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雷火灸療法
  • 趙時碧主編
  • 1303字
  • 2021-04-16 20:20:44

第九節 雷火灸灸具的使用方法

一、 棒式懸灸的使用方法
1. 扭開盒中部,將備用大頭針插入盒口小孔以固定植物柱;
2. 點燃植物柱頂端,將火頭對準應灸部位,距離皮膚2~3cm(注意隨時吹掉灰,保持紅火),灸至皮膚發紅,深部組織發熱為度(注意掌握用灸適度,避免燙傷);
3. 火燃至盒口,取出大頭針,拉開底蓋,用拇指推出植物柱,再用大頭針固定繼續使用。不用時取出大頭針,蓋上盒蓋,使其窒息滅火,備用(注意檢查滅火情況,以防火患)。盒內裝的是整支高10cm,直徑3cm的圓柱形植物柱灸條。
二、 梅花灸的使用方法
梅花灸灸具是由4~5個上體能轉動的圓形木制體構成,并形成星體形狀,星體上連接一個灸柄,灸柄長15~16cm。圓形木制上體為凹陷內空,高0.2cm,直徑3cm的圓形凹陷面,0.2cm高度處四周有3個穿大頭釘的孔,以固定半支雷火灸條。灸條靠內的方向包裝的紙燃燒過凹陷時,可以用手扭動轉動木制體,把灸條的外側轉至易燃燒的內側,這樣每支灸條可以均衡的燃完。但不能要灸條燃過0.2cm的凹陷高度。這時可以用4~5個懸灸蓋同時把梅花灸具上的火頭滅掉。滅火時,用懸灸灸蓋滅火。
三、 長斗式灸具使用方法
一般高15cm,下底內空寬10cm,長22cm,頂部寬6cm,長17cm,頂面有兩個圓孔,圓孔的高度為2cm,直徑3cm,兩個圓孔之間的距離5cm。長斗式灸具內空距頂部6cm處固定有一鋼絲網,鋼絲網上斗式部分四周鉆有若干個通氣孔。每次使用兩支灸,每支灸點燃后,火頭向下裝入上底各個孔中,為灸條的2.5~5cm。點燃的藥裝入灸具,放在應灸部位上后,用深色浴巾把整個灸具和藥都蓋上(1~2張浴巾),盡量讓燃燒的煙霧不向外泄漏(只是微霧向外泄漏,基本上看不見)。每20~30 分鐘,取出藥抖灰1次,再放入孔內。高度調節使患者能承受灸的溫度為最佳,這種屬于溫灸斗式灸法。
四、 單式及座式網罩灸具的使用方法
網罩灸具由灸身加底蓋組成,上面有連接木制茶杯式體組成,灸身頂端有兩個能插入大頭針的孔以固定灸條。灸燃至灸杯底取出大頭針,掀開灸身底座,可將藥條推向木制杯內固定繼續使用,灸條若未用完,把木制灸具取下,蓋上灸蓋盒滅火。杯高5cm,上端裝有鐵絲網罩,由木制圈固定,厚度約3cm,灸身內空與木制茶杯體可裝1支頂端燃燒的灸條。以上是單式網罩灸具,如果把單式灸具固定在立體的柱子上,下加底盤的支架上,就形成了座式網罩灸具,使用方法同上(座式灸具上可連接兩個單式網罩灸具)。
五、 敞式灸具的使用方法
敞式灸具即是網罩灸具取掉了鐵絲網,其他的使用方法同網罩灸具。
六、 三頭式灸具及雙頭式灸具使用方法
三頭式灸具有三個能轉動的圓柱形灸體,組成三角形,灸體之間由長約12cm,直徑約1cm的圓柱形灸柄連接,雙頭式灸具由兩個轉動的圓柱形灸體,左右排列在長約12cm,直徑為1cm一端的圓柱上。裝用的雷火灸均為半支。
七、 單圈式、雙掛式灸具的使用方法
單圈式灸具是由高2cm,內空直徑為3cm,厚約0.5cm,形成一個空圈,圈的前端均有兩個大頭針固定灸條的孔,連接一個長12cm的灸柄。雙圈式就是在連接的長柄上,再連接一個單圈(直串,并連均可),一般一個圈插入一支灸條,滅火方式同上。
八、 鐘座式灸具使用方法
即是在網罩灸具上連接一個喇叭式木制圈,木制圈底口直徑為5cm,圈的敞口部為10cm,底口部與敞口部寬約3cm。灸條裝置為1支,使用方法與棒式懸灸相同。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于都县| 德庆县| 崇信县| 永安市| 方城县| 永善县| 桃园市| 崇文区| 盐山县| 永德县| 兴文县| 宾川县| 太白县| 正阳县| 抚顺县| 盐池县| 深州市| 寻甸| 徐州市| 正阳县| 高要市| 历史| 长垣县| 郸城县| 沈丘县| 长宁县| 武隆县| 灵武市| 景泰县| 宁陕县| 四会市| 闽清县| 新营市| 申扎县| 永川市| 当阳市| 特克斯县| 若羌县| 兰西县| 维西| 抚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