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熙年間手稿本《迦陵詞》研究
- 劉偉
- 3615字
- 2021-04-02 14:55:35
二、研究現狀與文獻綜述
手稿本《迦陵詞》和普通詞集相比,評點批注豐富,校勘精良,其上題名、印章甚多,可以這樣說,手稿本已經不僅僅是一部詞集那么簡單,而是一部跨越三百年歷史積淀而成,融詞本、匯評、版本、校勘、輯佚等于一體的清代重要詞本文獻,因而研究價值極高。由于手稿本《迦陵詞》的珍貴罕見性,到目前為止對其展開研究的論著并不多見。
南開大學圖書館古籍部的江曉敏老師所作《手稿本〈迦陵詞〉校讀記》[1]一文,是第一篇專門介紹手稿本存書及版本價值情況的學術文章。該文將手稿本與陳維崧系列詞集(如《迦陵詞全集》)進行細致的對比核校,得出“詞稿系陳詞清稿本”“是稿為《迦陵詞全集》梓行之底本”等重要結論,并詳細指出手稿本《迦陵詞》與諸刻本之間的異同,從而廓清了這套“三色匯評、手抄稿本”《迦陵詞》與《迦陵詞全集》本之間的淵源關系,最終奠定了此手稿本珍貴的文獻校勘價值。江曉敏老師后來在《南開大學圖書館古籍藏書概覽》一文中對手稿本《迦陵詞》有著更為詳細的考述,茲引部分重要論述于此:
《迦陵詞》不分卷,清陳維崧撰,稿本。白棉紙無欄格,行數、字數不等,一木匣八冊。陳維崧字其年,號迦陵,清康熙間舉博學鴻詞,官翰林院檢討。平生嗜于詩余,總計填詞一千六百余闋,系清代第一大家。館藏手稿裝一木匣內,匣蓋刻“先檢討公手書詞稿”,“六世從孫寶銘[2]謹藏”字樣,內含八冊,題簽或為“先檢討公手書詞稿”,或為“陳檢討詞稿”,由朱孝藏、冒廣生、鄭孝胥、李準等人書寫。逐冊鈐有“陳維崧印”、“其年”朱文方章,首冊有清諸生蔣平階序。詞稿多有圈點鉤乙,上有吳薗次、史蘧庵、尤悔庵諸家題識。其中一闋詞后題:“此數頁詞稿系西樵所彈,向在廣陵,忽焉失去,遍搜篋衍,悵惋久之。已酉(筆者按:當為己酉)冬過東皋何子龍寓,從他處收得,遂以見還。喜逾望外,雖中間頗有殘簡,然亦頓還舊觀矣。書以志之。辛亥六月二日大梁署中。其年自記”。此段題識證明詞稿乃陳氏隨身之物,一向被視若拱壁(筆者按:當為拱璧),什襲珍藏,無疑系陳詞之清稿本。
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陳維崧之弟陳宗石刊行了《迦陵詞全集》三十卷。據館藏詞稿逐頁必鈐“彊善堂主人對訖”長方朱印,又卷十后題記落款為“四弟宗石謹志于彊善堂”,可證該詞稿乃為《迦陵詞全集》之底本。二者相校,可發現仍有數闋詞稿未收入刻本,又可看出該詞稿除具有較高的文物收藏價值外,還具有校勘研究價值[3]。
圖1:《迦陵詞稿》入選《國家珍貴古籍名錄》證書
葉嘉瑩先生《記南開大學圖書館所藏手抄稿本〈迦陵詞〉——為南大圖書館八十周年館慶作》一文是研究手稿本《迦陵詞》極為重要的一篇論文,文章對手稿本的基本面貌做了細致的梳理考察,并對其存詞數量、群體和作以及評點特征等進行了精準的學術考證。葉先生從文獻價值和文論價值兩方面高度肯定了手稿本的價值和研究的重要意義,表達了“天下之寶,當與天下共之”[4]的美好愿望。葉嘉瑩先生在為南開大學出版社所出版的《康熙年間手抄稿本三色匯評〈迦陵詞〉》的《校讀后記》中指出:“前文是我于一九九九年為南開大學圖書館八十年館慶所寫的一篇文字,主要在介紹館中所藏的一部珍貴的古籍,那就是手抄稿本《迦陵詞》。其目的原只是想向外界研讀清代詞與詞學的朋友們推介此書,希望能引起一家出版社的注意,使此一珍貴古籍得以公諸于世。因為此一冊手抄稿本中有極為豐富的研究詞學的資料,那還不僅是手抄稿本《迦陵詞》而已,更可重視的實在乃是遍布全書字里行間以及書眉之上的難以計數的三色評點。這些評點者都是與陳維崧同時的一些詞壇精英。能把這些資料公諸于世,必能對詞學方面的研究做出極大的貢獻,這是可以斷言的。”[5]后來葉嘉瑩先生在《陳維崧詞講稿之一:從云間到陽羨詞風的轉變》一文中曾詳細梳理陳維崧詞集整理刊刻的情況,明確指出藏于南開大學圖書館的手稿本《迦陵詞》乃為陳宗石編刻《迦陵詞全集》的底本,并著重指出手稿本《迦陵詞》的珍貴文獻價值:“它的珍貴不止因為它是海內孤本,是《迦陵詞》原稿的手稿,還因為這個原稿在刻印之前,陳宗石曾經把它給很多朋友看過,這個手稿也是不同的人整理抄寫的,很多人在手稿的旁邊寫了很多評語、批語,為了有所分別,就用了不同的顏色,有黑筆的,有紅筆的,有藍筆的,還有紫筆的評點。而后來刊出的時候,只把陳維崧的詞刊出來了,所有的四色評點都沒有刊出來,所以很少有人見到過。那些評點的人都是當時有名的詞人,在他們的評語里邊,可以看到當時詞的風格及理論,是非常珍貴的詞學資料。”[6]葉嘉瑩先生以上這些關于手稿本《迦陵詞》的考證闡述,都為此后學界進一步深入研究陳維崧及其詞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而南開大學出版社最終將手稿本《迦陵詞》按原貌出版,無疑實現了葉嘉瑩先生“天下之寶,當與天下共之”的美好愿望。
目前學界對于手稿本《迦陵詞》研究最為深入的當屬葉嘉瑩先生的弟子白靜博士。白靜的博士論文即為《手抄稿本〈迦陵詞〉研究》(南開大學2007年博士學位論文)。該文詳盡細致地對該手稿本進行了梳理考查,從稿本的文獻價值、稿本評點、評語作者、文學思想等方面對手稿本做了詳細的闡梳介紹。白靜這篇博士論文考述深入,功力頗深,尤其對手稿本之中的所有評語進行辨認識別并加以輯錄,對于手稿本研究來說可謂功勛卓著。白靜這篇研究手稿本《迦陵詞》的博士論文文獻豐富,考證扎實,但亦留下許多未解決的問題,如陳氏家族的族風及品格特點、手稿本傳承的具體線路途徑、詞頁上印章的歸屬、諸多評點者的考證、手稿本校勘的細節信息、手稿本評語的深度挖掘等方面,還待學界進一步考證推進。白靜未解決的問題正為筆者留下了足夠的研究空間,我們在白靜論文的基礎上,更加全面深入地對手稿本展開了系統性研究。
近年來陸勇強、周絢隆兩位學者所著《陳維崧年譜》陸續出版,他們均運用了手稿本《迦陵詞》中的最新文獻。周絢隆先生的《陳維崧年譜》(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充分利用南開大學圖書館館藏的陳維崧手稿本《迦陵詞》,根據手稿中相關詞作的接抄來判斷相關詞作的寫作年月,從而對陳維崧的一些詞作給予了最大限度的編年,對陳維崧生平的挖掘與考證亦達到了新的高度。章培恒為陸勇強《陳維崧年譜》(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版)所作序之中已指出,該年譜運用到了手稿本《迦陵詞》中關于蔣景祁的批語,即手稿本石冊《愁春未醒·墻外丁香花盛開感賦》一詞之后所留蔣景祁之批語:
此先生四月十三日作,絕筆也。先生三年冷署,人情炎涼,往往托之筆墨,此詞其一也。時先生索予輩屬和,予草草命筆,實不知先生意指所在。不意此篇而后遂如《廣陵散》不復彈矣。噫!壬戌端陽后三日京少記。[7]
蔣氏這則評語不僅點出了詞作的寫作時間,還說明這首作品是陳維崧生平的最后一次創作,從而為作者生平的厘定和作品的編年都提供了富有價值的參考。
此外,手稿本《迦陵詞》內附諸家原詞及和詞甚多,其中有很多是不見任何其他典籍所載的寶貴佚詞,因而價值巨大。而張宏生主編的《全清詞順康卷補編》將其全部收錄,成為清詞研究的重要詞本文獻。朱君、劉偉《試論陳維崧對辛棄疾豪放詞風的承繼》[8]一文,運用手稿本《迦陵詞》中的評語論述了迦陵詞對稼軒詞豪放風格的承襲關系,進而對清初“稼軒風”回歸的走向進行細致的梳理。
筆者有幸較早接觸到南開大學圖書館所藏手稿本《迦陵詞》,并對其產生深厚的研究興趣。南開大學出版社于2009年全集彩印出版了這套手稿本《迦陵詞》,這為學界研究陳維崧詞提供了新的文獻支持,做出了巨大的出版貢獻。南開大學出版社彩印出版的這套手稿本《迦陵詞》印量極少,只印350套,因而價格極高(上、下冊合計人民幣三千元),筆者在第一時間就購買了這套詞集,經過多年來的積累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手稿本《迦陵詞》中還含有大量珍貴可供研究的詞學資料,但目前學界對其還是關注不足,研究力度還待加強,因而還需要進一步向學界推介這套珍貴詞本。以上為手稿本《迦陵詞》研究的簡要文獻綜述,希望對廣大關注手稿本《迦陵詞》研究的朋友有所參考。
[1] 江曉敏《手稿本〈迦陵詞〉校讀記》,《古籍整理出版情況簡報》第166期,1986年11月10日,第12-15頁。
[2] 此處當為“六世從孫實銘謹藏”,江曉敏誤識。
[3] 江曉敏《南開大學圖書館古籍藏書概覽》,《津圖學刊》1996年第3期。
[4] 葉嘉瑩《記南開大學圖書館所藏手抄稿本〈迦陵詞〉——為南大圖書館八十周年館慶作》,原見《南開大學圖書館建館八十周年紀念集》,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第473-480頁。后來這篇文章成為南開大學出版社所出版的稿本《迦陵詞》卷首序,見稿本《迦陵詞》,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5] [清]陳維崧著,葉嘉瑩主編《康熙年間手抄稿本三色匯評迦陵詞·校讀后記》,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6] 葉嘉瑩《陳維崧詞講稿之一:從云間到陽羨詞風的轉變》,《西北大學學報》2014年第2期。
[7] [清]陳維崧著,葉嘉瑩主編《康熙年間手抄稿本三色匯評迦陵詞》(上),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418頁。
[8] 朱君、劉偉《試論陳維崧對辛棄疾豪放詞風的承繼》,《名作欣賞》2016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