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題一:民族性和現代性的結合
塑造同一時期不同社會階層的人物,結構非常重要。結構好,作品就能立得住;反之,就會成為一盤散沙。表現不同時期的同一人物思想的變化,同樣如此。《茶館》的結構體現了民族性和現代性的完美結合。老舍先生采取了主要人物從青年到老年、次要人物職業世代相傳的寫法巧妙地解決了這些問題。
請從作品結構的角度,談談《茶館》是如何將民族性和現代性完美結合的。
◎ 專題二:“京味兒”特色
老舍的語言質樸通俗、生動可愛又幽默詼諧,具有濃厚的“京味兒”。老舍用北京話寫北京的人和事,描畫出北京獨特的風土習俗和人情世故。老舍先生說:“我生在北平,那里的人事風景味道和賣酸梅湯、杏仁茶的聲音我全熟悉。一閉眼,我的北平就完整得像一幅色彩鮮明的圖畫浮立在我的心中。我敢放膽地描畫它,它是條清溪,我每一探手就摸上一條活潑的魚兒來。”“京味兒”文化,是老舍作品不能割舍的一部分。
請從老北京話的音韻特點、老北京人的閑適格調、老北京人獨特的處事哲學和老北京人的幽默四個方面,對《茶館》和《龍須溝》進行品讀,來品味獨特的“京味兒”。
◎ 專題三
《茶館》塑造了眾多真實生動、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上場人物近七十多個,第一幕就有二十多個,這些人物描繪得栩栩如生,各有其身世來歷、喜怒哀樂,有的貫穿全劇,有的轉瞬即逝。
請選擇一個主要人物,談談他的人物形象及塑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