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淮河中游河道水動力數學模型及應用
- 虞邦義 蔡建平 黃靈敏等
- 1133字
- 2021-04-30 19:09:38
1.3 河流水系
淮河干流發源于河南南部的桐柏山,自西向東流經河南、安徽,進入江蘇境內洪澤湖。洪澤湖南面有入江水道經三江營入長江,東面有灌溉總渠、入海水道和分淮入沂水道。淮河干流的洪河口以上為上游,河長364km,河道平均比降為0.5‰;洪河口至中渡為中游,全長約490km,河道平均比降為0.03‰;中渡以下為下游,河長150km,河道平均比降為0.04‰;洪河口和中渡以上的控制面積分別為3萬km2和16萬km2,中渡以下(包括洪澤湖以東里下河地區)控制面積約3萬km2。
淮河流域支流眾多,流域面積大于1000km2的一級支流有21條;超過2000km2的一級支流有16條;超過1萬km2的一級支流有4條,分別為洪汝河、沙潁河、渦河和懷洪新河,其中沙潁河流域面積接近4萬km2,河長557km,是淮河最大的支流[1-2,4]。
1.3.1 王家壩至魯臺子段河道
淮河干流王家壩至魯臺子段河道全長約161km。河段進口王家壩是上中游分界水文站,集水面積30360km2,該站的水位及流量是淮河防汛調度的主要依據之一。該段區間集水面積5.8萬km2,匯入的主要支流有史河、淠河、洪河分洪道、谷河、潤河和沙潁河等,幾乎涵蓋了淮河水系所有的山區來水。本河段水系基本情況見表1.3-1[3]。
表1.3-1 淮河干流王家壩至魯臺子段河流基本情況表[3]

續表

1.3.2 魯臺子至吳家渡段河道
淮河干流魯臺子至吳家渡段河道長約125km,河段進口魯臺子站控制集水面積88630km2,魯臺子至吳家渡之間,北岸有西淝河、永幸河、泥黑河、茨淮新河、渦河等支流匯入,南岸有東淝河、窯河、天河等支流匯入,區間總集水面積32700km2。本河段水系基本情況見表1.3-2。
表1.3-2 魯臺子至吳家渡段河流基本情況表[3]

1.3.3 吳家渡至洪澤湖出口段
淮河干流蚌埠吳家渡站以上集水面積121330km2。吳家渡以下匯入的支流有小溪河、濠河等,集水面積2620km2,以及池河(以明光站計算)集水面積3470km2;淮河干流以北,懷洪新河、新汴河、濉河、老濉河從溧河洼進入洪澤湖,集水面積22188km2;徐洪河(以金鎖鎮計算)從成子湖匯入洪澤湖,集水面積1890km2;加上洪澤湖周邊區間及湖面集水面積6662km2,洪澤湖出口中渡以上集水面積合計158160km2。吳家渡至洪澤湖出口段河道基本情況見表1.3-3。
表1.3-3 吳家渡至洪澤湖出口段入河(湖)河流基本情況表[3]

淮河上中游洪水經洪澤湖調蓄后,主要由淮河入江水道、蘇北灌溉總渠、淮河入海水道和分淮入沂工程入江、入海(見表1.3-4)。淮河入江水道是洪澤湖最大的泄洪通道,其控制口門為三河閘,設計行洪流量為12000m3/s,沿途經寶應湖、高郵湖在三江營入長江;蘇北灌溉總渠是洪澤湖排泄洪水出路之一,渠首控制口門為高良澗閘,設計流量1000m3/s,沿途經里下河地區在扁擔港入黃海;淮河入海水道西起洪澤湖東側二河閘,東至扁擔港注入黃海,與蘇北灌溉總渠平行,居其北側,設計行洪流量2270m3/s(二期規劃設計行洪流量為7000m3/s[1])。分淮入沂工程南起洪澤湖二河閘,北至新沂河交匯口,設計流量3000m3/s,擔負著在淮沂洪水不遭遇時,相機向新沂河分泄洪水的作用。
表1.3-4 洪澤湖泄洪通道基本情況表[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