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密西西比泡沫(4)
- 大癲狂:非同尋常的大眾幻想與群眾性癲狂
- (英)查爾斯·麥基
- 4551字
- 2014-06-12 15:39:59
巴黎市民為這個嚴厲而迅速的判決而拍手稱快,而勞也因為曾勸說攝政王不要屈服于貴族而得到了他們的嘉許,被他們稱為甘康普瓦先生。但搶劫殺人案的發(fā)生卻沒有因此而減少,人們并不同情被搶劫的富有經(jīng)紀人。雖說以前也可以明顯地看出公共道德的敗壞,但并沒有泛濫到整個社會。而現(xiàn)在,在以前處于公開作惡的上層階級與隱蔽犯罪的下層階級之間,又新增加了暴富之后的中產(chǎn)階級,相對比較純潔的他們也被物欲所改變了。賭博像瘟疫般在社會上傳播,幾乎所有的人都染上了這種“疫病”。
最后一顆財富流星
在那個瘋狂的年代,由于人們對未來充滿自信,貿(mào)易也逐漸繁榮起來,做什么生意都會贏利。在巴黎,這種情況尤其突出,大量的外地人從不同方向涌進首都,他們不但掙錢,也在這里消費。攝政王之母奧爾良公爵夫人經(jīng)過粗略計算得知這一時期巴黎新增加的人口約有30.5萬。閣樓上、廚房里甚至馬廄中,到處都支上了床,主婦們通過這種方式滿足日益增長的借宿需求。城里的街道上擠滿了各種式樣的馬車和其他交通工具,以至于人們在主干道上也要緩慢前行以避免事故。全國各地的織布機日夜不停地轉(zhuǎn)動生產(chǎn)出美麗的緞帶、絲綢、寬幅細布和天鵝絨,由于紙幣發(fā)行量過大,這些物品的價格已經(jīng)是原來的四倍。食品價格也飛速上漲,面包、鮮肉和蔬菜的價格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工資也有了相應比例的增長,以前每天工資15蘇的工匠現(xiàn)在達到了60蘇。全國各地都在大興土木,虛假的繁榮遮蔽了全國人民的視線,沒有一個人注意到地平線上的烏云和它所預示的即將到來的強烈風暴。
像魔術(shù)師一樣,勞揮動魔棒創(chuàng)造了令世人驚嘆的變化,他也在其中獲益良多。法國最尊貴的貴族努力接近他的妻子、女兒,王公貴族們爭相表達著希望與他聯(lián)姻的愿望。而他則買下了兩處不同地方的豪宅,又與蘇利公爵談判購買其在羅奈的領(lǐng)地。這時勞的宗教信仰成了他加官晉爵的最大障礙,于是攝政王承諾,如果勞愿意公開宣稱皈依天主教,他將委任勞為全國財政的總審計官。像其他信教的賭徒一樣,勞其實并不信仰任何神靈,因此他立即表示皈依天主教。后來,湯仙神父在默倫教堂里當著圍觀者的面為他施了堅信禮一種基督教儀式,孩子在13歲的受堅信禮,這樣才能成為基督教徒。——譯者注。在施行堅信禮的第二天,勞就當選了圣羅奇教區(qū)名譽教會執(zhí)事,并捐贈了50萬里弗的善款給教會。事實上,勞一直存有一顆善良的愛心,慷慨的捐贈數(shù)量也無人能及。而且,平時只要有人因為自己無法克服的苦難向他求助,他總會盡力幫忙。
這時,勞的影響已經(jīng)遍及全國。奧爾良公爵很欣賞他那高遠的見識,并堅信他的計劃定能成功,所以無論遇到大小事都會請他提些意見。盡管他在法國權(quán)勢煊赫,但還保持留著他在生活困頓時所形成的樸素、和藹和善解人意的優(yōu)良品質(zhì)。他的一舉一動,都體現(xiàn)出他超越常人的騎士風度,善良、優(yōu)雅而讓人肅然起敬,無論在何時都會消弭人們的怒氣。也許有人說他在某些時候待人有些傲慢,但那是因為他面對的是善于諂媚奉承、卑躬屈膝的令人惡心的貴族。他經(jīng)常帶著調(diào)侃的眼光觀察那些貴族為了獲得他的幫助能殷勤侍候多久。對于那些偶然路過巴黎、想見他一面的同鄉(xiāng),他的態(tài)度則截然相反,他招待他們周到而有禮。伊斯萊的阿奇博爾德·康貝爾伯爵,曾到旺多姆廣場探望勞,他就是后來的阿蓋樂公爵。他在勞的幾個會客廳里看到了爭先恐后地想與這位偉大財政學家會面的各界名流,他們都希望自己的名字出現(xiàn)在預約購買股票人名單中最顯眼的位置。當伯爵來到書房時,發(fā)現(xiàn)勞竟然正靜靜地坐在書桌前寫一封給勞里斯頓的園丁的信,內(nèi)容是要他種點白菜。伯爵和他的老鄉(xiāng)玩了會兒紙牌,并在那兒待了很長時間,勞的平易近人和極好的教養(yǎng)讓他十分欽敬。
這段時間里許多貴族賺了大錢,使得即將敗亡的家業(yè)再度回春。波旁公爵、吉尚公爵、拉福爾斯公爵、紹訥公爵和汀丹公爵、埃斯特雷元帥、羅昂親王、普瓦親王和萊昂親王都是這樣的例子。路易十四和蒙苔絲邦夫人之子波旁公爵在密西西比股票的投機買賣中行了大運,他不僅重新建起了位于尚蒂伊的富麗堂皇的行宮,還建起了多個歐洲聞名的馬廄(波旁公爵熱衷于賽馬),買進了150匹英格蘭優(yōu)種賽馬,購買賽馬主要是為了改良法國賽馬的品種。他還購買了皮卡第皮卡第(Picardie),法國的一個大區(qū),下轄三個省。——譯者注的大片土地,成為瓦茲省和索姆省之間幾乎全部良田的主人。
看到波旁公爵在投機中所攫取的巨額財產(chǎn),就會理解為什么勞幾乎成了拜金者虔誠跪拜的偶像。當時所有的小詩人和文學家都絞盡腦汁地贊美勞,恐怕即使是皇帝也沒有得到過如此多的稱贊。在他們的描述中,勞儼然是法國的救世主、保護神。他的語言都體現(xiàn)著機敏,他的表情都代表著美德,他的行為都充滿了智慧。每次他出門,都會有人成群結(jié)隊地跟在馬車后面,于是,攝政王派了一隊騎兵在出行時為他開道,并做他的永久護衛(wèi)隊。
有人說,以前的巴黎從來沒有過這么多豪華、精巧的物件。從國外進口的雕像、油畫、掛毯成了暢銷貨。家具、裝飾品之類法國人擅長做的漂亮玩意兒也不再是王公貴族的專屬品,在普通的商人和中產(chǎn)階級家里都會看到這些東西。世上最光彩奪目的珠寶也被運到了這個最為有利可圖的商業(yè)中心巴黎,其中最有名的是那顆由攝政王購買并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用來裝飾法國王冠的鉆石。購買這顆鉆石花掉了3200萬里弗,從購買過程來看,攝政王在投機風潮中賺到的錢遠沒有他的一些臣民多。第一次見到這顆鉆石時,攝政王就一心想擁有它,但理智告訴他應當放棄這個念頭,因為他不能為了一件小小的珠寶花掉如此巨額的公款而不顧他對整個國家的責任。這個堂而皇之的理由讓皇宮里所有的女人都非常驚訝,接下來的幾天里,她們不停地談論這件事。這顆異常稀有的寶石很快將被從法國帶走,因為沒有人能出得起錢將它買下,這種情況令法國人深感遺憾。為了這顆鉆石攝政王也竭盡所能地想了不少辦法,但都失敗了。最后,還是善于社交、口才出眾的圣西蒙公爵挑起了這個重擔。他說服了勞,并請求善良的攝政王指派勞發(fā)揮自己的才能找一個能付得起錢的辦法。一番討價還價之后,寶石的主人答應成交,條件是他將在商定年限內(nèi)獲得200萬里弗,同時還能得到這個數(shù)目5%的利息以及在加工寶石時產(chǎn)生的碎塊。在圣西蒙公爵的《回憶錄》中,他對自己在這件事中所起的作用進行了頗為得意的評述。他這樣描述:寶石如一顆青梅般大小,潔白無瑕,重量約500多格令英美制中最小重量單位,等于0.0648克;也是珍珠的重量單位,等于四分之一克拉。——譯者注。在文章結(jié)尾處他寫道,“勸服攝政王購買這件價值連城的寶石,讓他深感光榮。”也就是說,他把說服攝政王丟掉自己的責任,用公款買下這件價格接近天文數(shù)字的華而不實的小玩意作為一種驕傲。
1720年,社會日趨繁榮。議會多次發(fā)出“紙幣的過量發(fā)行早晚會導致整個國家經(jīng)濟崩潰”的警告,但人們無視這些警告。而根本不了解財政運行原理的攝政王則認為,既然發(fā)行紙幣能給經(jīng)濟發(fā)展帶來好處,那為什么要對它進行限制呢?如果5億里弗的紙幣就帶來了令人興奮的利益,再發(fā)行5億就會有更大的好處,而此時勞沒有指出攝政王這個巨大的邏輯錯誤。人們貪得無厭的本性支撐著這個海市蜃樓,使自己迷失在幻境中。印度群島和密西西比兩個公司的股價持續(xù)走高,銀行也同步發(fā)行更多的紙幣。這如同波將金元帥1739—1791年,俄國陸軍元帥、軍事活動家,女皇葉卡捷琳娜二世的近臣。——譯者注為了博得女皇驚喜而用一個個巨大冰塊建造宏偉豪華的宮殿,宮殿頂上安裝著的渦卷形飾品、愛奧尼亞式的冰柱,這些都凸顯了工匠爐火純青的技藝。冰柱還圍成了一個透著高雅氣息的門廊,冰質(zhì)的圓頂在陽光中閃耀著光輝,像是披上了一層金色的外衣,又仿佛整座宮殿是用水晶和鉆石做成的,這時的陽光并沒有使它融化。但南方溫暖的輕風一吹來,這座宏偉的建筑物就再也抵不住了,并且無法挽回。勞和他創(chuàng)造的紙幣系統(tǒng)與此相似。公眾的不信任之風一旦吹向它,它就會在瞬間瓦解,任誰也無法讓它重整旗鼓。
1720年年初,第一個小小的警告發(fā)生了。由于勞拒絕了孔蒂親王以他自己制定的價格購買新上市的印度股票的要求,這位孔蒂親王讓人帶著滿滿的三馬車紙幣到勞的銀行,要求將所有紙幣兌換成硬幣。勞有些怨恨親王,就向攝政王指出,如果孔蒂親王的舉動被許多人效仿的話會給國家造成很大的危害。攝政王對此也心知肚明,于是他派人找來了孔蒂親王,并用帶著憤怒的語氣命令親王將兌換來的硬幣的三分之二再次存入銀行。親王被迫執(zhí)行了這個專制的命令。令勞心慰的是,人們并不贊成孔蒂的做法,每個人都指責他吝嗇且貪婪,給予了勞不公正的對待。但更令人好奇的是,虎口脫險后的勞與攝政王并沒有醒悟應該緊縮銀根應對危機。出于信任方面的顧慮,不久又有許多人仿效了孔蒂的做法。稍稍有點頭腦的股票投機者都會知道股票價格不可能只升不降。銀行投資家布爾東和拉·理查迭赫秘密地將他們的紙幣一點點地兌換成硬幣并運到國外。他們還買了許多便于攜帶的金銀器皿和稀有珠寶,然后秘密運往英格蘭或荷蘭。作為投機商的韋爾馬萊也感覺到了風暴即將來臨,于是他購買了價值超過100萬里弗的金銀幣,并將其裝到一輛普通的農(nóng)村馬車上,然后蓋上干草和牛糞,他則穿上骯臟的衣服偽裝成農(nóng)夫,將這車貴重的金銀安全運到比利時,最后轉(zhuǎn)運到了阿姆斯特丹。
開始,任何人都可以在任何時間將紙幣兌換成硬幣。但經(jīng)過一段時間,硬幣嚴重匱乏的情況就出現(xiàn)了,許多人開始抱怨。經(jīng)過調(diào)查很快發(fā)現(xiàn)了問題所在,議會對采取什么樣的措施應對危機進行了長時間的辯論,并請勞發(fā)表意見。勞建議發(fā)布命令,將相同面值的硬幣貶為比同面值紙幣的價值低5%,這項命令沒有發(fā)揮預期的作用。緊接著又發(fā)布了另一項命令,這次硬幣價值貶值到低于紙幣10%。同時,銀行規(guī)定每次兌換硬幣的限額:金幣100里弗、銀幣10里弗。雖然兌付限額措施勉強保住了銀行的信譽,但這些努力還是沒有喚起人們對紙幣的信心。
采取諸多措施后,貴重金屬不斷流向英格蘭和荷蘭的趨勢并沒有被遏制住,國內(nèi)僅存的少量硬幣也被小心謹慎地保存或藏匿起來。最終,國內(nèi)硬幣匱乏到了貿(mào)易都無法維持下去的程度。形勢萬分危急之時,勞進行了他最大膽的實驗:禁止任何硬幣流通。1720年2月,政府頒布了新的法令,這個法令不僅沒有在恢復紙幣的信譽方面有所作為,而且還進一步摧毀了人們對紙幣殘存的一點信心,而整個國家也被推到了暴亂的邊緣。按照這個法令,任何人不得持有超過500里弗的硬幣,違法者將被沒收全部硬幣并遭受巨額罰款。這個法令還禁止所有收購金銀首飾、器皿和珍貴寶石的行為,鼓勵人們告發(fā)違犯規(guī)定之人,承諾告密者可以得到其告發(fā)的違法數(shù)額一半的報酬。在這種前所未有的暴政下,全國人民陷入了痛苦之中。從此,令人恐懼的迫害案件每天都在發(fā)生,幾乎所有家庭的隱私權(quán)都受到了告密者的威脅。因為被指控擁有一枚金路易,最忠厚老實的人受到了傳訊。仆人出賣主人,市民成了刺探鄰居情況的奸細。每天都有許多人被逮捕,許多財產(chǎn)被沒收,以至于法庭都難以及時處理這么多突然出現(xiàn)的案子。僅憑告密者“懷疑某人家里藏有硬幣”的口頭控訴,就能立即簽發(fā)搜查令。英國大使斯泰爾爵士說,我們再也不能懷疑勞皈依天主教的誠意,因為他所主導的將大量金子變成紙的事實已表明他完全相信圣餐變體天主教理論認為牧師的祝禱可以將紅酒和面包轉(zhuǎn)化為耶穌基督的血和肉。——譯者注,并且已經(jīng)懂得運用宗教迫害手段迫害平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