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兩宮皇后
- 大同世界之明末風云
- 月下風雨樓
- 2515字
- 2021-03-24 12:34:35
卻說周皇后吩咐王承恩等眾多奴才婢女出去,獨自一人來到崇禎跟前,坐于床邊,緩緩的抓著崇禎的手,說道:“陛下,先別動怒,臣妾聽說了朝堂上的事情,難怪陛下會發那么大的肝火。”
見崇禎的臉色有些緩和,周皇后緩緩的扶著崇禎坐了起來,又在崇禎背后墊了棉墊,讓崇禎舒服的躺在床榻上,帶了點埋怨的口吻繼續說道:“這么多年的坎坷都過來了,還為了那點小事就動氣,不值得。”
“小事?”崇禎沮喪的說道:“朕倚靠的肱骨之臣,大明中興的希望,竟然……”
“可否容臣妾看看那封書信?”周后糯糯的說道。
崇禎看著與自己相濡以沫的妻子,嘆了口氣,取出了那封書信,交給周后。
周皇后拿了書信,細細的看了一遍,呵呵的笑了起來。
崇禎疑惑,問道:“皇后因何發笑?”
“陛下是身在局中迷呀。”周后疼愛的看了崇禎一眼,說道:“臣妾給陛下分析一下,陛下就在清楚不過了。”
“皇后說吧,朕聽著呢。”崇禎沒好氣的說道。
“咱們先分析下張閣部為何彈劾葉學士,或者說那么多朝臣為何彈劾葉學士?”周后引誘的說道。
“為什么?”崇禎配合的問道。
“因為他們怕。”周后繼續引誘道:“他們真的害怕了。”
崇禎皺起了眉頭,陷入了沉思。周后并沒有等崇禎想通關鍵,繼續說道:“自從葉學士輔佐陛下一來,本來說好的裁撤廠衛,廠衛是撤了,結果卻整合出皇家衛,換湯不換藥,蒙騙了整個朝堂,因此朝臣心里有氣,之后葉學士借皇家衛之手,查處懲罰貪官污吏,前后五千多人伏法,朝廷沉淪之氣為之一新。后來陛下又安排去了寧夏,結果呢,聽說殺了上萬犯法之人,為朝廷收拾人心,而那李萬慶去河南招降反賊,就是打著葉學士的旗號,結果招降了十五萬之眾。”
說道這里,周后緩了一口氣,笑道:“陛下從這些事情應該能看到,葉學士對貪贓枉法之輩的痛恨,所有呀,百官們都怕,害怕哪天葉學士的那把刀就落到他們頭上,因此變著方的羅織罪名,恨不得讓他去死。”
“皇后說的這些朕都知道,因此朝臣彈劾的奏折朕都壓著,不予理睬。”崇禎點點頭說道。
“陛下做的很對,”周皇后鼓勵道:“至于結黨營私,那就更是無稽之談了,臣妾聽說此前葉學士兩次被闖賊滅門,父母妻兒結亡,后來葉學士來輔助陛下的時候,還是小恩子推薦給陛下的,小恩子就不用說了,忠心不二,這么多年了,一直勤勤懇懇的侍候陛下,從未有過半點過錯。在說葉學士,獨自一人來到京城,空有一腔熱血,報國無門,何其凄涼,若沒有小恩子的舉薦,又怎能來到陛下身邊呢?這人那,就應該知恩圖報,認小恩子做干爹,也是報恩的一種,人之常情,怎么到了群臣那里,就成了結黨營私呢?”
“細細想來,皇后說的確實在理,”崇禎肯定道。
“如此知恩圖報之人,陛下高興還來不及呢。”周皇后笑道:“在說這最后一條,淫亂后宮。”
說道這里,崇禎突然兩眼放光的盯著周皇后,耐心的等待下文。
“陛下給了葉學士金牌,宮里宮外隨便走,就像到自己家一樣,外臣看著眼紅,自然胡說八道。”
“可這信……”崇禎趕緊指著周后手中的信插了一句。
“陛下難道忘了,陛下可是親口答應媺娖及笄之年嫁于葉學士。”周后溫柔的說道。
“可媺娖才八歲,這怎么可能?”崇禎疑惑道。
“有句詩說近水樓臺先得月。”周皇后說道:“葉學士也是心急了點,又覺得媺娖年紀小,這才叫小恩子傳話的。”
“皇后說的不無道理,朕也是氣昏了頭,”崇禎感嘆的說道。
“陛下想通了就好,”周皇后給崇禎拉了拉被角,蓋嚴實了些,繼續道:“臣妾給陛下熬一碗粥去,補補身子。”
說完,周皇后起身又喚進來兩個宮女,說道:“好好侍候皇上。”
“是。”兩位宮女作揖道。
周后走出了乾清宮,見王承恩正跪在殿外,招了招手,示意王承恩跟上。
二人離遠了乾清宮,確定說話不被別人聽到,周后這才說道:“小恩子,你知道葉學士信中所指何人吧?”
“老奴沒見過信,不知是何人?”王承恩趕緊低頭小聲說道。
“若是陛下問起,就說是給長公主寫的,明白嗎?”周后冷語說道。
“老奴也猜測是給長公主寫的。”王承恩肯定道。
“去吧,你知道該怎么做。”周后說完,獨自離去。
然而周皇后并沒有去尚膳局給崇禎熬粥,而是往慈寧宮的方向去了。
王承恩看著周皇后離去的背影,若有所思,微微一笑,對著站在遠處的王魯孝招了招手,悄悄的囑咐了幾句,又回到乾清宮門口,繼續跪著。
慈寧宮,懿安皇后張嫣的寢宮。
張嫣穿著盛裝,拿著畫筆坐于銅鏡前,緩緩的勾勒著繡眉,嘴角不時的微微翹起,旁邊放著一條七尺白綾。
自從宮里的小太監說了朝堂上的事情,她就知道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冤家還是太年輕了,做事有些急躁,不夠沉穩,凡是都想得太簡單了,也許這就是命,只希望崇禎皇帝能在賜死自己之前,看在自己親手扶持登上皇位的份上,見冤家最后一面,生不能同床,死后愿為夫妻,伴君郎。
這時,一個小太監走了進來,躬身說道:“娘娘,周皇后來了。”
“妹妹來了,”張嫣笑道:“快隨本宮出去迎接。”
剛準備起身,便聽見周皇后歡笑的聲音:“姐姐,今兒這是遇到什么喜事了,打扮的這么漂亮?”
“瞧妹妹說的,能有什么喜事,”張嫣笑著起身,走到周后跟前,拉著周后的纖纖玉手說道:“妹妹不在皇上身邊侍候,有空到姐姐這兒了。”
周后幽幽的嘆了口氣,說道:“皇上已經無礙了,太醫說皇上只是勞累過度,休息片刻就好,我這也是擔心姐姐,就趕緊過來了。”
“擔心姐姐什么?”張嫣知道周后要對自己說重要的事了,擺了擺手,寢宮的宮女太監們都悄悄的出去了。
“姐姐是知道的,關于今兒朝堂的事。”周后說完,仔細的盯著張嫣的表情。
“聽說葉先生等人被皇上下詔獄了,”張嫣略微低著頭,嘆息的說道:“可惜了,怕是再也聽不到葉先生的故事了。”
“姐姐,妹妹覺得怕不是只聽故事這么簡單吧。”周后繼續追問。
“妹妹這是何意?”張嫣看似波瀾不驚,其實內心早已翻江倒海。
“姐姐心里知道妹妹的意思。”周皇后說完,拉著張嫣坐下,繼續說道:“妹妹只是想幫助姐姐,并沒有其他意思。”
“妹妹這話我就更聽不懂了,”張嫣微微一笑,繼續說道:“我這兒有何事需要妹妹幫忙?”
“妹妹貴為后宮之主,有些事情還是能幫襯姐姐的。”周后說著指了指銅鏡旁邊的那條七尺白綾。
張嫣順著周后的手指,看見自己準備的那條七尺白綾,心頭一驚,暗道:剛才急著迎接周皇后,怎么把這條七尺白綾忘了收起來,這不是間接證明此事與自己有關。又見周后微笑的看著自己,張嫣的心思瞬間活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