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科研團隊的問題
- 封樓信貸員
- 馬上爽
- 2403字
- 2021-05-15 11:59:00
今天,是吳向東回到廣州的第三天。吳向東經過簡單的休整及召見產業團隊負責人后,也把目前產業集群的簡單情況,了解了相關進度。
不過,需要吳向東插手解決的問題并沒有,因此在沒有新的指示時,各產業的建設進度在不斷地推進著。
吳向東因此有了更多的時間,與吳有朝、陳震華兩人,討論科研團隊的問題。
科研團隊的問題,是海南之行發現的。目前就科技力量來說,吳向東在新材料、計算機軟硬件技術、光刻機芯片項目、汽車研發設計、發動機技術、手機智能、音視頻壓縮傳輸、VR實景技術、3D特效制作渲染等領域,都擁有著不可爭議的世界領先的獨有技術。
相應的,經過系統兌換及社招方式,從而形成的科研專家及儲備,是非常龐大的。而這些科研專家的分散式企業布局,無疑讓吳向東看到了這種方式的弊端與管理保護難度。同樣的,相關的設備使用不平均,也會導致重復投資及設備閑置的現象產生。
集中式管理,理論上可行,但實際上,由于光刻機項目的特殊性,基本上是行不通的方案。因為,科研團隊只要撤出光刻機項目領地,就意味著突發情況及持續的研發狀態,就會受到極大的干擾和中斷,這份損失,是吳向東萬萬承受不起的。
可是團隊溝通與設備使用方面的弊端,又是吳向東不能接受的。
枉吳向東有如此多的私人助手,卻集體在這個問題上卡殼了。
最終還是吳向東威脅了系統,把難題提交系統后,得到了解決。
系統給予的解決方案是,組建科研集團內網,單獨運維,保證數據的高度機密及單一訪問ID制度。
在吳向東的管理下,每位科研人員展開的工作都必須每天在系統內網上進行簽到與匯報,接受系統對各人履行盡職工作的評分。并且按照各人的得分高低情況進行排名,實行末位警告機制。
并且,根據考核情況,系統還生成了一套內網管理的工作考核達標、獎、懲標準。尤其是對科研承接項目團隊人員的日結匯報重點考評。
日后,無論是交、接任務,都通過內網來管理,每位科研人員的工作內容,都會在相關權限人員的合法查詢下,在內網板塊統計后進行公示、通報,供權限查詢人員直觀了解各人的工作狀態及設備使用效率。
這樣,就可以實時了解各科研人員的工作、休息與項目進度情況,避免了經費撥付后,出現的項目拖拉、人員冗余、管理不規范等各種問題的出現。
而且,用內網來互聯、管理科研團隊和機構的事情,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好處就是,隨著吳向東在國內產業布局的推進,國內尖端人才的需求肯定是滿足不了日后的更大規模需要的。
只要吳向東踏足國際科研領域,就可以通過這套內網,實現不同國家與地區間的實時掌控與任務的交接、確認流程。把其余的不必要干擾因素,降到最低。
既然如此重要,那這套內網程序列為光腦的核心保密操作系統,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
隨著系統的指引,吳向東把內網程序安裝進了光腦系統中,并設置了相應的保密等級,然后再設置了相關的操作員權限及查詢權限,再把系統的管理考核內容復制入系統公告中,就基本完事了。
通過內網這種實時的任務交接系統,不但把科研人員的能力創造充分利用了起來,為自己獲得更高的個人收入。還解決了設備緊張及閑置的問題。
每個團隊,總會遇上某些設備使用高峰期或閑置期的問題。而通過這種實時的設備使用公告,急用的團隊就可以聯系設備閑置期的單位,商討設備借用安排,從而解決了重復購置或嚴重浪費的問題。
然后就是召集各科研組織的負責人開了一個視頻會議,把內網上線、功能、考核與任務交接等情況逐一說明,吩咐認真傳達并監督各組員們每天按時打卡、上傳工作日志記錄后,就宣布完事了。
吳向東不怕組員們不接額外的任務,這些科研人員有的是本事,對于普通人來說,極難解決的問題或困擾,其實在這些大拿面前并不算什么。因此,只要有能夠打動他們的東西,就不怕他們不搶著接任務。
而能夠打動他們的東西,錢肯定是其中之一,除此之外,還有VR實景培訓課程,也是極為吸引他們的條件之一。
當然,這些都靠團體之間的磋商來解決。吳向東是不會輕易許下VR實景培訓的課時的,點數實在是太難得了。
把這些事務忙碌完畢后,吳向東就要前往肇慶,專心光刻機項目的建造工作了。
經過大半年的征地拆遷及五通一平工作,目前項目部已進入正式的施工建造階段,所以吳向東必須親自坐鎮指揮,保證這個特重大項目工程的一切正常運轉,不容有失。
肇慶在地質上,也是一個火山熔巖地貌,山峰與溶洞都不缺,為吳向東的特重大核心項目的秘密建造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地利優勢。
吳向東此次的征地項目,基本上把半個肇慶的城鄉面積都囊括了,因此征地拆遷工作才會耗用如此多的時間。不過,相應的,這個特大項目的啟動,不止廣東省,就連京城方面都牽動了不少人的心神,被列為共和國保密等級最高的核心國家重點工程。
吳向東抵達項目辦公室時,一眾專家與中建集團的高管們正在喝茶“吹水”,見到吳向東不聲不響就過來了,當然是驚喜交加,連忙讓座。
吳向東逐一與大家打招呼見面后,也很不空氣地坐上了讓出的首位,開始咨詢整個項目的籌備施工工作與工期計劃。
這十多萬畝的工程面積,只中建一個企業,當然是吃不下的,除了老朋友此時不在,還多了好幾個陌生的施工方面孔。
聽取了施工承包匯報后,吳向東才知道,原來,中鐵、中建、中交、地質等國家級的工程隊伍都集結了起來。
整個項目分別地面、隧道、地下、鐵道等環節盡量同期分段施工,力爭在一年內把配套工程全面落成,三到五年內,把企業主體建筑全面峻工。
而總建設投入,五期工程完工后,極有可能超過萬億規模的投資。
其中的石墨烯生產車間無疑是吳向東最為迫切建立起來的項目之一,也是產能最大的一個超大型車間。只因為這個產品的應用前景與產品適用性,太過于廣泛與具有基礎用途了。
而作為最主要的用途,則是首先應用在石墨烯電池方面。作為勞斯萊斯汽車品牌的電動車項目,已經通過了總部的秘密立項,相關的研發與設計工作已經開啟,相信等到石墨烯生產線量產下線后,新能源的高級汽車也就形成初代產品的量產系列車型梯隊了。
見項目辦公室人多口雜,吳向東稍坐片刻后,就離開了,邊打聽邊前往科研專家的宿舍區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