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人民領袖——毛澤東

毛澤東(1893—1976),字潤之(原作詠之,后改潤之),湖南省湘潭人。偉大的馬克思列寧主義者,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戰略家、政治家和軍事家,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之一。延安時期,曾任中共中央軍委主席、中央政治局主席和中央書記處主席、中央委員會主席。

“三樣法寶”

1938年7月9日,陜北公學、魯藝、延安工人學校等校的部分學生開赴華北抗日前線。在歡送會上,毛澤東發表了講話。他引用古典小說《封神演義》里一個故事做比喻說:“當年姜子牙(姜太公)下昆侖山,元始天尊贈了他杏黃旗、四不像、打神鞭等三樣法寶。現在你們出發上前線,我也贈你們三樣法寶,這就是統一戰線、武裝斗爭、黨的建設。”

1939年10月,毛澤東在《〈共產黨人〉發刊詞》一文中,總結了大革命和土地革命戰爭的經驗教訓,揭示了中國革命的客觀規律。他指出:“十八年的經驗,已使我們懂得:統一戰線、武裝斗爭、黨的建設,是中國共產黨在中國革命中戰勝敵人的三個法寶,三個主要的法寶。”“統一戰線和武裝斗爭,是戰勝敵人的兩個基本武器。統一戰線,是實行武裝斗爭的統一戰線。而黨的組織,則是掌握統一戰線和武裝斗爭這兩個武器以實行對敵沖鋒陷陣的英勇戰士。這就是三者的相互關系。”正確地理解了這三個問題及其相互關系,就等于正確地領導了全部中國革命。

1949年6月,毛澤東在《論人民民主專政》中,對三大法寶的內容和意義做了更加完整的概括,指出:“一個有紀律的,有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武裝的,采取自我批評方法的,聯系人民群眾的黨。一個由這樣的黨領導的軍隊。一個由這樣的黨領導的各革命階級各革命派別的統一戰線。這三件是我們戰勝敵人的主要武器。……依靠這三件,使我們取得了基本的勝利。”

毛澤東在延安窯洞里寫作

萬萬不能沾染官僚習氣

延安時期,毛澤東到各個干部學校給學員做報告,經常是步行去,不讓接送。1940年初秋的一天,他去馬列學院做報告。從學院到毛澤東的住地楊家嶺有四五公里,中間還隔著延河。

走到半路上,遇到了學院派來接他的教育處長鄧力群等人。

毛澤東搶先問:“你們四個風風火火的,要干嗎子去?”

鄧力群回答:“學院領導派我們來接主席。”

毛澤東笑了笑:“接我?是怕我忘了今天的報告會吧?學院給我的任務,我是忘不了的。”

鄧力群連忙解釋說:“我們是來接主席的。我們來晚了,很不好意思。”

毛澤東揚起手搖了搖:“這樣做有點兒不好,一個人要四個人接,要不得!要不得!”

他環顧一下四周,幽默地說:“哦,四個人,轎子呢?你們不是抬轎子來接我呀?下回呀,跟你們領導說,再加四個人,來個八抬大轎,又體面,又威風。要是還有人,再來幾個鳴鑼開道的,派幾個搖旗吶喊的,你們說,好不好?”大家聞言都笑了。

毛澤東笑著又說:“那才不像話嘛!皇帝出朝,要乘龍車鳳輦;官僚出閣,要坐八抬大轎,前呼后擁,浩浩蕩蕩,擺威風。我們是共產黨人,是講革命的,要革皇帝官僚的命,把舊世界打個落花流水。我們既要革命,就要和舊的制度決裂,就萬萬不能沾染官僚習氣。我們兩萬五千里長征都走過來了,從楊家嶺到馬列學院,這幾步路算不了什么。我們要養成一種新的風氣——延安作風。我們要用延安作風打敗西安作風。”

我們共產黨人絕不能搞特殊

1940年是陜甘寧邊區經濟最困難的時候。

這年秋天的一個下午,延安留守兵團的司令員蕭勁光到毛澤東住處匯報工作,見他圍著被子斜躺在床上辦公,以為是病了,正要詢問,毛澤東抬起頭來指指地下的火盆,笑著說:“褲子洗了,還沒烤干,起不了床,起來就要光屁股了!”蕭勁光鼻子一酸,指示警衛員趕快到兵團去領一床被子和一套棉衣。

毛澤東一聽,連說:“不行不行,領來我也不要。現在,大家都困難,我若要搞特殊,講的話就等于放屁,沒人聽。他們會說你不是真革命,是蔣介石,是封建皇帝!”

過了一會兒,毛澤東又說:“勁光啊,我不能搞特殊,你也不能搞。任何時候,任何人都不能搞。你要記住這句話,我們共產黨人絕不能搞特殊!”

1942年春,毛澤東和朱德與參加高級技術干部會議的代表合影

共產黨人無論如何不要造成同群眾對立的局面

1941年6月3日,陜甘寧邊區政府會議室正在召開縣、區長聯席會議,討論征糧工作和農民負擔問題。突然風雨大作,一聲響雷從東南方炸響,擊中了會議室外靠近窗戶的一棵樹。被雷電擊斷的一根樹枝從窗戶飛入會議室內,砸中了坐在窗口的延川縣代縣長李彩云,他不幸觸電身亡。

無獨有偶。當天安塞縣一位老農民在市場買東西時,拴在木樁上的驢被雷電擊死。老農又哭又罵:“老天爺不長眼,你咋不打死毛澤東?要打死我們家的驢?”

中央保衛部門的人聽說后,認為這是一個反革命事件,很快就逮捕了這個“竟敢如此咒罵毛主席”的農民,打算進行追查,并公開處理。

毛澤東知道此事后,立即制止了保衛部門的行動。他說:“群眾發牢騷,有意見,說明我們的政策和工作有毛病。不要一聽到群眾有議論,尤其是尖銳一點兒的議論,就去追查,就要立案,進行打擊壓制。這種做法實際上是軟弱的表現,是神經衰弱的表現。我們共產黨人無論如何不要造成同群眾對立的局面。”

毛澤東派人去跟罵他的農民談話,詢問罵他的原因。這個農民說:“公糧負擔太重了,負擔不起。”毛澤東了解情況后,要求保衛部門立即把這個農民送回家。

不久,在陜甘寧邊區的清澗縣農村又發生了一件類似的事情。

農婦伍蘭花的丈夫在山上用鐵犁耕地時,不幸被雷電擊斃。伍蘭花一邊悲痛,一邊大罵“世道不好”“共產黨黑暗”“毛澤東領導官僚橫行”等。中央社會調查部聞訊后,把伍蘭花拘押到延安,并由保衛部門建議判處死刑,準備報陜甘寧邊區高等法院審判和中央審批以后,即在清澗縣槍斃,以此來穩定社會局勢和群眾情緒。

毛澤東從中央社會調查部部長康生派人送來的《情況匯報》中知道了這件事。

他對中央社會調查部的人說:“你們不能這樣做嘛!……中央設立社會調查部,不是設幾個官位。如果不做調查,就隨隨便便抓人、殺人,這是國民黨的黑暗做法!就這些而論,人家罵得就有道理呀!”

當晚,毛澤東的心情仍然難以平靜,就叫來中央軍委總政治部保衛部部長錢益民,要他立即把伍蘭花帶來。

在會客室里,經過拉家常,毛澤東了解到:伍蘭花的家里共有六口人,七十歲的婆婆是個癱瘓病人;三個娃,最大的才十歲,最小的還不到三歲半;里里外外全靠丈夫支撐著。1935年,中央紅軍來了以后,她家里分了五畝地,頭幾年還好,政府收的公糧少,家里的糧食吃不完,踏踏實實過了幾年好日子。這幾年變了,干部只管多要公糧。如今她丈夫死了,家里的頂梁柱就沒有了。

毛澤東在延安楊家嶺同農民親切交談

毛澤東又把錢益民叫進來,當面囑咐說:“把這個婦女馬上放回去,還要派專人護送她回家。記住,去的人要帶上公文,向當地政府當面講清楚,她沒有什么罪過,是個敢講真話的好人。她家困難多,當地政府要特別照顧。對于清澗縣群眾的公糧負擔問題,邊區政府要認真調查研究,該免的要免,該減的要減。我們決不能搞國民黨反動派那一套,不管老百姓的死活!”

伍蘭花回村以后,對鄉親們講了自己在延安的經歷。長輩們聽了以后說:“古人講,宰相肚里撐大船,將軍頭上跑快馬。毛主席太了不起啦,真是個不怕雷打、不怕鬼邪的大人物!”

從民眾怨罵聲中,毛澤東進行了深刻反思,舉一反三查找問題。

1941年8月1日,中共中央通過了《關于調查研究的決定》和《關于實施調查研究的決定》,全黨興起調查研究之風。當時,著名的調查報告有林伯渠的《甘泉、富縣調查》、張聞天的《出發歸來記》、李卓然的《固臨調查》等。

調查中發現的問題是:邊區農村經過土地革命后,中農增加,貧農減少,但是,耕地、糧食未增加;在財政經濟方面,脫產人員增加,財政收入銳減,群眾負擔過重。

毛澤東在延河邊散步

針對具體問題,1941年11月18日,陜甘寧邊區第二屆參議會通過了精兵簡政的決議。在中央領導下,陜甘寧邊區帶頭行動,先后進行了三次精簡。1942年12月,在西北局高干會上,毛澤東做了《經濟問題與財政問題》的報告,提出了“發展經濟,保障供給”的方針,號召根據地軍民自力更生、克服困難,全面開展大生產運動,全力解決部隊給養和各個根據地的經費問題。通過實施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各個根據地增加了收入,在減輕人民負擔、減少經費支出等方面,都取得了明顯的成效,使各個抗日根據地渡過了經濟難關,堅持了長期抗戰。

我們的高明之處就在于犯了錯誤就立即改正

1943年,延安開始了“審查干部”運動。康生作為當時具體負責審干工作的社會調查部負責人,大搞“逼供信”和“車輪戰”,過分夸大了特務、反革命分子在革命隊伍中的比例,制造了許多冤假錯案。

毛澤東及時發現了運動中出現的偏差和問題,強調不能搞“逼供信”,并制定了審干工作的“九條方針”和“一個不殺,大部不抓”的政策,對被“搶救”的干部進行甄別,對被整錯的同志給予平反、恢復名譽,還親自出面向被整錯的同志賠禮道歉。

對審干工作擴大化的錯誤,毛澤東主動承擔了責任,多次進行自我批評。例如,有一次在中央黨校禮堂開會時,毛澤東說:“整個延安犯了許多錯誤。誰負責?我負責。我是負責人嘛!”“這次大家都洗了澡,就是水熱了一點兒。不少同志被搞錯了。凡是被搞錯了的要一律糾正,堅決平反!”“有的同志被錯戴了帽子,這也沒得要緊。帽子戴錯了,現在我把它給你們摘下來就是了。”“我們共產黨人是革命者,但不是神仙。我們也吃五谷雜糧,也會犯錯誤。我們的高明之處就在于犯了錯誤就檢討,就立即改正。今天,我就是特意來向大家檢討錯誤的,向大家賠個不是,向大家賠個禮。”

許多受過冤屈的同志最初怨氣很大。但是,毛澤東這樣主動承擔錯誤,并多次誠懇地賠禮道歉,大家不僅怨氣消了,還深受感動,對過去的事釋懷了,心情舒暢了,而且同志間還增加了感情,增進了團結。

群眾利益無小事

1944年的一天,毛澤東把時任中共延安市委書記的張漢武找來,問他:“聽說西川侯家溝的婦女大都生不下孩子,群眾很著急,有各種議論,市上知道不知道?”

張漢武回答:“是有這么回事,都是農家的小事。我們管不了,也不知道什么原因,沒法管。”

毛澤東說:“生孩子是群眾的利益,這不是一件小事啊!政府一定要管,還要好好管。那么多人不生孩子,會不會是水的問題,可以派人去化驗一下。”

按照毛澤東的要求,張漢武很快找邊區的化驗人員去侯家溝化驗了群眾吃的水,果然是村子里的水含有導致婦女不孕的物質,經過改水處理,問題得到了解決。

了不起的變化

1943年,一支從抗日前線返回邊區的部隊因為連續行軍,人困馬乏,來到一個村子宿營。部隊領導的警衛去找房子,在一戶老鄉家門上敲了很久,門也未開。警衛不耐煩了,便使勁敲起來。

一會兒,門開了,出來一位白發蒼蒼的老太太,不高興地說:“你們是八路軍嗎?怎能這樣對待老百姓?”

警衛辯解道:“我是給首長找房的。”

老太太更加生氣:“干部越大,越得講群眾紀律!”

這支部隊的一些同志認為,戰士們在前方流血犧牲,回來還挨老鄉的批評,有點兒想不通,就把事情反映給了毛澤東。毛澤東非常果斷地評斷:“老太太做得對!”

1944年初,有位老鄉針對部隊個別同志沒有認真執行群眾紀律的問題,給軍分區司令員提了意見。毛澤東聽說后很高興,認為這是好事。他在接見陜甘寧晉綏聯防軍新四旅的干部時說:“邊區一位老鄉給我們一個分區司令員提了意見,這是天大的好事!那個老鄉很有覺悟。中國幾千年的歷史,都是老百姓受官府的氣,受當兵的欺負,他們敢怒不敢言。現在這個老鄉敢向我們分區司令員提意見,敢批評這位 ‘長官’,你們看這有多好,這是多么了不起的變化!”

七大期間毛澤東和陸定一交談

咱們是一家人

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喜慶節日。每逢春節,親戚朋友都要相互拜年。黨中央在延安期間,群眾發展生產、安居樂業,給毛澤東等中央首長拜年成了中央駐地周圍農民每年必不可少的一件喜事。

1942年春節,延安等地的農民紛紛選派代表,帶著油饃,提著米酒,給黨中央領導人來拜年。

1943年春節,新市場、橋兒溝、楊家嶺、棗園等地的群眾,組織了十幾個秧歌隊,抬著各種年貨,敲鑼打鼓,到楊家嶺給毛澤東等中央領導拜年,秧歌隊演了三個多小時,歡聲笑語,其樂融融。

1945年春節,毛澤東早早就跟周恩來商量:“今年趕個早,不要讓老鄉又搶先了。”

他和周恩來、任弼時等中央領導帶著禮物趕到棗園鄉政府,提前給老鄉拜年。

一位老人拉著主席的手說:“現在大家豐衣足食,全是共產黨領導得好。本應我們給你們拜年,怎么你們倒先給我們拜年了。”

毛澤東笑著說:“不要分你們我們,咱們是一家人嘛!”

要同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

1946年初春,毛澤東的兒子毛岸英從蘇聯回到延安,先被安排住在陜甘寧晉綏聯防司令部。部隊考慮到他在蘇聯待得時間長,吃不慣小米、燴菜,便讓他上了干部灶,每頓兩菜一湯,還有細糧。

毛澤東知道后很快把毛岸英叫來,說:“岸英啊,你妹妹李訥一直就在大灶吃飯,你這么大了,還要提醒嗎?”于是,毛岸英謝絕了領導的好意,堅持與戰士們一起在大灶吃飯。

有一次,美聯社記者訪問毛岸英,要他對抗戰勝利后的形勢談談看法。稿子寫成后,毛岸英拿過來請父親審看。不料毛澤東還沒看完,便一把撕掉,嚴厲批評說:“你小小年紀,剛從國外回來,情況不了解,有什么資格對外國記者發表意見!”聲色俱厲,不容置辯。

不久,毛澤東經過深思熟慮,對毛岸英說:“莫斯科大學畢了業,但學的都是書本知識。你還需要進另一所大學。這所大學,外國沒有,它叫勞動大學。在這所大學畢了業,才算真有知識。到吳家棗園去!那里能學到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

毛澤東和毛岸英在延安王家坪合影

就這樣,毛岸英去了延安縣柳林區吳家棗園向勞動英雄吳滿有學習種地。臨行前,毛澤東對毛岸英約法三章:要同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毛岸英到了吳家棗園后,同吳滿有一家吃在一起,住在一起,勞動在一起。毛澤東作為一名父親,以最樸素、最直接的方式教給孩子們“不驕不躁”“虛心好學”“做群眾的小學生”“為人民服務”等品質。

毛澤東與黃炎培談“周期率”

抗日戰爭勝利前夕,國民政府參政會參政員黃炎培等人,為了促使國共恢復商談,避免內戰發生,于1945年6月2日聯名致電延安中共領導人毛澤東、周恩來,表示希望以個人身份訪問延安。當月22日,延安復電表示歡迎。

7月1日,褚輔成、黃炎培、冷遹、傅斯年、左舜生、章伯鈞從重慶乘飛機抵達延安。在延安機場,當毛澤東和黃炎培握手時,毛澤東說:“我們二十多年不見了!”

黃炎培一下子愕然了。原來,1920年美國杜威博士訪華時,黃炎培曾請杜威在上海演講。當時,臺下聽眾中就有毛澤東。

來延安之前,黃炎培對中共的情況已有所聞。通過在延安期間跟中共領導人長談,以及參觀訪問,對中共領袖人物,對中共的施政及延安的政治作風等,有了進一步的了解,有了親身感受。

黃炎培注意到,“這里稱毛澤東便是毛澤東,不大連用他的銜名”。他還注意到,延安街頭設有意見箱,“人人可上書于主席毛澤東”。特別是延安整風運動轉變了黨員干部的思想作風和工作作風,引起了黃炎培的高度關注。

他后來這樣寫到了延安的作風:“就所看到的,只覺得一切設施,都切合乎一般的要求,而絕對不唱高調,求理論上好聽好看。……毛先生說:我們要打倒主觀主義和宗派主義。我們要向老百姓學習……他主張有些書本知識的人,快回到實際工作里去。這都是中共三年來的新方針。”

六位參政員即將返回重慶時,在延安的窯洞里,毛澤東問黃炎培有什么感想。黃炎培說:“我生六十多年,耳聞的不說,所親眼看到的,真所謂 ‘其興也勃焉’, ‘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團體,一地方,乃至一國,不少單位都沒有能跳出這周期率的支配力。大凡初時聚精會神,沒有一事不用心,沒有一人不賣力,也許那時艱難困苦,只有從萬死中覓取一生。既而環境漸漸好轉了,精神也就漸漸放下了。有的因為歷時長久,自然地惰性發作,由少數演為多數,到風氣養成,雖有大力,無法扭轉,并且無法補救。也有為了區域一步步擴大了,它的擴大,有的出于自然發展,有的為功業欲所驅使,強求發展,到干部人才漸見竭蹶、艱于應付的時候,環境倒越加復雜起來了,控制力不免趨于薄弱了。一部歷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榮取辱’的也有。總之,沒有能跳出這周期率。中共諸君從過去到現在,我略略了解的了。就是希望找出一條新路,來跳出這周期率的支配。”

黃炎培在論述歷史上歷朝歷代都沒有能跳出興亡周期率中,特別提到了“人亡政息”的歷史現象。“人亡政息”,出自儒家經典《中庸》。原文為:“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則其政舉。其人亡,則其政息。”意為周文王、周武王的政令都記載在典籍上。他們在世時,其政令都能得到執行;他們亡故后,其政令便停止執行了。也就是政令的貫徹因人事更迭而中斷;政治局面因執政者的代謝而改變。

黃炎培當時似乎已經預料到,在未來的國共對抗中,中共會取得最后勝利,在全國執掌政權。他以朋友的身份向毛澤東進言,希望中共在得到天下以后,能找到一條新路,跳出興亡周期率的支配,避免重蹈歷史上“人亡政息”的覆轍,保持政權,用好政權。

毛澤東聽了黃炎培的這番話,當即自信地回答:“我們已經找到新路,我們能跳出這周期率。這條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讓人民來監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來負責,才不會人亡政息。”

黃炎培十分贊同毛澤東的這一觀點。事后,他寫下了自己的感想:“我想:這話是對的。只有大政方針決之于公眾,個人功業欲才不會發生。只有把每一地方的事,公之于每一地方的人,才能使地地得人,人人得事。用民主來打破這個周期率,怕是有效的。”

黃炎培從延安返回重慶后,向他詢問延安情況的人非常之多,應接不暇。他說:“我無法一一口頭報告,在友誼上又不能不報告。”于是撰寫和出版了《延安歸來》一書,作為公開答復。

黃炎培在《延安歸來》一書中寫道:“延安五日中間所看到的,當然是距離我理想相當近的。我自己也明白,因為他們現在所走的路線,不求好聽好看,切實尋覓民眾的痛苦,尋覓實際知識,從事實際工作……我認為,中共朋友最可寶貴的精神,倒是不斷地要好,不斷地求進步,這種精神充分發揮出來,前途希望是無限的。”“至于中共重要人物毛澤東先生,依我看來,是一位思想豐富而精銳又勇于執行者。朱德先生一望而知為長者。此外,轟轟烈烈的賀龍、彭德懷、聶榮臻、林彪、劉伯承……諸位先生(徐向前先生在病中,沒有能相見)在一般人想象中,一定脫不了飛揚跋扈的姿態。料不到,這幾位先生都是從沉靜篤實中帶著些文靜,一點兒沒有粗獷傲慢的樣子。真是出乎意外。”

共產黨人要以黃克功為前車之鑒

1937年10月5日傍晚,曾經參加長征的二十六歲的抗大第六隊隊長黃克功攜帶勃朗寧手槍,約陜北公學學員劉茜在延河邊散步。散步中談及婚姻問題。黃克功強硬要求劉茜承認與自己的戀愛關系,短時間內同自己結婚。

劉茜被黃克功逼急了,沖黃克功說:“你們這伙人是土匪!”劉茜的話激怒了黃克功。

黃克功憤怒地問劉茜:“你敢說我們共產黨人是土匪!”

“土匪!你們就是土匪!”劉茜連續頂撞黃克功。在劉茜的一再刺激下,黃克功連開兩槍打死了劉茜。此事在延安引起極大轟動。

時任抗大副校長的羅瑞卿原原本本地將這件事給毛澤東做了匯報。毛澤東聽了羅瑞卿的匯報,震怒。

據葉子龍回憶,毛澤東當時憤怒地說:“這是什么問題?這是什么問題?這樣的人不殺,我們還是共產黨嗎?! ”毛澤東很快做了批示,要求公審處決黃克功,并于10月10日給當時任陜甘寧邊區高等法院刑庭審判長的雷經天寫了一封信。

黃克功被捕認罪后,也曾幻想黨和邊區政府會因為他資格老、功勞大,對他從輕處罰,給他留一條生路。

黃克功在第一份陳述書中說:“功乃系共產黨一分子,值茲國難日益嚴重,國家民族存亡之秋,非但不能獻身抗日疆場,反而臥食監獄,誠然對黨和革命深深抱愧。因此,功對黨和法庭有所懇者,須姑念余之十年斗爭為黨與革命效勞之功績,準予從輕治罪,實黨之幸,亦功之幸也。”

在第二份陳述書中,黃克功說:“法庭須姑念我十年艱苦奮斗,一貫忠實于黨的路線,恕我犯罪一時,留我一條生命,以便將來為黨盡最后一點忠,實黨之幸,亦功之最后希望也。”

毛澤東給雷經天的信

1937年10月11日,在陜北公學大操場,邊區召開了數千人的大會,對黃克功槍殺劉茜一案進行了公開審判。

審判會上,雷經天站起來,莊嚴地宣布了處黃克功以死刑并立即執行的判決。判決書中指出:“劉茜今年才十六歲,根據特區的婚姻法律,未達到結婚年齡。黃克功是革命干部,要求與未達婚齡的幼女劉茜結婚,已屬違法,更因逼婚未遂,以致實行槍殺泄憤,這完全是禽獸不如的行為,罪無可逭。”“黃克功實行逼婚不遂殺害人命一罪,立判處死刑。”

對判決結果,黃克功沒有表示任何反抗、抵觸、激動或消沉的情緒。他只是轉過身來,面向群眾,舉起雙手,高呼了幾句口號:“中國共產黨萬歲!”“毛主席萬歲!”“打倒蔣介石!”當一位法警自動予以制止時,黃克功低聲說:“為什么不讓喊口號呢?”隨后,他跟著行刑隊,穿過坐在東北側的人群,向刑場走去。

恰在這個時候,法庭收到了毛澤東給雷經天的親筆信。因為信上建議要當著黃克功本人的面向公審大會宣讀,所以審判長與張聞天商議后,又命令把黃克功帶回來,重新站在犯人的位置上,聽審判長宣讀毛澤東的信。

當黃克功知道毛澤東有信要向他當面宣讀時,流露出希望和感激的表情。雷經天把毛澤東給他的親筆信當著黃克功的面念道:“黃克功過去斗爭歷史是光榮的,今天處以極刑,我及黨中央的同志都是為之惋惜的。但他犯了不容赦免的大罪,以一個共產黨員、紅軍干部而有如此卑鄙的,殘忍的,失掉黨的立場的,失掉革命立場的,失掉人的立場的行為,如為赦免,便無以教育黨,無以教育紅軍,無以教育革命者,并無以教育做一個普通的人,因此中央與軍委便不得不根據他的罪惡行為,根據黨與紅軍的紀律,處他以極刑。”“共產黨與紅軍,對于自己的黨員與紅軍成員不能不執行比較一般平民更加嚴格的紀律。”“正因為黃克功不同于一個普通人,正因為他是一個多年的共產黨員,是一個多年的紅軍,所以不能不這樣辦。”“一切共產黨員,一切紅軍指戰員,一切革命分子,都要以黃克功為前車之鑒。”當黃克功用心聽完了毛澤東的信后,深深地低下了頭。這可能是領悟了這封信所體現的高度原則性的表示。最后,黃克功以認罪伏法的態度離開會場,走向刑場。

“黃克功案”處理后,毛澤東還在抗大特意做了一場“革命與戀愛”的講演,提出了革命青年在戀愛時應遵循的三原則——革命的原則、不妨礙工作和學習的原則、自愿的原則。他要求大家從“黃克功案”中吸取教訓,要嚴肅對待戀愛、婚姻、家庭問題,要培養無產階級的理想和情操,堅決杜絕類似事件發生。

延安時期毛澤東給晉綏干部做報告

三個月后,在抗大的一次宴會上,毛澤東又提起此事,說:“這叫否定之否定。黃克功一粒子彈,否定了劉茜,違反了政策,破壞了群眾影響;我們的一粒子彈,又否定了黃克功,堅持了政策,挽回了群眾影響,而且使得群眾更擁護我們了。”

此后,毛澤東還多次提到過這件事,指出作為黨的干部,居功自傲、貪圖享樂、欺壓群眾、自私自利,是萬萬要不得的。

拔除“莠草”

1937年9月13日,毛澤東去中央醫院看望住院治療的干部戰士。當他看到躺在病床上的肖玉璧有氣無力、骨瘦如柴、奄奄一息的時候,便問醫生,肖玉璧得了什么病,醫生回答說:“他實際上沒有什么大病,只要吃一個月的飽飯就行了。”毛澤東知道,當時邊區物資供給緊張,紅軍戰士因為營養不良已經到了危及生命的地步。心情沉重的毛澤東便從警衛員那里把中央特批每天補貼給他的半斤牛奶的取奶證讓給了肖玉璧,還囑咐醫生,每天清早到中央機關管理處取奶。

肖玉璧,陜西清澗縣城北馬家村人,時年四十四歲,1933年參加革命,身經百戰,是一位身上留下九十多處傷疤的紅軍戰斗英雄。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曾任清澗縣區蘇維埃主席、定邊貿易局副局長、波羅地方稅務分局局長、鹽池稅務分局副局長等職務。陜甘寧邊區政府成立后,任邊區政府貿易局副局長。

在醫院里,肖玉璧因為有相對較好的伙食照顧和毛澤東給他的每天半斤牛奶,加上醫護人員的精心護理,身體很快恢復了健康。1937年12月,組織上考慮到肖玉璧的身體狀況,安排他到清澗縣張家畔稅務分局出任局長(相當于稅務所主任)。肖玉璧對給他分配工作的人員大發雷霆,認為自己曾任過縣區蘇維埃主席、邊區政府貿易局副局長,又是身上有九十多處槍傷的老紅軍,怎么也得分配給他與過去級別相當的職務,沒想到只得到一個鄉鎮稅務所主任的職務,嫌級別太低。

他認為,當個小小的主任是大材小用,便找到毛澤東,解開衣扣,對毛澤東說:“你數數我身上有多少傷疤!”

毛澤東一聽就火了,厲聲對他說:“不識好歹!延安人多糧食供應不上,那里人員少,糧食供應比延安相對容易,是為了照顧你能吃上飽飯。”

肖玉璧自己認為,他是不得已上任,便以功臣自居,開始貪污享樂,在征稅時采取多收少報、不記賬的方式貪污公款。當時,征稅有時征收的是實物,比如糧食和食油等,肖玉璧就利用職權,把征來的糧食和食油等實物稅收變賣給國民黨部隊。1938年間,共貪污公款二百八十元,同年12月,又貪污公款一千五百二十元,1939年1月,又暗扣公款一千元,共計二千八百元,全都不記賬。二千八百元的數字在今天看來不是大數目,但是,相對于當時邊區各級政府人員的津貼、邊區戰士的月生活費、邊區政府的辦公費,就是一個驚人的數字。

紅軍長征到達陜甘寧邊區后,在供給方面一直處于困難時期。為了開源節流、節約物資消費,邊區軍政人員的供給在1937年至1940年,已經降低到幾乎連溫飽都不能維系的水平。1937年5月,中共中央西北辦事處頒布的《陜甘寧邊區議會及行政組織綱要》,規定了各級軍政人員的供給水平:邊區正副主席、邊區參議會正副議長及廳處負責人的津貼每人每月五元,正副專員和正副縣長的津貼每人每月二元五角,區長每月一元五角,而一般工作人員的津貼則為每月一元至一元五角,勤務員和炊事員為一元。1940年,因為邊區經濟特別困難,又取消了少得可憐的津貼。邊區政府辦公費每月三十元,分區政府辦公費每月十五元,鄉政府辦公費每月只有一元。按照當時邊區的物價,一元錢能買蔬菜三四十斤,或清油二斤,或柴火一百斤。邊區縣、區級干部當時一年的津貼買不到一雙鞋子,兩三個月的津貼才能買到一條毛巾。

肖玉璧貪污巨款造成了張家畔稅務分局虧空,引起邊區財政廳的注意。1939年1月,邊區財政廳開始派人調查肖玉璧的貪污情況。就在調查期間,肖玉璧以外出討賬為由,又攜帶公款二百五十元、稅票十八張逃跑。行至寧條梁時,肖玉璧將十八張稅票以七十二元的價格賣給了一個叫徐二的商人。肖玉璧在外逃期間,投靠國民黨,給國民黨軍隊招募兵員十多人。邊區財政廳在調查清澗縣稅務賬目期間,除發現肖玉璧大量貪污公款外,還發現他在張家畔稅務分局局長任上,私自將邊區短缺的糧食和食用油等重要物資賣給國民黨部隊以謀取私利,事情公開后激起極大的民憤。1940年下半年,當地的群眾看到肖玉璧潛回清澗縣后,馬上報告當地政府,最終肖玉璧被當地執法機關依法逮捕。

陜甘寧邊區檢察機關審訊肖玉璧,肖玉璧對所犯的罪行供認不諱。陜甘寧邊區高等法院檢察署經過對案件縝密審查,認為肖玉璧貪污案證據確鑿,遂向邊區高等法院提起公訴。邊區高等法院組成以時任高等法院審判庭庭長雷經天為主審的合議庭進行審理,于1941年2月13日做出判決。依據邊區《懲治貪污暫行條例》第二條第一項、第三項、第八項和第三條第一項之規定,判處被告人肖玉璧死刑。

執法人員對肖玉璧宣布了邊區高等法院的判決書后,肖玉璧不服,與執法人員吵鬧,并要求面見邊區政府主席林伯渠。林伯渠念及肖玉璧是老紅軍英雄,便答應見他。

肖玉璧見到林伯渠后說,自己被判處死刑太重了,要寫信向毛澤東求情。林伯渠答應了肖玉璧的請求,把肖玉璧的信轉交給毛澤東。毛澤東沒有看肖玉璧寫給他的信,只是問林伯渠:“肖玉璧貪污了多少錢?”

林伯渠回答:“三千元。”

毛澤東又問:“肖玉璧的態度如何?”

林伯渠說:“肖玉璧在信中請求黨看在他過去作戰有功的情分上,讓他上前線,戰死在戰場上。”

毛澤東又問林伯渠:“你對此案是什么態度?”林伯渠說:“據統計,目前干部隊伍貪污腐化犯罪率達百分之五,這股歪風非剎住不可。不過,究竟怎樣處置肖玉璧,邊區政府和西北局都想聽主席的意見,所以就特地來請示。”

毛澤東沉思了一會兒,對林伯渠說:“你還記得我怎樣對待黃克功吧?”

林伯渠說:“忘不了!”

毛澤東接著說:“那么,這次和那次一樣,我完全擁護法院判決。”

就這樣,肖玉璧于1941年底被依法執行槍決。

毛澤東和群眾在一起(延安革命紀念館雕塑)

1942年1月5日,邊區《解放日報》專門發表評論,評論指出:“肖玉璧判處死刑了,因為他貪污,開小差,為升官發財以至叛變了革命;雖然他還當過一些不小的 ‘官’——區蘇維埃政府主席、貿易局副局長、稅務分局局長,等等。據說,邊區近兩年來,貪污案件占總案件百分之五還強,反貪污的斗爭是非常要緊的!今年,是邊區更發展的一年,但也是更困難的一年;在和困難搏斗中,定會有千萬個英雄挺身出現;但,卻也避免不了有 ‘肖玉璧’式的 ‘小丑’貪污腐化、怕困難、開小差,或者竟走向叛變之路!我們要嚴重地注意!注意每一個反貪污的斗爭,抓緊揭發每一個貪污事件,我們一定要做到:在 ‘廉潔政治’的地面上,不容許有一個 ‘肖玉璧’式的莠草生長!有了,就拔掉它!”

主站蜘蛛池模板: 基隆市| 崇明县| 裕民县| 上饶县| 汝阳县| 延津县| 巩义市| 罗定市| 盘锦市| 岢岚县| 青铜峡市| 土默特左旗| 凤阳县| 灯塔市| 澎湖县| 东乡族自治县| 浪卡子县| 楚雄市| 襄樊市| 南汇区| 湟中县| 衡阳市| 海林市| 彰化县| 集安市| 德阳市| 贵州省| 昆山市| 自治县| 哈尔滨市| 峨边| 乐平市| 同仁县| 伊吾县| 涞水县| 鸡东县| 益阳市| 鲁甸县| 乡宁县| 枣阳市| 乐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