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原寒冷地區堆石壩施工關鍵技術研究
- 王偉 楊應軍 張春生 藍祖秀 楊曉箐
- 496字
- 2021-04-09 18:52:29
2 高原寒冷地區對人工及主要施工設備生產率影響因素
眾所周知,氣壓和大氣中的含氧量隨高程的增加而減少。在海拔3000~4700m的地區,地面氣壓大都在600~700HPa之間,相當于海平面氣壓的60%~70%,年內各月平均氣壓最高之值出現在8~10月,最低值出現在2月,且具有年內氣壓變化較小的特點,最大與最小平均氣壓差為8~10HPa。
南水北調西線工程區平均海拔3500.00m,年平均氣溫為0~6.4℃,極端最低氣溫-24~-36℃,極端最高氣溫為24~31℃,1月溫度最低,月平均-3.7~-11.1℃,7月溫度最高,月平均9.9~14.6℃。晝夜溫差大。高程對氣候條件影響顯著,氣溫垂直變化明顯,高程越高,溫度越低。該地區年平均風速一般為1.5m/s,最大風速超過24m/s,盛行風向、最大風速風向變化較大,班瑪站為西北風。大風強度具有冬半年風速較大,夏半年風速較小的特點,年最大風速多出現在冬半年。
在低壓、嚴寒、缺氧的條件下進行工程建設,人工、機械效率都有較為明顯的下降,充分做好前期調查研究工作,并準備多種方案應對高原寒冷環境下人機效率下降問題,對整個西線工程能保質保量、按期完工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水利水電施工規范和定額中高原地區人工、機械定額調整系數見表2.0-1。
表2.0-1 高原地區人工、機械定額調整系數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