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楚云聽罷轉身示意藍雪言,讓她先行,他知道這菩提子剛猛異常,自己接下來都已十分吃力,藍雪言若是硬接恐難以招架,想到自己既然已不會再被攻擊,留在身后,也好有個照應。
藍雪言明白陸楚云的意思,小聲說道:“陸師兄,你先過去,到那邊接應我。”陸楚云點了點頭,縱身躍上下一塊木階。
楊文蔚與白正羽原本在身后的一塊木階上,此時楊文蔚也跟了上來,湊近低聲對藍雪言說道:“藍妹妹放心,我這里有隨身攜帶的盤龍鎖,縱然有什么閃失也是不礙的。”
藍雪言會心一笑說道:“有姐姐在,我自然是放心的。”轉頭向上面揮了揮手,俏皮的說道:“大師,你準備好了嗎?我要來嘍!”
光印一愣,答道:“藍女俠不用管老衲,你且自己小心便是。”
藍雪言嘻嘻一笑,雙手微微后背,雙腳輕點,高高躍起。光印見藍雪言已然躍起,大手一揮,一顆菩提子直奔藍雪言背后而去。
眼看藍雪言身體上躍,正要與菩提子相碰,忽然見藍雪言雙臂一張,竟陡然在半空中懸停下來。如一只懸飛在空中的小鳥。那枚菩提子講講在她頭頂擦過。
這一招正是鬼谷門輕功絕學“鷙鳥梅花縱中”的“斂翮式”,乃是模仿飛鳥為觀察獵物或躲避追捕,在空中急停懸空。看似簡單,對輕功及內力要求極高。要知人的雙臂終究不比鳥兒翅膀,這一招在雙臂上的內勁,絕不是三五年尋常功夫可得。
光印見藍雪言竟能以如此的方式躲開這一擊,下意識的一愣,下一枚菩提子就沒有打出。
藍雪言躲過暗器,但在空中的平衡之態也只能維持片刻,只見她右手往石壁上輕輕一劃,身子飄飄然上浮,輕輕躍上木階。這一躍如云似鶴,幾近仙態。如果說方才的斂翮式是功力的體現,那這一躍則將藍雪言的輕功天賦展現到淋漓盡致。
在場眾人包括光印在內都不由得喊了一聲好。隨著這一聲好,光印的第二枚菩提子也已射到,藍雪言雙腳剛要落地,菩提子已到身后,正奔其后腰打來。
藍雪言此時本可側身躲避,木階之上雖然狹窄,閃躲不便,但她身材嬌小靈活,原可閃開。可此時藍雪言有意要顯露本門輕功,于是足尖輕點,身子在一瞬間一躍而起。與方才的飄然仙姿不同,這一躍如驚雷奮起,蛟龍騰空,于間不容發之際躲過這一發菩提子。
這一枚暗器從藍雪言腳下一掠劃過,藍雪言身子還沒落地,第三枚菩提子緊接著攻到。藍雪言在空中將身子一轉,面向菩提子來向。
此時藍雪言身子懸空無法閃躲,必要硬接這一記菩提子。陸楚云知道這一擊的威力,心中暗道不好:“這一發暗器來得如此之快,藍師妹此時再要拔劍恐已然不及。”想到這里,金剛護手便要去助藍雪言護住身前。前一塊木階之上,楊文蔚也從腰間掏出盤龍鎖,隨時準備相救。
哪知藍雪言并未取清剛匕首相抗,見暗器攻到,她徑直揮起右拳,往菩提子上迎擊過去。這一下可將其余三位小俠嚇得不輕。要知道這菩提子分量雖輕,卻也是熟銅打造,連諸弟子中硬功第一的陸楚云都需借助金剛護手才能迎擊,若是肉身相碰,縱有內力護體也必受傷,何況看藍雪言纖弱的玉手,如何敢接光印大師這全力一發的暗器?
可誰知藍雪言揮拳與菩提子相碰,一聲清脆的撞擊過后,菩提子竟然被徑直反彈了出去,反觀藍雪言,神色輕松,全無受傷之象。只是受了暗器的沖擊,身子向后平移出去,一旁陸楚云急忙伸手在其臂膀輕輕一拖,藍雪言隨即借力回到木階之上,飄然而落。
還不等其余人開口問詢,藍雪言揮動右手向上方的光印嬌聲喊道:“哎呦不好!大師,我的手好像都被你打斷了!疼得很啊,你快下來幫我看看吧?”
光印在上面聽了,口念佛號說道:“阿彌陀佛,藍女俠說笑了,貧僧久聞鬼谷門秘訣‘盈天’,威力之強幾近仙幻之術,老衲今日還是頭一次得見。藍女俠如此年紀就能習得此術,鬼谷門后繼有人,可喜可賀。”
藍雪言聽了卻連忙擺手道:“哎,大師此言差矣,我此次赴這九門演武大賽,是以蓮花門人的身份參加,我蓮花門中可從沒有不準修習其他門派武功的規矩。要不要我武一套爹爹的‘白鶴聽簫劍’給你看看?”說著從懷中摸出清剛匕首,作勢一舞。
光印大師聽了笑道:“不必不必,蓮花門也好,鬼谷門也罷,有藍女俠這等出類拔萃的傳人,都是九門之幸,中原武林之幸。”
藍雪言見光印說的誠懇,也覺得自己玩笑開得有些失禮,當下笑著抱拳說道:“多謝大師夸贊!”
一旁陸楚云聽了“盈天”兩字,也想起師父曾與自己提及鬼谷門“鬼谷七術”中,有一門極厲害的內家功夫,可將全身內力在短時間內集中于身體的某一點,以達到強化肉身的目的,被強化的身體部位堅如鐵石,尋常兵器均不可傷,是一門攻守兼備的秘術。
當然,將全身內力集中于一點,身體其余部位自然免不了有弱點暴露,身形速度也會隨之減慢。但高手對決中,如果運用得當,往往可以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想到這門功夫,與自家無傷拳等硬功相印證,又使陸楚云不禁陷入沉思:“武林中外家硬功以少林與我昆侖派為尊,少林硬功講究‘由內而外’,以內功根基為本;我昆侖派武功則是‘由外而內’,以扎實外功為基。但不論何種硬功,也都要講究內外兼修,才能施展其中威力。可藍雪言明明毫無外家功夫的底子,這門內功竟然可以達到我派最高深的外家功夫境界,實在是不可思議,看來天外有天,待我回去后必當找師父認真討教其中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