長中,快樂生活,關注人類,讓自己“思維的光芒”照亮遠方的行程,帶給正義的光和熱,善良的溫暖,關愛的情懷。——小苗必成長為參天大樹。
楊廣虎
2020年3月9日匆于長安
(作者:楊廣虎,男,碩士,1974年生于陳倉鄉村,1989年公開發表小說和詩歌。著有歷史長篇小說《黨崇雅·明末清初三十年》,中短篇小說集《天子坡》《南山·風景》,詩歌集《天籟南山》等。獲得西安文學獎、第五屆冰心散文獎·理論獎、第三屆陜西文藝評論獎、首屆陜西報告文學獎、全國徐霞客游記散文大獎等。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會員、陜西省青年文學協會副會長、省散文學會常務副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