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手讀財報:業務、數據、報表與財務分析實戰
- 鄭瑞雪
- 946字
- 2021-03-30 15:54:46
(一)財務反映了錢的流轉
回顧第一章關于生產型公司的業務流程,主要講述了新建生產線—采購原材料—生產產品—銷售商品的核心業務循環。在上述業務循環中,前三個環節都是投入錢的環節,最后的銷售商品才是收回錢的環節。收回的錢再投入采購原材料、生產產品中,業務就實現了循環。業務流程中的資金流轉如圖2-1所示。
圖2-1 業務流程中的資金流轉
可以看出,上述四個業務環節都涉及錢,錢貫穿整個業務流程并保持不斷地流轉,而財務的作用之一便是記錄錢的流轉過程和結果。四個業務環節具體介紹如下。
(1)在新建生產線環節,公司資金用于建設,錢被花出去了。此時,隨著生產線的建設,公司的錢變成了土地、廠房、機器設備。貨幣資金減少,而無形資產(或長期待攤費用)、固定資產增加。錢的狀態從流動性的資金變成了固化的長期資產。
(2)在采購原材料環節,公司依然處于花錢的階段。此時,錢變成了原材料。貨幣資金減少,而存貨——原材料增加。錢的狀態從最具流動性的資金變成了流動性相對弱的原材料。
(3)生產產品環節包括花錢和資產內部轉換兩部分。一方面,公司繼續花錢——投入人工,為生產產品提供勞動力,錢的狀態轉變為產品,貨幣資金變成了存貨——庫存商品。另一方面,公司在消耗原材料和機器設備用以生產產品,此過程沒有直接花錢,但是資產的狀態卻發生了轉變,從存貨——原材料、固定資產轉變為存貨——庫存商品。整個生產產品環節將前述兩個步驟中所投入的貨幣資金都變成了存貨——庫存商品。
當然,機器設備、原材料、勞動力投入的頻率是不同的。機器設備可以用幾年,原材料通常只儲備幾個月,而人工工資則是按月支付。從長遠來看,前期投入的貨幣資金最終都會變成存貨,而具體到每個月或者每年,生產產品所消耗的只是部分機器設備、部分原材料、部分勞動力。因此,“貨幣資金”轉變成存貨并不能一步到位,需要分時間和階段來進行。
(4)銷售商品環節,是錢流入公司的環節。此時,公司發出商品給客戶,客戶確認收貨并付錢,產成品就變成了錢,存貨——庫存商品轉換成貨幣資金。錢流入公司,又再次投入采購原材料、生產產品中,形成業務循環。
可見,在業務循環中,錢不斷地流轉。實務中,錢流出或者流入公司,是每天都在重復發生的,并沒有明顯的界限。錢在公司內部流轉,財務則用于記錄該流轉過程,并反映流轉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