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云小公主的智商(加更)
- 塵燼如霜贈余生
- 文千千13
- 1905字
- 2022-02-23 20:00:00
就像她懷疑葉家一樣,這次楚季擎繼位她也是全程盯著,就只是因為楚季擎的妻子,司靜,是一個與她有著奇妙關系的女子。
他一秒恢復嚴肅的狀態:“一個人?”
“嗯,那個人很陰險。”
三角灣足夠混亂,給他提供絕佳下手機會。
而她要做個合格的誘餌,所以站在明晃晃的險境之中。
她是誘餌,也是捕獵者,而對方既是捕獵者同樣也知道自己會變成獵物。
這是一個雙方都看得見的陷阱。
林沁依賭對方會進入圈套。
“我派人暗中跟著你,葉家我讓程謙盯著。”他很少這樣認真地和林沁依說話,“你必須平安。”
林沁依本是半蹲著收拾衣物的,抬頭看他一眼,那雙墨色的眸子里似乎藏著浩瀚星辰,有什么東西要迸發出來。
“嗯。”
......
林沁依走得很早,天還是蒙蒙亮的模樣,臨走前她湊到戚子揚耳邊,嘴唇是冰涼的。
“如果能回來我就答應你。”
她關門的聲音很輕,怕吵醒床上的人。
過了很久床上的人才開口應答:“約定好了。”
接下來的時間,戚子揚每天都回俱樂部,程謙也被送回了C國親自盯著葉家上下,他本人除了等待還是等待。
......
三角灣的局勢復雜,林沁依找了云翩若的關系才得以進入這片三不管區域。
她和云家進的貨一起進入三角灣,船上的人她都不認識,也許戚子揚的人就混在這里面。
她總是一個人坐在船頭,不理會任何人的搭訕。
林沁依知道她似乎是生病了。
自從知道葉家可能與這一系列的事情有關后,她開始管不住自己的情緒,有時候俱樂部沒人,她一坐就是一下午。
但她很會調節自己的情緒,所以她不確定自己的狀態。
這一路上因為有云翩若提前打招呼,所以這一路上還算是安穩,沒出什么大亂子。
她是在一天后到達云家的,而戚子揚是在她離開的第二天晚上收到消息的。
收到消息的那一刻戚子揚后悔了,后悔放縱她。
這兩日的毫無音信讓他第一次認識到林沁依在他心中的地位,早已超越了自己的認知。
他恨不得立刻帶人進入三角灣,但是他不能,他還有事情要做。
那是林沁依交代的事情。
與此同時,A國的莊凡羽得到了這個消息,立刻找來一個大胡子的人。
“準備好了嗎?”
那人弓著身子回答:“準備好了。”
對面的莊凡羽勾著唇角笑,一雙金黃色的眸子極具侵略性,盯著窗外的天色。
......
遠在三角灣的林沁依剛被安置好,正準備好好休息一番,窗邊卻映下可疑的人影。
林沁依也不著急,等著窗外的人接下來的動作。
結果等了半天,那個人影也不知在干什么,似乎是打不開窗子,動靜弄得挺大的,每掰扯一次窗子就會貼著耳朵聽下動靜。
眼看著小人影手里多了個東西,方方正正的,林沁依下床幫人把窗子打開,待看清后皺眉問了一句:“云小公主?”
“噓!”云翩蝶費力爬進來,“小聲一點喲!”
她手上還有一塊板磚,也不知道是從哪撿來的。
得虧她來開窗,不然這窗子壞了還得她賠錢。
“漂亮姐姐!你還記得我嗎?”
漂亮姐姐。
嗯這個稱呼換得不錯。
林沁依很是受用,所以收起了白眼:“記得。”
“那你什么時候走啊?你走的時候帶上我行不行?悄悄的那種!”
云小公主果然還是這樣聒噪。
林沁依在床邊坐下,看了眼時間,不算太晚:“你想去找漠棠煦。”
是肯定句。
“對啊對啊,漂亮姐姐你怎么知道?你會帶我去的對吧,漂亮姐姐你真好!”
戚子揚告訴過她,漠棠煦是回去懇求家人接受云翩蝶的。
對,是懇求。
漠家從政,漠棠冰手里還握著兵權,冒不得險。
更何況漠棠煦是公眾人物,若是娶了云翩蝶,就算C國的人不認識云翩蝶,但是生活在三角灣的那些虎視眈眈的人,可絕不會讓云家的小公主嫁得這么好。
就算不是聯姻,漠家多少也會顧及云家一部分臉面。
她知道漠棠煦會遇到什么樣的阻礙,甚至知道成功率并不高。
來之前她就猜到云小公主會按耐不住,畢竟出逃這件事,這位云小公主做過不止一次了。
“云小公主,你知道你的身份嗎?”
云翩蝶歪著腦袋,不是很明白她的意思:“我什么身份?”
“你是這個三角灣的公主,三角灣是三不管地帶,是最不分黑白的地方,而你是這里的公主,無憂無慮的公主。”林沁依也不是非要打擊她,只是在談事實,“漠棠煦和你不一樣,你們要是不相遇,他會從軍,他和你,是對立面。”
不可否認,戚子揚說的很對,他們不合適。
不過她依舊不覺得自己有錯,她確實利用了漠棠煦和云翩蝶,若是日后二人要怪罪,她受著就是。
云翩蝶皺著眉,很努力地去理解林沁依說的話,等她眉頭都快皺出褶子了才慢悠悠看向林沁依:“可是漂亮姐姐,我嫁給他之后我就是他妻子了喲!不是云小公主了!我長大了。”
高估這位云小公主的智商了。
林沁依敗下陣來:“你說的都對,你就這樣想吧,就看你嫁不嫁得了。”
小公主一聽她這語氣,頓時癟了嘴,眼淚汪汪:“漂亮姐姐你也不想我嫁給煦煦嗎?煦煦都說了會娶我的,你和我爸爸一樣不喜歡煦煦嗎?為什么?煦煦那么好!”
林沁依別開眼,可不敢看那雙委屈巴巴的眼睛:“我沒,我祝福你們,真心祝福你們,就是,就是覺得嗯,這是持久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