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從“常師”到“無常師”
- 語文縱橫:文·思·意
- 劉燕萍 鄭滋斌
- 2384字
- 2021-03-17 10:59:17
授業的目的是甚麼?
我認為大課題也該有個小注腳;在我而言,啟發、培訓同學由依從所師到“自立門戶”,就是個答案。
學習,是自誕生一刻已開始做的事。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論語》〈述而〉)從生活技能到高層次思維活動,無不需要鍛煉;師—實在重要。然而,師非固定,也不用固定為“常師”,以及迷信單一權威。孔子便是“無常師”—沒有固定老師的例子:他“從郯子學官制,從萇弘學音樂,從師襄...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