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是細不可聞的不和諧之聲也被耳朵靈敏的陸云和李固聽到了,李固臉變的嚴肅起來,四下搜索起聲音的來源。
陸云則對李固做了向下的壓的動作,示意他不可以輕舉妄動,以免破壞宴會的氣氛。
“老師?”陸云打算把話題從名字上引開,好讓剛剛出聲的人說不出話來。
趙守正收起了大笑,捋著花白的胡子微笑看著眼前的可愛弟子。
“何事?”
“老師剛剛不是問過此花是從何而來嗎?”
趙守正先是微微一愣然后輕輕拍了拍自己的額頭。
“老夫真是老糊涂了,剛說完的話轉眼就忘了,那你說說吧。”
陸云微笑的指著碧云說道:“老師知道我陸家有的是天下聞名的名種。”
趙守正點點頭,陸家牡丹冠絕天下,甚至皇家在舉辦宴會時都要特地遣人來陸家借花。
“可碧云并不是出自我陸家這種高門大戶花匠之手,而是出自寒門的孩童之手。”
陸云提到寒門二字讓趙守正的渾濁的老眼亮了起來,因為他就是出身寒門,靠自己真才實學才做到了吳州書院學正的位置,所以他對寒門子弟有天生的好感。
“那你說說,這極品牡丹是誰家孩童所種?”
“老師容稟。”陸云再次向趙守正鞠躬行禮。
“碧云原是一顆將死之物,后經過北區流民李三保之女李草兒的悉心照料,才起死回生,出落得如此嬌艷。世間都說牡丹嬌嫩難養即使世族種植也難以存活可見這話說得并不確實。”
趙守正自然聽懂了陸云的言外之意,他本身就出在寒門自然十分認可陸云的說法。
“陸云說得沒錯,即使難養如牡丹,可只要種植之人心意到了也能長出碧云這樣的人間極品,而并不在于它究竟出在世家還是寒門,你小小年紀就要如此見識也是難得,來。”
說完趙守正向陸云招了招手,把隨身攜帶的折扇拿了出來交給陸云。
“這是你祖上封德公在老夫出任學正之時送我的禮物,如今老夫把他送給你,希望你長大以后和封德公一樣不拘一格降人才,為我大周出力。”
陸瑜,字封德,是陸云的祖父任吳州刺史,與趙守正私交甚好,曾力排眾議任命趙守正這個寒門子弟出任有著世家書院,吳州官校之稱的吳州書院的學正。
在三十年前那個門第制度如鐵牢一般的年代里,可以想象陸瑜是頂著如山般的壓力,才做出讓趙守正出任學正的決定。
陸云自然知道這把扇子的重要意義,他雙手接過扇子,畢恭畢敬的說道:
“謝老師贈扇,弟子必不敢忘記老師的教誨。”
陸云退回桌前,環視四周,發現并沒有再發出任何不和諧的聲音后,就向站在門口的阿一和懷義招手,然后兩人就抬著桌子跟隨陸云一起走出了九鶴堂。
三人前腳剛走,遠處就傳來了久違了的第三聲悠揚的鐘聲。
早已端著這盤子等在門外的下人魚貫而入。
壽宴開始了。
最先進來的一批下人手里并沒有捧著托盤,而是端著一個帶有把手并且帶有蓋子的大瓷碗。
然后下人們依次在自己要照顧的客人桌前跪在打開蓋子,把一碗熱氣騰騰的湯羹端了上來。
以湯羹作為壽宴的第一道菜,這是崔氏特意安排的
壽宴的日期是二月二十日,雖說是春天但冬天的寒意并沒有完全退去,加上大族舉辦壽宴難免會有一些繁文縟節,這會讓賓客們饑腸轆轆的等上半天,況且來參加崔氏壽宴的賓客大多是中年人和老人,饑寒交迫加上年老體衰所以第一道菜上來一碗熱氣騰騰的湯羹自然是再好不過。
“這湯羹真是好看。”李瑤看著自己的湯羹竟有些舍不得吃它,生怕自己一勺下去就破壞了湯羹的美感。
原來李瑤面前這湯羹是由,鴨胸肉,口蘑,臘肉,冬筍等食材再佐以高湯熬制,等出鍋后高湯濃郁不說,放進去的各種食材更是拼成的一個大大“壽”字。
“壽……字……鴨……鴨羹。”
“這是這道菜的名字嗎?”李瑤歪著頭看向李固。
“對。”
李固的話剛說完,第二批下人便進來了,他們照舊把放菜的大瓷碗打來,從里面拿出來第二道菜放到客人們的桌上。
“哥,那個大瓷碗是做什么的?為什么他們不用托盤上菜呢?”
第二道菜顯然沒有第一道菜讓李瑤感興趣,她現在注意力放在了上菜用的大瓷碗上。
“保……保溫……用……”李固結結巴巴的介紹著,好幾次都差點咬到了自己的舌頭。
“瑤兒還是我說吧,別為難你哥了。”
李瑤立馬向哥哥做了鬼臉,立馬把頭轉向父親。
李歡先是示意兒子繼續吃飯,然后就對女兒說道。
“那個不是大瓷碗,它的名字叫食盒又叫保溫盒,是你的云哥哥和你哥一起搞出來的,他是兩層結構,中間有一個可以拆卸的帶孔的架子,架子下面放熱水,上面則放菜肴,最頂上再加上一層蓋子,只要下面的水不涼透,上面的飯菜就不會冷。”
李歡后面的解釋李瑤根本就沒有在聽,因為她從父親說出“你的云哥哥”這句話后就把他剩下的話自動屏蔽了。
“什么你的云哥哥,爹你凈瞎說。”李瑤低著頭紅著臉小聲嘀咕了一句。
李歡子女成群,怎么說也是過來人,自然一眼就看出了女兒的心思。
“算爹說錯了,既然陸云不是你的云哥哥,那就只能是別人家的云哥哥了,回頭我給他介紹一個。”
“爹!你再說我就不理你了。”李瑤一跺腳,把后背沖向李歡。
李歡見女兒生氣,一邊拉著她的手,一邊賠笑道。
“爹知道了,爹知道了。”然后指著李瑤桌上第二道菜說道。
“第一道壽字鴨羹只是好看而已,而這第二道菜的燒魚看起來平平無奇可它的來歷可比鴨羹大的多。”
李瑤雖然被李歡點破了心中的小九九有些惱羞成怒,可李歡畢竟是自己的父親而且又道歉了,她也不好再生氣,本想著假裝配合父親強行灌輸知識,可以讓父親下臺,便順著父親手指方向看去。
當她的眼光看到盛放第二道菜的盤子時好奇心一下就被勾了起來,只見這盤子整體成不規則形狀,遠看像一片荷葉,近看卻就像幾個形狀不一的盤子拼接而成的,而且這盤子不但模樣怪異,盤中還有幾道不規則的溝壑。
可讓人奇怪的是盤中數到溝壑卻正好能把第二道菜的魚完整的放進去,讓人覺得這道菜和盛它的盤子是一體的。
“這盛菜的盤子樣子好生奇怪,但正好可以把這魚放進去,難不成這盤子是專門為這道菜準備的?”
李歡用隨身攜帶的如意輕輕敲了下女兒的頭。
“我家瑤兒真是冰雪聰明,這盤子就是為這道菜專門定做的,因為這道菜曾經救過咱們高宗皇帝一命。”
“真的?”李瑤眼里閃爍求知的光芒。
“當年神州淪陷,衣冠南渡,高宗皇帝逃到吳州后身邊已經沒有幾人,一行人饑腸轆轆眼看就要餓死的時候,陸行公不畏寒冷,毅然跳到水中為陛下捕魚,陛下吃完后感動不已,由于他們當時是在躲避胡人所以就賜名為“燒胡骨。”
菜一道接一道的被擺到了賓客桌前,除了“燒胡骨”這道御賜的名菜外,像詩禮銀杏,陸門子肉,福壽燕菜,一品豆腐等天下聞名的陸府菜也都被依次端了上來。
佳肴美酒在前,賓客們一邊品嘗著陸府的美味佳肴,一邊頻頻向主人家敬酒,陸尚來者不拒徹底向眾人展現了號稱千杯不醉的酒量,一時間九鶴堂中人人推杯換盞,個個把酒言歡。
九鶴堂的門不知道什么時候開了,一陣冷風吹來,讓大廳中的熱鬧氣氛減少許多,眾人紛紛扭頭看向冷風吹來的門口,這才發現大門并不是無緣無故敞開的,而是陸云站在了門口。
只見陸云也和上菜的下人們一樣拿著食盒走近了大廳,他緩緩走到趙守正處,打開了食盒的蓋字,把一盤清炒如意菜放到了他的面前。
清炒如意菜就是清炒豆芽菜,只因為豆芽生的像個如意,所以世族們為了和平民叫法有所區別,就把它的名字改成了如意菜。
可今天陸云端上的來的如意菜卻不同,因為每顆如意菜都只有如意柄卻沒有如意頭,這些沒有頭的如意菜就像一個個銀色的鉤子似躺在盤子里。
“老師,可能發現這菜和普通如意菜有什么區別嗎?”
趙守正低著頭瞇著眼睛看了半天。
“不行了,老了,我現在什么也看不清了。”說完他就向陸云連連擺手。
陸云端著盤子走到了旁邊張氏兄弟的座位,當看到堆積如山的酒瓶后他微微的皺了皺眉,讓下人把空酒瓶都拿著,在讓人抬來兩壇酒放到張氏兄弟身邊。
“張神解,你能看出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