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道出數門
- 復生洪荒
- 慕文長
- 2466字
- 2021-04-12 23:54:29
三清殿內中央,置有一座赤金蓮花熏爐,內現赤光,青煙繚繞,靈韻漫漫。
以赤金蓮花爐分左右兩邊。
右首老子捻須而道:“因師尊停講,我等同門相約聚于昆侖,一來增進同門之誼,二是互相印證所悟之大道妙法!眾位師弟師妹,皆可暢所欲言!”
“善!”其余七位齊聲應道。
老子笑道:“既如此,便由愚兄為始。”
稍作停頓,隨即開講所修所悟之體會。
“清虛者,天之明也,無為者,治之常也。夫虛中有靈,暗中有明,孰能見之?與道同也,無為自治,萬物乃成也?!?
“知道易,信道難,信道易,行道難,行道易,得道難,得道易,守道難。守而不失,乃常存也?!?
“靜則同,虛則通,至德無為,萬物皆容。虛靜之道,天長地久,神微周盈,於物無宰。心既虛矣。無所不通。德既充矣。無所不容。故能神用而無主,周行而不怠?!?
“所謂無為者,非謂其引之不來,推之不去,迫而不應,感而不動,堅滯而不流,卷握而不散。唯能變通循時,應物無滯,謂之無為?!?
老子輕說慢道,講一番太清之法,顯他所修太清無為之玄妙。
待他講完,面露笑意盈盈,問一眾道:“眾位師弟、師妹,吾道如何?”
七位各有所得,頗多體會,皆是點頭稱善。
太清之法源自盤古之法,老子研習大神之法,領悟其中之玄妙,將所習盤古之法同所悟鴻鈞道法貫通于一處,另創太清妙法之道。
無為而有為,不爭而爭,順應天道,順勢而為,如小舟渡長江,憑借風勢而行,只需撐好槳桿,掌握方向,便可順利抵達彼岸!
天道便是風勢,當順勢而行,槳桿為本心,當守定而自知。
元始與其同出自盤古元神,所習盤古之法卻也相似,見解體會卻是不同。
元始道:“兄長太清無為之法甚好,元始不才,也有一道之妙法,愿講與眾位。”
老子盈盈笑意,靄靄和氣,輕聲道:“二弟之道定不尋常,具體如何玄妙,且與眾位師弟師妹們講來!”
元始風輕云淡道:“我之道,意在精闡!”
輕啟唇齒,妙語連珠般講述所習之感悟。
“時之行,動以從,不知道者福為禍?!?
“時人從動以行,不知道者以福亡。夫悟道,先知存亡,先料得失。故舒卷靡定,寵辱不驚,方獲終,及以保其身。至於昧者,多承福而作威,故福極而禍生,非禍福相傾,乃動用之乖分耳?!?
“故眾生茫茫,既識妙法,當究于道,至精而后闡其妙,至變而后通其數,方能無禍無災,永享清寧!”
精闡之道在精而后闡,究本追源,追求精研透徹而明悟正道。
七位聽元始講他玉清之法,精闡之妙,感受良多,或是輕點頭,表示贊同,或是直搖頭,并不認同。
待元始講完,笑問一眾道:“兄長和眾位師弟、師妹,我玉清精闡之道如何?”
其余六位皆點頭贊道:“甚是玄妙!”
唯獨身旁三清之通天連連搖首,元始問道:“三弟,意下如何?”
通天回道:“二哥所講精闡之道,雖然玄妙,小弟卻不贊同,道有諸般之法,師尊曾言諸般妙法皆可證道!小弟以為當多知多閱,博記廣聞,匯通萬法,截悟精粹,修為元宗,無須精闡于一道!”
元始道:“三弟,豈不聞,少則精,多則乏,我等同為修行之道,有巧奪天地之造化玄妙,若將心思研學萬道,不免難以精通,且多則疲憊,久則濫習!無一可成,如何能成大道!”
通天駁道:“二哥,我也曾聞,天為蓋,地為軫,善用道者終無盡。地為軫,天為蓋,善用道者終無害。以天為蓋,覆無涯而皆善。以地為軫,運無窮而莫害?!?
又道:“截悟道機,善用道,活用道,得道之真,如何不成大道!”
截悟之道,意在萬法皆可修,去其糟糠,匯其精粹,萬宗歸元之法。
元始通天見解相左,論有爭議,難以辯明,同問老子道:“兄長,以為如何?”
眼見兩位弟兄爭議,也聽得所述各自之道皆是有其玄妙,老子不好偏倚,輕捻須來,沉聲道:“兩位賢弟莫爭,且聽愚兄之話,紫霄宮中,師尊曾言道本三千,皆可證道,以我看來,兩位賢弟,精闡也好,截悟也罷,各有種種玄妙,且看日后如何再論,誰先證道者,自然便是誰的道法為善!”
“道本玄妙,兩位師兄所講精闡、截悟之法,甚是奧妙,小弟以為,兩位師兄無需分出高下,兩般皆是大道,毋容置疑!”
太玄見二師兄元始同三師兄通天意見相左,大師兄老子有些難為,主動上前解圍。
通天元始各持己見,不肯示弱,那里聽得進太玄的話。
準提接引,女媧伏羲,同三清也并非過于相熟,也不好開口勸說。
老子若有所思的瞧了太玄一眼,點了點頭,笑道:“四師弟頗受師尊矚目,所悟之道當不在我等之下,師弟有此興致,我等同門哪里能推辭,兩位賢弟且休爭鬧,安座靜聽之!”
元始通天聞言,恐惱了兄長,各自安坐,不再出聲。
太玄連連擺手,忙道:“大師兄,繆贊了!小弟所習之法尚未研究透徹,師尊所講大道,領悟的也是了了,不敢在眾位師兄和師弟師妹面前托大!”
太玄甚是無奈,本意是為解困,卻不想,如此這般,把自己陷進去了。
老子道:“四師弟,無妨,盡可暢言!”
因女媧之前得了太玄好處,她兄妹兩個,對太玄頗有好感。
這會兒,女媧也勸道:“四師兄快些講來,小妹甚是期待呢!”
接引準提也覺得這位四師兄平時甚是和善寬厚,也道:“我等愿聽四師兄之道!”
老子道:“四師弟,眾位同門如枯苗望雨露一般,你莫要推辭,快快講來!”
太玄見推脫不掉,只得應道:“小弟試言之!若有不妥,請眾位師兄和師弟師妹指正!”
從自身所修盤古法門,到青蓮之息中的造化之道,以及魔祖心得里的破滅之道,各自講了一些。
伏羲女媧兩兄妹,聽四師兄所講之法中,有一部分造化之道,同自己兩個所修煉之法門相似,聽的十分仔細,邊聽邊同自己所悟一一印合,竟然隱隱相合,互為裨益!
準提接引兩位西方客,聽到太玄講魔祖所傳破滅之道時,若有所思,隱隱同自己所修寂滅之道相合,難舍難分,同是聽得津津有味。
比起前面三清之道,倒是太玄之道,更得眾位矚目。
繼太玄后,由女媧講自己所修陰陽造化之道,準提講自己所修寂滅極樂之道。
在座八位,各有所得。
八位同門,相互印證所悟鴻鈞講述之道法。
論道之期約有八百年,八位境界實力各有精進,基本都在大羅金仙后期境界。
這時的太玄,感覺到自己已經觸摸到準圣之境,卻因為鴻鈞祖師前番講道,只是講道之理,悟道修性之法,最后雖有提及,卻未傳下斬尸證道之法。
所以太玄不知該如何選擇,無法證得準圣之境。
這一日,八位正在大殿上端坐,互相論證道法,有白鶴童子站于殿外等候,說有要事稟報。
元始傳童子進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