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表情最難捉摸,七十二般“語言”變幻無常(3)
- 身體語言密碼大全集(超值金版)
- 盛樂
- 5476字
- 2014-06-11 14:39:26
眉毛是眼睛的“衛士”,是一道天然屏障,對眼睛有很好的保護作用。同時也能豐富人的面部表情,當人們心情變化時,眉毛的形狀也會跟著改變。雙眉的舒展、收攏、揚起、下垂可反映出人的喜、怒、哀、樂等復雜的內心活動。眉宇之間的一些信息能透露人們解決問題的方法、關注細節的持久度,以及是否能夠做到“實話實說”等。
1960年,美國總統候選人尼克松和肯尼迪首次在電視中亮相,顯示了身體語言在政治領域中的轟動效應。尼克松的目光嚴峻、收斂,加上連接的眉毛,更是雪上加霜;而年輕的肯尼迪的臉部表情則是開朗的,而且雙眉之間有正常的自然間隔。單單這些身體語言的信號就能夠起到一錘定音的作用。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琳·克拉森被人們稱為“讀臉專家”,她考察了性格和面部神情的關系,并進行了大量相關的試驗,結果發現,人們很難隱藏或改變面部的細微變化,而這些變化最能透露我們的所思所想。克拉森表示,眉毛最能表露一個人的心理,當眉毛向下靠近眼睛的時候,表示他對周圍的人更熱情、更愿意與人接近;而眉毛上挑,則表示這個人需要尊重,需要更多時間適應現在的場合,“如果你遇到的人將眉毛向上挑,此時不要靠他太近,可以先與他握手,讓對方主動靠近你,以免讓他感覺不舒服”。
眉毛的性格語言,大致有以下幾種表現:
1.揚眉
當人的某種冤仇得到伸張時,人們常用“揚眉吐氣”一詞來形容這時的心情。當眉毛揚起時,會略向外分開,造成眉間皮膚的伸展,使短而垂直的皺紋拉平,同時整個前額的皮膚擠緊向上,造成水平方向的長條皺紋。揚眉這個動作,能擴大視野。但同時也要認識到,一個眉毛高挑的人,正是想逃離庸俗世事的人,通常會認為這是自炫高深的傲慢表現,而稱為“高眉毛”。
當一個人雙眉上揚時,表示非常欣喜或極度驚訝,單眉上揚時,表示對別人所說的話、做的事不理解、有疑問。當人們面臨某種恐懼的事件時,可以用皺眉來保護眼睛,也可以用揚眉來擴大視野,兩者都對我們有利,但我們只能選擇其一。一般的反應是:面臨威脅時,犧牲擴大視野的好處,皺眉以保護眼睛;危機減弱時,則會犧牲對眼睛的保護,揚眉以看清周圍的環境。根據眉毛的變化方式,你可以判斷出對方當下的感受。
而輕抬眉毛,是在距離稍遠處向人打招呼的姿勢,從遠古時代開始就廣泛地被使用。這個動作的含義不僅通行于全世界,而且就連猴子和猩猩也會用這個動作打招呼,由此可見輕抬眉毛的動作是天生的。把眉毛快速地輕輕一抬,瞬間后又回復原位,這個動作是為了把別人的注意力引到自己的臉上,讓人家明白自己正在向他問好。
對看到的人輕抬眉毛,是一種下意識的反應。這表示你對出現在面前的這個人持有首肯的態度。而且這個動作很可能與驚訝和害怕的情緒相關,就仿佛你在說“見到您真是讓我又驚又怕”,也可以理解為“我非常敬畏您,并且對您很有好感”。我們不會對擦肩而過的陌生人以及自己討厭的人做出這個動作。如果別人在見到你的一剎那沒有對你輕抬眉毛,那就表示他可能懷有挑釁的情緒。
如果你喜歡他,就向他輕抬眉毛;如果你想讓他喜歡你,還是向他輕抬眉毛。這可是一條黃金準則。
2.低眉
當人們受到侵略的時候通常呈現出這種表情,因為這是一種帶有防護性的運作,通常只是要保護眼睛免受外界的傷害。
很多人都把一張皺眉的臉視為兇猛的象征,而很少想到那其實和自衛也有關系。而真正帶有侵略性的、一張無所畏懼的臉上,呈現的反而是瞪眼直視、毫不皺縮的眉。
3.皺眉
皺眉的情形包括防護性和侵略性兩種。防護性的皺眉只是保護眼睛免受外來的傷害。但是光皺眉還不行,還需將眼睛下面的面頰往上擠,眼睛仍睜開注意外界動靜。這種上下擠壓的形式,是面臨外界攻擊、突遇強光照射、強烈情緒反應時典型的退避反應。至于侵略性的皺眉,其基點仍是出于防御,是擔心自己侵略性的情緒會激起對方的反擊,與自衛有關。真正侵略性眼光應該是瞪眼直視、毫不皺眉的。最常見的皺眉,往往被理解為厭煩、反感、不同意等情形。
4.聳眉
聳眉指眉毛先揚起,停留片刻,然后再下降。聳眉與眉毛閃動的區別就在那片刻的停留。聳眉還經常伴隨著嘴角迅速而短暫地往下一撇,臉的其他部位沒有任何動作。聳眉所牽動的嘴形是憂傷的,有時它表示的是一種不愉快的驚奇,有時它表示的是一種無可奈何的樣子,此外,人們在熱烈地談話時,會做一些小動作來強調他所說的話,當他講到重要處時,也會不斷地聳眉。
5.斜挑
斜挑是兩條眉毛中的一條向下降低,一條向上揚起,這種無聲語言,較多在成年男子臉上看到。眉毛斜挑所傳達的信息介于揚眉與皺眉之間,半邊臉顯得激越,半邊臉顯得恐懼。揚起的那條眉毛就像提出了一個問號,反映了眉毛斜挑者那種懷疑的心理。
眉毛打結,指眉毛同時上揚及相互趨近,和眉毛斜挑一樣。它表明,發出動作的人正經歷嚴重的煩惱和憂郁,當然,當人們身體出現不適如出現慢性疼痛時,也會產生眉毛打結的現象。
6.閃動
眉毛閃動,是指眉毛先上揚,然后在瞬間再下降,像流星劃過天際,動作敏捷。眉毛閃動的動作,是全世界人類通用的表示歡迎的信號,是一種友善的行為。當兩位久別重逢的老朋友相見的一剎那,往往會出現這種動作,而且常會伴隨著揚頭和微笑。但是在握手、親吻和擁抱等密切接觸的時候很少出現。眉毛閃動除了作為歡迎的信號外,如果出現在對話里,則表示加強語氣。每當說話者要強調某一個詞語時,眉毛就會很自然地揚起并瞬即落下。
總之,眉毛雖然只是人面部一個很小的部分,有的人的眉毛甚至不是十分的明顯,但作用卻很大,它的一動一靜,就在無形中透露了你的心境,如果不想讓別人太看透你,那么你就得讓自己的心態再老成一點,最好能處變不驚,但盡管這樣,也不能完全阻止對方發現你的心境;當然,我們可以利用這個小部位的舉動,幫助我們成為一個不太平凡的人。
至于眉毛的外形,曾國藩說道:“眉崇尚光彩。好的眉毛表現在四個方面,即‘清秀油光’‘疏爽有氣’‘彎長有勢’‘昂揚有神’。”也就是說,眉毛應該有光、有氣、有勢、有神。在這四個方面,“清秀油光”顯得最為重要。通常情況下,年輕人的眉毛都比較光潤明亮,而老年人的眉毛往往比較干枯而且缺乏光彩。這就是因為年輕人生命力旺盛,而老年人生命力開始衰退的緣故。
眉毛的光亮可以分為三層:第一層是眉頭,第二層是眉中,第三層是眉尾。層數越多,給人的印象越好,得到他人的提攜也就越多,成功的可能性也相對的越大。因此人們都把眉毛有光亮的人認為是運氣特別好的人。
粗眉的人較男性化,性情積極而好沖動;細眉的人比較女性化,性情消極,優柔寡斷。新月眉看起來漂亮,但若是男性長了這種眉毛,他的性格一定比較懦弱。此外,粗眉的人往往會得到雙親的庇護。
眉梢比外眼角長的人,會體諒別人并具有雅量,經濟上比較充裕。眉毛短的人與雙親緣分較薄,夫妻之間的緣分亦極淺。
濃眉的人運道很好,不論他處于哪種階層,他都能一直十分活躍。但如果眉行過濃的話,便有高傲、狡猾的趨向,往往是自我中心主義者。相反的,眉毛稀少的人性情較穩健,知識較豐富,但這種人缺少進取心與指導性。有些人眉毛稀少,是由于禿發并發癥造成的。這種人只要能連續吃一至兩個月的生蔬菜食(將五種以上的生蔬菜的菜根及菜葉各取一半,絞碎后食用),中午和晚上各吃一次,便會逐漸長出濃密的眉毛。
其實在很久以前,我們的先人就懂得了利用眉毛來看一個人的性情。“眉者,媚也。為兩目之翠蓋,一面之儀表,是謂目之英華,主賢愚之辨也。故欲疏而細、平而闊、秀而長者,性聰敏也,若夫粗而濃、逆而亂、短而蹙者,性兇頑也。”
《黃帝內經》也有云:“美眉者,足太陽之脈,血氣多;惡眉者,血氣少也。”由此可見,眉毛的長粗、濃密、潤澤,反映了足太陽經血氣旺盛;如眉毛稀短、細淡、脫落,則是足太陽經血氣不足的象征。眉毛濃密,說明其腎氣充沛,身強力壯;而眉毛稀淡惡少,則說明其腎氣虛虧,體弱多病。
從中醫學角度來看,一個人的眉相代表著內分泌系統和肝、腎系統的狀況;而肝臟及內分泌(荷爾蒙的分泌),恰好是影響一個人性情的最主要生理因素,因此,從眉型可以看出一個人的性情好壞。
眉梢往上及眉梢往下:眉梢往下的眉毛通常被稱為“八點二十”。這種眉毛的人富有同情心,熱心助人,同時也是個老好人。即使受到別人的捉弄,他也不想去報復。這種人大多數在四十多歲時之間會受點苦,但他們做事會善始善終。眉梢往上的人,自尊心與個性均極強,一向拒絕妥協,缺少協調性。這一點既是他的長處,也是他的短處。當需要豪氣和果斷時,他能迅速地施展其手段而嶄露鋒芒。這種人往往會得到別人的敬仰。眉梢往上或往下的人,哪一種會獲得成功呢?這要視環境與命運的要素而定,不能一概而論。如果硬要加以論斷的話,眉毛往下的人可稱之為王者型,眉毛往上的人可稱之為霸王型。
柳葉眉和一字眉:柳葉眉的人性格溫柔而且有智慧,能夠孝敬父母,與兄弟和睦相處。一字眉的人性格堅強,行動比較男性化。有較寬的一字眉的人具有膽識,而有較窄的一字眉的人卻較固執和缺乏耐力。另外,這種人比較陰險,通常為智慧型的犯罪者。
近眼眉和遠眼眉:眉毛與眼睛相距較近的人,做事較沉不住氣,同時大多比較陰險,家庭中風波不斷。而且往往只見到眼前利益,而不能考慮長遠。眉毛距離眼睛較遠的人,性情比較溫和,而且顯得氣宇軒昂,是長壽之相。
眉間寬與眉間窄:左右兩眉的間隔較寬的人,較穩重而且長壽,因為他肚量大、視野廣,對任何事情都不會過分計較。而印堂狹窄的人卻恰恰相反,中年時會得上大病。
眉毛的排列:眉毛按同一方向排列而又有光澤的人非常幸運,為人也十分誠實。如果眉毛排列非常紊亂,生長的方向又不一致,這種人言行不一致,大都是偽善的人。
耳朵:信息接收器
和其他五官一樣,作為信息接收器的耳朵,也是面部表情的組成部分,人類不知不覺觸摸的部位也包括耳朵。作為身體的另一個敏感部位,耳朵發出的信息也是不容錯過的。
表示困惑:若某人將食指彎曲,放在耳朵后面抓來抓去,這說明他此時很困惑,對自己聽到的話并不確定,或者認為是自己誤解了他人的語言。尤其當這個動作加上面部為難或尷尬的表情時,更加能肯定此人正處于困惑狀態。
表示焦慮和不安:在很多情況下,碰觸耳朵,如抓撓的動作表示人的焦慮狀態。例如,曾有人發現,查爾斯王子在經過熙熙攘攘的人群里,常常做出抓撓耳朵的動作,但在相對安全的地方卻沒有這樣的動作。這正說明了他內心的緊張和不安。
表示抗拒:當有人用拇指和食指不斷地摩擦自己的耳朵,并把臉轉向一側,就說明,這個人并不想聽這個話題,也不愿意聽那些不感興趣的話。這一動作的雛形可以在人們幼時找到,即當小孩子為了逃避自己不想聽到的話題時,就會用手堵住自己的耳朵,而抓撓耳朵則是這一動作的演化版本。有時候,當人們不相信別人說的話時,也會采用這個動作。
世上沒有完全一樣的人,也沒有完全一樣的耳朵。耳朵有大小之分,有美丑之別;有的柔韌適度,有的過于肥厚;有的勻稱協調,有的歪歪扭扭……真可謂耳朵眾生相。接下來,讓我們從能看得見的各個組成部分來一窺耳朵的奧秘。
耳朵的大小體現了一個人的生命力和思想深度。一般而言,一個人的耳朵越大,他就越充滿激情、精力旺盛,甚至暴躁易怒。耳朵中等大小的人,一般都是思想冷靜、客觀的人。小耳朵的人,大多具有安靜觀察、耐心權衡的傾向,他們的適應性很強,并能充分發揮他們的機敏。
耳輪通常是指耳廓最外緣的卷曲部分,如同汽車車輪一般,故稱為耳輪,它可以表現出一個人的意志力和思維掌控力。耳輪不應太厚或太薄。太過單薄的耳輪表示思維掌控能力差,與之相關聯的是過分敏感,常常表現出以自我為中心的行為和不切實際的幻想。相反,過于粗厚的耳輪則泄露出一種粗俗的思想境界,常與之伴隨的是殘酷行徑。耳輪上明顯的折疊,往往會表現出一種讓人生厭的意志品格。
耳輪能表現出一個人的價值,這首先取決于耳朵的輪廓和線條走向。如果耳朵上部太寬,或者內輪完全沒有生長,說明這個人具有很強的虛榮心,為人冷漠,無論這個人智商非常高還是很低。
耳甲腔的形狀可以表現出一個人的人生路程如何。結構美觀的耳甲腔表現了在文化、藝術方面的興趣。如果耳甲腔很小,則代表這個人對文化缺乏興趣,相應的人與人之間的感受力也不高。
特別要注意觀察屏間切跡,它代表了一個人的注意力。如果屏間切跡很低,說明這個人的注意力較低。從正面解釋,這個人有慷慨大方的傾向;從負面解釋,則可以說這個人不堅定、奢侈浪費。如果屏間切跡非常深且窄,則說明這個人的注意力非常高;同時也可發展為節儉或吝嗇。
耳垂的最佳狀態是與耳朵的整體相協調。如果耳垂很飽滿,則強調這個人感情豐富;相反,如果耳垂小而薄,則說明這個人不那么重感情。外表美觀,輪廓清晰,沒有增生的耳垂代表這個人善于交際;相反,耳垂過大則代表這個人的交際和溝通能力受到了限制。
鼻子:性情的寫照
身體語言學家指出,在人們交談的過程中,鼻子的動作常常被忽略,但實際上,它們也能表現一個人的心理變化。就是說,鼻子對人們內心的感受十分敏感。我們的鼻子表情雖然非常少,但是由于它位于整個面部的正中,因此常能引起對方的關注,即使上面的動作輕微,也能讓你診斷出些許心理變化,所以在觀察表情時同樣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
“傲慢的”表情是以某些人有仰頭習慣為基礎的。文學作品中把這些人描寫成鼻子朝天,好像一切都在他們之下。其他一些常用的特征描寫包括:“他鼻孔朝天,一副自高自大的神態”,“他仰起鼻子露出輕視的表情”,“他鼻尖朝地,對世界不屑一顧的樣子”。想象一下這樣一種表情:那些鼻子朝天、神氣活現而又不直接正視別人的人。這些人不想和你交往,則希望占你的上風。這樣一種姿勢表示出一種傲慢的態度,希望看你的頭頂而不是與你的目光接觸。你得小心提防有這樣一種行為表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