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0章 朝政

  • 與愿違:入夢
  • 明了未了
  • 1374字
  • 2021-04-22 14:44:07

(壹)

九月初九,隨著景峙與德崇王先后喪畢,重陽便該是我登基的時候了。

雖是十國亂世,人們對女人稱皇一事仍格外排斥。可我無論如何也要保景峙的江山穩固,完成他統一天下、再無征戰之夙愿。

這些,惟有親自登帝方能做到。

無奈改國號為周,又稱后周。以太后名義頒布一系列減免徭役、整頓軍紀、朝廷腐敗制度,為周朝隨后的征戰各國打下基礎,深得民心。遂于顯德元年稱帝,定都京。

(貳)

跨過午門,琉璃瓦制的重檐疊障,捆綁了歷代多少君王。以前我竟從未細看這滿宮的紅磚墻瓦。

一路蘇繡龍紋金鯉紅綢鋪地,皇城樓閣巍峨、殿宇高起。面面合宮環抱,迢迢復道縈行。青松拂檐,彩玉螭頭。

紫宸殿門前萬臣朝拜,那十階銀梯與紅綢盡頭是通向朝位的七層白玉階。登頂過后,萬人叩首稱臣。那一刻,我知道從此背負的,乃是景峙、北燕、大魏、西涼等上下黎民的希翼。

坐上朝位龍椅那一刻,我耳邊回蕩著的,只有一句話。那是景峙死前對我說的最后一句。

“你若無悔,我便值得。”

那一年,我二十七,銀絲少許染白了鬢角。

(叁)

登基后,我內興儒學,外重軍事。統一度量衡、語言、文字。先后親兵收復后蜀、南漢、后趙、吳越等割據勢力。漸形成周一統天下之局面。

一日,安慶王約我于汴河相見。

他已備好馬車,對我道:“皇上,臣要走了。”

我疑惑問:“愛卿打算去哪里?為何?”

他答:“還未想好。不過去一個沒有戰亂,可以自在活著的地方罷了。總之哪里都好,遠離皇宮紛爭就很好了。”

我黯然下來:“朕的故人,如今都離朕去了。”

他轉身向河畔看去,道:“時間過得真快,轉眼皇兄登仙已四年有余。”

我低下頭,復望向遠處:汴河水光瀲滟,波流打著岸邊,又急又清。

他道:“當初你在南江行宮寫信托我照顧皇兄。我發覺不對連忙告知于他。好在他及時趕到救下了你。”

我方明白,他救下我絕非偶然。

“如果你那時真那么走了,可曾想過,就真的只留他一個人在那里面對一切了。”

我有些后知后覺的愧疚:“景峙比我承擔得更多,遠比我絕望。

他想要的,向來都是那么簡單,卻又從未實現過。

如今想來,他在那邊除了孤單,其余都會如意許多罷。”

安慶王收回視線,點了點頭道:“如今后周安定強盛,您也厚待百姓,雖統一征戰卻不讓他們陷入水火,臣于北燕的使命也算盡了。”

后跪下行禮:“臣別無所求,惟懇請陛下恩準臣還鄉。這皇家,這亂世,臣厭倦了。”

(肆)

日落西山,泛著月光余暉下的馬車徐徐駛去。叮叮鐺鐺的馬蹄與車輪聲卻如碾在了心上,久久揮之不去。

“也是安慶王不好,再過幾日便是除夕夜,是他與陛下第一次見面的日子。怎么也該留在宮中陪陛下過完節再走。他可是皇城內,陛下您唯一的故友了。”身旁瑾兒托著我的手道。

我轉身步向輦輿,“安慶王是膩了。其實何止是他,朕這皇帝當得也是厭煩不耐……

人總是要走的,讓他去吧。他說得對,凡能遠離帝王家紛爭的,都很好。”

(伍)

這些日子,朕時常會想起從前他們說過的話。

愈發覺得,凡事皆如煙如夢一般。他們似已醒了,只有朕,還在這場大夢中受盡煎熬。

如果這一切從未發生,中秋團圓宴上,會不會有很多熟悉的面孔呢。

劉景燦、鄭伊湄、崇德王、安慶君、李徵連、張云起、李月倚、長孫瀲言、阿芾、阿爹阿娘……

如今,他們是不是都已經事如所愿了呢。

只留下朕,事事與愿違。

(陸)

昱年,我讓位鄭載,退于垂簾后聽政輔佐。待他及冠,我便徹底退位,從昭陽殿遷往南江行宮頤居安養。

那一年,我三十四歲,每日何首烏沐發也再掩不住絲絲白線。

主站蜘蛛池模板: 韶关市| 攀枝花市| 康保县| 金乡县| 江都市| 鹿邑县| 南丹县| 正宁县| 丰都县| 自贡市| 龙岩市| 科技| 金沙县| 绿春县| 林州市| 全州县| 四会市| 缙云县| 满洲里市| 五家渠市| 衡阳县| 陆丰市| 蛟河市| 岑溪市| 石林| 普定县| 定襄县| 修武县| 平原县| 含山县| 巴彦淖尔市| 栖霞市| 大竹县| 深水埗区| 南涧| 肃南| 宣威市| 永登县| 阿巴嘎旗| 白河县| 墨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