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看到一句話,備受鼓舞。
一個人只要有所信仰,什么環境都能適應,什么環境都能克服。
這一次的北漂,驗證了此話不假。
她的信仰只是看一場偶像的演唱會。為此,她披荊斬棘,不余于力。
當然,沒有太遠太深的期望,不會想著自己一定要成功,一定要在皇城里謀出一片名堂,反而,有了更加逍遙自在了。
其實,有很多后悔的瞬間。
沒有好好上學,整天胡思亂想。
沒有好好工作,整天游離在外。
更加沒有為了自己的夢想,努力地奮斗和學習。
這一切,如果明白得太晚,隨著年華老去,也會黯然失色。
一個女孩子,有了婚姻和孩子,差不多就沒了自己的時間。
當然,如果硬生生去把時間擠出來,也是有的。
廚房的工作,隨著演唱會的落幕而漸漸走向終點。
她的耐心已經到了極點,不想再浪費時間。
如此堅定而果決的態度成全了她。
那時,霞姐說,留下來,賺點錢,以后去哪里旅行,還可以坐飛機去。
可她,又哪里聽得進去這些話。
還是,太過年輕。
一次偶然的成功,不等于所有的成功。
很快,她將深切地體會到,上海比BJ更加難混,難上十倍都不止。
首先,在上海,沒有一個棲身之所,聯系的住所,全然不太靠譜。
老板已經準備卷鋪蓋走人。
等她到的時候,該有的設備全都沒有。
最后,連床也沒有了。幾個人打地鋪地睡在地板上。
臉皮厚的老板還天天地找她出去逛街。
她可不想理會。
究竟不懂得,也許掏多幾十塊錢,就能有一個和和美美的生活環境,能在正兒八經地青年旅行社住下,能收獲美好的經歷。
而不是,看個演唱會回來,敲門敲到爛,也不見得有人答應。這應該是第二次到上海,也是第二年看的演唱會。
第一年的她,應該住在偏遠的郊區,就是地鐵一過,房子都會地動山搖的那種類型。
不少人在羨慕她,走南闖北,可以到處地玩耍。
但是沒有人會知道,當中的辛苦和勞累。
為了省錢,只能坐硬座,住青旅,吃最簡單的飯菜。還有,不停地走路,有時候都沒有時間去吃飯。
正在寫著,窗外傳來了一個媽媽罵自己的小孩,一天到晚都在玩,沒有好好讀書。
碎碎念念,喋喋不休。
大人真是不懂孩子。設身處地地想想,如果你是孩子,被大人這么一頓咆哮,不跟你背道而馳才怪,怎么還會乖乖聽話。
但是想想,自己小時候都沒有那樣的聲音,警醒一下。
但是大人說自己的小孩沒有腦子,還是有點過分。
我認為,比較好的交流方式是讓小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然而加以引導,而不是灌輸自己的一堆邏輯和思想,這樣用處不大。
將來,社會是怎樣的?工作又會是怎樣的?也許都是人工智能時代了。那么人,會變成什么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