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舍作品中的“京味兒”
“京味兒”指的是一種風格現象,是人與城市之間的精神聯結,特別指人與北京城之間的文化聯結。“京味兒”文學作品一般是用通俗、幽默的北京話書寫北京城的風土人情,以老舍最具代表性。老舍用“官樣”一詞概括北京文化的特征,包括講究排場、氣派、體面,追求精致貴族化的生活方式,講究禮節甚至過于繁瑣,固守尊老愛幼的傳統,生活態度貪圖安逸、溫和謙厚等等。這類“北京文化”的“精魂”,滲透在老舍作品的環境描寫、人物刻畫、故事講述之中。老舍的作品用別具特色的“京味兒”語言,展示了巨大的語言藝術魅力,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北京方言詞語運用的類別和修辭十分豐富;第二,質樸、幽默的語言特色。
◎ 戲劇語言中的“潛臺詞”
潛臺詞是指臺詞內容所包含的或者沒有通過臺詞徹底表達的意思,即話中有話。戲劇作品中的潛臺詞就是深藏在臺詞之中的深層意蘊,即所謂“言外之意”或“弦外之音”。
潛臺詞的巧妙運用能使戲劇語言增色不少。給觀眾以弦外之音,好像給舞臺留了一些空隙,耐人尋味。例如《茶館》第二幕中,抽大煙的唐鐵嘴說他改抽“白面兒”啦,還得意地說:“大英帝國的煙,日本的‘白面兒’,兩大強國伺候著我一個人,這點福氣還小嗎?”通過唐鐵嘴麻木不仁的話,揭露了帝國主義列強對中國進行經濟侵略,毒害中國人民身心的罪行。《茶館》中始終掛著的“莫談國事”牌匾,也揭露了黑暗年代不談國事以求自保的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