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婚后挨揍
- 奮斗從未停止
- 爛豆小生
- 2372字
- 2021-03-10 19:43:26
去冬春至房廬起,
中間多少辛酸苦?
父子苦何言,星輝日日晚。
如今房建成,回首心猶盛。
莫道事維艱,直須去挑戰。
大年初一的五更天,四處彌漫著燈油、餃子、香燭、鞭炮、燒柴等各種年的味道,雖然有點冷,但是新的一年又要開始了。
爺爺奶奶已經起床忙活起來,把昨晚包的好幾蓋簾兒餃子預備好了,啪啪的芝麻桿燒起來,趁著滾開滾開的熱水一個個下到了里面,餃子翻滾著,翻滾著,就等著上桌了。
而今的桌子還是父輩小時候的復古式四腳矮方桌,紅紅的漆面已經掉了許多,棱角早已經磨沒了,但依然解釋穩固。
雖然嫁出去兩個閨女,但是又娶了兩個兒媳婦,還有兩個小孫子,人數比以前還多了兩個。
爺爺在年前讓學過木匠的父親臨時做了一個四腳方桌,除了結實實用沒有一點賣相,樣式簡單至極,漆色暗紅難看,而且明顯比原來那個矮一截兒,兩個方桌放一塊真是不倫不類!
盡管如此,這個方桌還是用了很多年,畢竟拼桌在一起吃飯多有氛圍啊!
餃子煮熟上桌了,大爺大娘他們七八個依次給爺爺奶奶拜了年,全家人這才圍坐在這兩個桌子邊上吃餃子,有點擠啊,因為當年的小孩都長成了大人了。
時光如白駒過隙,但卻一秒不落的應到了每個人的身上,孩子們大了,孩子都有孩子了,多么不容易啊!
爺爺從那年開始,人多的時候便不再上桌子,不是不合群,他只是還想讓孩子們離飯菜近一些,吃的方便一些。
而他,則夾一部分菜到碗里,少的可憐,然后飛快的吃完飯,點起一袋煙抽著,一邊抽一邊看孩子們吃飯,他很享受這個過程。
尤其是昨天下午上墳時,雖然我的大哥已經四五歲了,但還是不太適合去上墳,可當我這個小大哥看到爺爺帶著他的四個兒子去上墳時,他不干了,急赤白咧的哭鬧著非要去上墳。
那一年,爺爺同意了,就這樣,祖孫三代人去上墳了。一路上,爺爺走在前面,依然不是怎么說話,但心里應該是激動的,盡管他已經累得羅鍋了,肩膀一個高一個低,這不是他考慮的重點,只需要把路走的穩健利索!
還有就是我的大哥,長子長孫,那年也有模有樣的第一次給爺爺奶奶磕頭,可把老兩口樂壞了,這可是齊人之福啊!
還是從那一年開始,爺爺奶奶在餃子里包進了硬幣,當然不管誰吃飯,最后都會讓我的大哥吃到,再后來就多包幾個,我們這輩的一人一個,皆大歡喜,寓意深遠。
全家人吃著喝著,雖然沒有什么大魚大肉,但是一家人在一起吃什么都香甜快樂。
這時,我的小二哥哭了,所有人都在吃飯,除了已經吃完的爺爺,但是他沒有去抱小二哥。因為爺爺沒有親手抱過我們這輩任何一個。至少我沒有聽說過,更沒有見過。
團聚的日子過得很快,初六七,都各自回到了工作崗位,開始了新的一年的征程。
家里的父親和爺爺也已經開始動手蓋房了,這次是全部請的人,當然了,我的大姑父還有爺爺的外甥都來幫忙了。
房子不到一個月就蓋好了,只是沒有院墻和配房,僅僅是一套北房。
看來啊,干個什么事兒,只要不是技術活都可以考慮自己來,顧工是真的費錢啊,還要管飯、管喝酒、管煙抽,真是失算了啊。不過,房子總算蓋了起來,后邊剩下的事兒還有不少呢,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弄完的,因為又出現了資金短缺的情況,只能暫時擱置了。
快到夏天的時候,新房子基本裝修好了,窗明幾凈,寬敞明亮,也算是個家的樣子了,也到了我母親該來我家的時候了。
我的母親是不遠處一個村的,比我的父親大兩歲,形容俊美,說話思維敏捷,干活干脆利索,娘家有哥有姐還有妹子,屬于姥姥嬌慣的姑娘。在出嫁的家裝中,除了銀質飾品,姥姥另外給了10塊袁大頭作為陪嫁。
他們結婚的那一天還是很熱鬧的,僅僅是我們自己家就有好多人了。同時,父親的人緣也是不錯的,村里也來了不少人,吃吃喝喝的,有說有笑的,我的母親就正式成為我家的一員了。
我父母新婚之初,爺爺就重申規矩,無論如何不分家,一家人必須同吃同工。這一點,沒有人人敢反對,爺爺絕對是家里的權威,是這個家的中心。
基于這個原則,全家人土地的活兒都集中了起來,在爺爺的帶領下,有活大家一起干,有飯大家一起吃,這個不同于“大食堂”,畢竟有血緣關系在那里掌握著,大家互相幫襯著就把活兒干了,大家都不是很累。其實最累的還是父親,畢竟有父親他必須要疼,還有弟弟妹妹也需要他憐惜,還有兩個婦女需要照顧。
夏收的時候,那么多的麥子放在場院里,父親自然而然的接替了爺爺的位置,他讓爺爺回家休息,自己在場院里睡覺看守,他也想爺爺一樣趁夜或者早早的起來干活兒,他不是為了超越哪家,也不是為了趕什么農時,他只是想自己多干一點兒,其他人就能輕松一點兒。
有一次,天氣悶熱的厲害,從早上到晚上一絲風都沒有,這樣就導致揚場(去除麥粒里面的雜物)沒辦法進行,也直接影響第二天干活,所以那天晚上,我的父親一直等到了后半夜,在凌晨兩三點的時候來風了,父親一氣兒將大概500多斤糧食都揚干凈了。
第二天一大早,不放心的爺爺早早來到場院里,當他看到這個戰果的時候,爺爺松了一口氣,他沒有叫醒熟睡的兒子,他也心疼自己的孩子啊,可是孩子更讓他放心。
那一刻,爺爺放心了,這個家的農活有人能頂起來了,他沒有看走眼,父親確實是個種地的料。他拿起叉子開始晾曬其他麥穗...........
秋天很快就來了,村東玉米地了,父親正在扶著鑊子,在一頭牛的牽引下,為半米多高的玉米苗松土除草,可是眼看著天邊的黑云就過來了,一場大雨不可避免了。
這樣的一個雨天,真是玩牌兒的好天氣啊。
年輕的父親趕緊牽著牛回了家,正在門洞底下綁笤帚的爺爺立馬站起來將牛接過來,隨著冒雨前往了牛棚,并給它添加了草料。
而我的父親,把鑊子放在了門洞底下,連屋都沒有進,就跑去玩牌了。這一玩就是半天啊。
回到家的父親傻了眼,爺爺又站在了門臺上,多么熟悉的場景啊......
“啊”的一聲,我的父親又飛了出去。
“你日子過好了?不知道有家啊?”,爺爺氣憤的說。
父親很無奈啊,確實過得不怎么樣,家里還有好多的事兒需要做啊。
此時的父親已經結婚好幾個月了,也算是大人了,可是今天他在第二次被踹飛時,才真正的知道了自己結婚了,身上有責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