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節 文言文背誦五步法

提起語文學習,我想你認為最難的部分應該就數文言文背誦了。文言文背誦難在哪兒呢?難就難在記不住,背完就忘。

我曾經教過一個學生,他本身學習成績非常優異,但唯獨在背誦古文方面是完全沒有思路。記得有一次他拿著一篇《出師表》的古文找到我,問我怎么才能把它快速背出來。我問他平時是怎么背誦的,他說就是不停地讀“先帝創業未半”,讀得多了自然就會背了,但是需要花費好長時間,而且當時是背會了,可是過幾天好多內容就又想不起來。這就是典型的死記硬背。

其實記憶文言文并不難,關鍵在于你有沒有采用高效的方法。背誦文言文最核心的方法是在理解文意的基礎上,運用思維導圖把全篇內容進行結構化歸類,下面我就分享給你一個背誦古文的小錦囊——文言文背誦五步法,教你輕松學會用思維導圖來高效背誦文言文。

文言文背誦五步法

第一步:讀懂全篇,掃障礙。
第二步:劃分層次,找關鍵。
第三步:按部就班,繪導圖。
第四步:看圖記憶,串全文。
第五步:對照還原,再修正。

文言文背誦五步法

下面我就以七年級語文下冊的《陋室銘》為例來給你講一講。

第一步,讀懂全篇,掃障礙。這一步,是為了讓你先讀懂文言文全篇的意思,畢竟理解才是記憶的基礎。

經典原文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這段話是什么意思呢?我們先一起來了解一下。

參考譯文

山不一定要高,有了仙人居住就會出名;水不一定要深,有了龍盤踞就會靈驗。這是簡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簡陋了)。苔痕長到階上,使臺階都綠了;草色映入竹簾,使室內染上了青色。說說笑笑的都是博學的人,來來往往的沒有平民。可以彈奏不加裝飾的琴,瀏覽珍貴的佛經。沒有世俗的樂曲擾亂心境,沒有官府的公文勞神傷身。(它好比)南陽諸葛亮的草廬,西蜀揚子云的屋舍。孔子說:有什么簡陋的呢?

 

第二步,劃分層次,找關鍵。通讀全文,分析篇章結構,給這篇古文劃分段落層次,然后用一個核心關鍵詞來概括每一部分的內容。這一步,就是幫你確定全篇的脈絡結構,說得具體些,就是理清和構建全文的整體邏輯關系。目的就是化整為零,把整篇內容拆分成幾個小的關鍵點。

那么,經過仔細分析之后,這篇文言文我們大致可以分為五個部分。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是第一部分,我們可以用一個關鍵詞“主旨”來概括。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是第二部分,我們同樣用一個關鍵詞來概括,就是“環境”。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是第三部分,我們可以把這句概括為“客人”。

“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是第四部分,我們用關鍵詞“生活”來概括。

“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是第五部分,我們可以用“類比”來概括。

第三步,按部就班,繪導圖。在理清全篇結構后,我們就可以按照思維導圖通用的五步繪圖法來按部就班地畫思維導圖了。這一步,是為了把我們提煉和拆分出來的關鍵詞進行結構化梳理和圖像化呈現,具體來說,就是根據不同的層次,我們把高層級的關鍵詞(即最具概括性和總結性的關鍵詞)放在大綱主干上,低層級的關鍵詞放在內容分支上,并用靈動的線條把關鍵詞的邏輯結構梳理清楚,看看它們是并列關系、遞進關系還是總分關系。

這里要強調一下,為了讓你記憶的時候更容易,一定要盡可能在文字基礎上畫上能夠輔助你更好記憶的圖像。

思維導圖五步繪圖法

第1步:明確主題,畫中心。

中心圖:中心圖的繪制要依照題目或內容來呈現。

我們首先在紙張中央的位置來繪制本文的主題“陋室銘”,所以中心圖畫了簡陋的房子,屋頂上還有幾個洞。

中心圖

第2步:劃分結構,定主干。

主干:這一步只需在腦中大致設定,便于接下來為繪制具體內容平衡好布局,但無須在紙上畫出來。

下面我們需要在大腦中思考好各個主干的內容,前面講到了這幅思維導圖總共分為五個部分。我們就把五個關鍵詞分別寫在主干上:第一部分是主旨;第二部分是環境;第三部分是客人;第四部分是生活;第五部分是類比。

主干

第3步:梳理細節,延分支。

內容分支:依次繪制具體的細節內容。

第一部分:主旨。

主干“主旨”后面,借山水起興,同時也作類比。山和水是并列的關系。仙,可以讓并不高峻的山美名傳揚;龍,可以使并不深邃的水具有靈性。“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是全文的主旨。“陋室”二字扣題,“德馨”一語統領全篇。“馨”諧音為“心”,所以畫了一顆紅心。主人高尚的品德,同樣可使陋室生輝,不再簡陋。

第一部分:主旨

第二部分:環境。主干“環境”后面,主要講了苔痕和草色,分別用“苔蘚”和“青草”表示。苔痕碧綠,長到階上,畫了一個臺階,上面長滿了綠色的苔蘚;草色青蔥,映入簾里,畫了一個青色的簾子。陋室掩映在蒼苔、綠草之中,室內室外一片青蔥。

第二部分:環境

第三部分:客人。主干“客人”后面,主要講了鴻儒和白丁,鴻儒指的是博學的人,畫了一個知識淵博的學者;白丁指的是平民,畫了一個百姓表示。意思是說說笑笑的都是博學的人,來來往往的沒有平民。

第三部分:客人

第四部分:生活。主干“生活”后面,“可以”用“對勾”表示,“無”用“叉號”表示。“可以”后面接調素琴和閱金經。素琴指的是不加裝飾的琴,所以直接畫了一個簡單的古琴。金經畫了用泥金書寫的佛經。主人可以在陋室里調弄素琴、閱讀金經,怡情悅性,修養身心。“無”后面接的是絲竹和案牘。絲竹用笛子表示;案牘用狹長竹簡寫的官府公文來表示;亂耳,畫了一只耳朵;勞形,畫了身體。也就是沒有絲竹彈奏的俗樂擾亂耳朵,沒有案頭枯燥的公文勞神傷身。

第四部分:生活

第五部分:類比。主干“類比”。先以古之名室比今之陋室,兩者并論,自然得出了“陋室不陋”的結論。將自己的陋室與“諸葛廬”“子云亭”相提并論,諸葛亮身居茅屋而知天下三分之勢,揚子云在簡陋的亭子里寫出了學術著作《太玄經》,他們雖然都曾居于陋室,最終卻在功業、學術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最后再引用孔子之言,收束全篇,再次證明陋室不陋。孔子旁邊畫了一朵云,云里藏著“何陋之有?”這句孔子說的話。

第五部分:類比

第4步:區分圈層,找關聯。

第三部分寫室中之人,和主人來往的都是“鴻儒”,也就是學問淵博的人,以交往之雅見“惟吾德馨”,表明陋室不陋。

第五部分引用孔子的話,同樣巧妙地回應了開頭“惟吾德馨”一句。所以以上兩部分均畫了虛線延伸到第一部分的“德馨”處,表明它們之間的關聯性。

關聯性

第5步:增強記憶,添圖像。

主干上的關鍵詞非常重要,所以盡量添加圖像起到提示重要信息的作用。第一部分是主旨,用“指示的手指”表示。第二部分是環境,指的是居室的環境,所以房子的門打開,箭頭指向屋內。第三部分是客人,指的是來往的客人,用兩個小人表示。第四部分是生活,指的是日常生活,日常用太陽表示,生活可以諧音為“生火”,所以用火堆表示。第五部分是類比,連舉三位古代名人,因為三位是名人,所以頭頂有光環。內容分支上,“調”用撥動琴弦的手表示,“閱”用眼睛表示;南陽用“S”表示,西蜀用“W”表示,代表具體的方向;諸葛廬用諸葛亮的扇子表示,子云亭畫了一座亭子。

圖像語言

第四步:看圖記憶,串全文。我們的導圖畫好了,接下來就是記憶了。跟你以往的方法不一樣的是,這次記的是導圖,而不是文字。這一步,是讓你能夠化零為整,把全文的關鍵詞和細節內容,都通過思維導圖串聯起來,更好地記憶。

 

第五步:對照還原,再修正。這一步就很簡單了,一般來說看完整幅思維導圖之后,我們基本上就能記下大部分內容了,可以根據自己的記憶還原原文。可能還有小部分你沒記住的,通過對照原文修正,就能很輕松地牢固記憶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杭锦后旗| 舒城县| 泸州市| 介休市| 德昌县| 甘南县| 堆龙德庆县| 什邡市| 乐山市| 普安县| 五莲县| 富平县| 乐安县| 临城县| 湖口县| SHOW| 和田县| 托里县| 灵川县| 泰和县| 嘉荫县| 中西区| 闽侯县| 临猗县| 平江县| 体育| 屯门区| 庄河市| 西乌珠穆沁旗| 西丰县| 军事| 宁乡县| 延庆县| 湘潭县| 射洪县| 连城县| 鄂尔多斯市| 家居| 板桥市| 呼伦贝尔市| 沾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