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真諦就在于塑造人的靈魂,人之所以有區別,不光是外表不同,更重要的是因為我們每個人的思想不同,一個有趣的靈魂比一個漂亮的外表更重要。
當今社會,首要任務其實不是扶貧,而是教育人的思想。
最好的教育就是教育者在智慧引導下,用足夠的細致、耐心與充分的教育意識,讓孩子們獲得成熟和自由,使生命綻放于愛與善良之中。教育需要關注,教育需要陪伴,教育追求寧靜致遠的境界,讓教育擁有寧靜的天空純凈的沃土。
讓咱們以平靜安逸的心態研究教育,讓咱們的一言一行都為孩子示范,每時每刻都讓孩子有收獲。
教育使人精神富裕。在這浮躁的社會,人們的精神財產損失慘重。形成了四種人:第一種是經濟窘迫,真的很窮,思想貧窮;第二種是,一貧如洗,但思想上富可敵國;第三種是腰纏萬貫,但是思想上囊空如洗;第四種是富而好禮。
教育,是一場愛的修行。
孟子的母親,世人稱她孟母。孟子小時候,居住的地方離墓地很近,孟子學了些祭拜之類的事,玩起辦理喪事的游戲。他的母親說:“這個地方不適合孩子居住?!庇谑菍⒓野岬郊信?,孟子學了些做買賣和屠殺的東西。母親又想:“這個地方還是不適合孩子居住?!庇謱⒓野岬綄W宮旁邊。孟子學習會了在朝廷上鞠躬行禮及進退的禮節。孟母說:“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本驮谶@里定居下來了。等孟子長大成人后,學成六藝,獲得大儒的名望,君子以為這都是孟母逐步教化的結果。
大家都知道良好的環境不僅能改變人的習慣還能創造出不一樣的人生道路,孟母三遷就是最好佐證。
有一天,一只小猴子下山來.它走到一塊玉米地里,看見玉米結得又大又多,非常高興,就掰了一個,扛著往前走。小猴子扛著玉米,走到一棵桃樹下。它看見滿樹的桃子又大又紅,非常高興,就扔了玉米去摘桃子。小猴子捧著幾個桃子,走到一片瓜地里。它看見滿地的西瓜又大又圓,非常高興,就扔了桃子去摘西瓜。小猴子抱著一個大西瓜往回走。走著走著,看見一只小兔蹦蹦跳跳的,真可愛。它非常高興,就扔了西瓜去追小兔。小兔跑進樹林子,不見了。小猴子只好空著手回家去。
有一只小象,剛剛生下來。第一天,他看到了許多小動物。到了第二天,他認識了許多花兒、草兒。第三天呢,媽媽帶他到河邊,他看見了河水和高山。小象說:“世界真大呀!“這時,一只小鳥在天空中飛來飛去。小象想:“要是我也會飛,可以看更多的東西,多好呀!小象爬到樹上學飛,“哎喲“一聲,摔了一個大跟頭。蛇看見了說:“小象,我們有自己的本事。我不會飛,可是我會在樹上睡覺?!蔼{子說:“我也不會飛,可是,我能跳過寬寬的大河?!袄匣⒄f:“我不會飛,可是,我會游泳?!鞍职謰寢寣π∠笳f:“我們大象力氣大,這是小鳥不能比的?!靶∠竺靼琢耍职謰寢屵\木頭。他用長鼻子一鉤,大木頭就搬走了。大家都喜歡他。小象說:“我是小象真幸福?!?
春秋時期,孔子和他的學生們周游列國,宣傳他們的政治主張。
一天,他們駕車去晉國。一個孩子在路當中堆碎石瓦片玩,擋住了他們的去路。孔子說:“你不該在路當中玩,擋住我們的車!”。孩子指著地上說:“老人家,您看這是什么?”孔子一看,是用碎石瓦片擺的一座城。孩子又說:“您說,就應是城給車讓路還是車給城讓路呢?”孔子被問住了。孔子覺得這孩子很懂得禮貌,便問:“你叫什么?幾歲啦?”孩子說:“我叫項橐,7歲!”孔子對學生們說:“項橐7歲懂禮,他能夠做我的老師?。 ?
德國哲學家雅斯貝爾斯曾說:“教育就是一棵樹搖動一棵樹,一朵云推動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愿做那棵樹,那朵云,那個靈魂。在這個安靜的地方,留下我的點點滴滴,記錄我的心路歷程,希望教育的路上不孤獨。
教育是人在順境中的飾物,逆境中的避難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