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慶歷議和
- 宋曙
- 卷毛與花貓
- 2065字
- 2021-05-04 13:29:31
“臣主要論改的其實是范相的十條建議,范相第一條針對的是文官三年一調整,武官五年一輪換。我大宋只要官吏不犯錯誤,即使人浮于事,資質愚鈍,照樣可以升遷。”
這也是為什么大多數(shù)相公做不到三年的原因。
文官三年一輪換,只要時間到了,底下的人就會使勁把你趕走,只有把你趕走了他才能升遷。
這也是趙禎頭疼的地方,大宋的閑官和愚官太多,他們沒有才能。
可這群人的人口基數(shù)又太大,如果透露出一點想要改變的想法,這些人就會異常團結。
大宋至今,官員和官員之間的關系已經通過聯(lián)姻等方式錯綜復雜,平時不顯山露水,可……
“范相的修武備,提出在農閑時練兵,農忙是種地,可其實一年到頭來只有冬季是農閑的,夏季也得不時除草,這樣還算是兵嗎?戰(zhàn)斗力在哪里?”
范仲淹陷入沉思。
趙禎也思量著。
尚鐵繼續(xù)道:“除此之外,范相就沒想過把軍士終身制取消?”
天章閣里君臣看向尚鐵,從軍終身制難道尚鐵不知道原因?
“官家,大宋人口現(xiàn)在還沒唐朝時多,可軍隊人數(shù)卻遠大于唐,按理來說如此早應該封狼居胥,勒石燕然,臣認為用人數(shù)是堵不住黨項和契丹的。”
原來尚鐵知道,其實終身制的缺點君臣都知道,可如果上了年紀的回去種田,哪有那么多流民和造反的能充到軍里?
這也是為什么大宋無所不用其極,不論如何首先想到的是招安,不是兵不夠用,而是大宋丟了燕云十六州,只能用人充作關隘,阻擋遼人和夏人。
哪怕老的剩骨頭,骨頭也能阻擋遼人的馬蹄一小段時間。
“臣認為,不論是政治還是軍制,一個國家想要強大就必須精兵簡政。”
王中正已經把尚鐵寫的紙遞給趙禎。
此時范仲淹和富弼都在回想精兵簡政這四個字。
漢霍去病首次直搗匈奴只帶了八百人。
往后的滅匈作戰(zhàn)中,作為驃騎將軍也只是帶了五萬騎兵。
給你五萬騎兵別說去遼國一趟,你敢嗎?
唐代也是一樣,沒帶著四五萬弄個滅國戰(zhàn)爭,你好意思稱呼自己是名將?
趙禎看到“潤物細無聲,隨風潛入夜”時眉頭皺了一下,前后順序錯了。
尚鐵的聲音又響起:“臣再說范相的減徭役,大宋人口沒唐代時多,可設立的州縣不少,范相提議把底下的鎮(zhèn)合并,這樣可以增加農民,減少徭役。但被裁撤的官員何其之多。”
這是國本,一個國家就是靠底下這些無數(shù)的鄉(xiāng)鎮(zhèn)支持。
沒有他們的糧食,國家也就危難。
到了現(xiàn)在,尚鐵已經把范仲淹十條建議里關于冗官冗兵冗費各提出一個并指出問題。
范仲淹在談改革,尚鐵在潑冷水。
天章閣里氣氛有些冷,今天的奏對怎么樣,就關系到趙禎愿不愿意下決心新政。
可是到了現(xiàn)在看來,新政的阻力很大。
尚鐵顧及君臣的面子,十條里只挑出幾個來說。
“難道大宋就沒有什么辦法了?”趙禎突然自言自語道。
照著目前這樣,大宋也能發(fā)展下去,可是歷朝歷代,有幾個像大宋這樣憋屈?
趙禎不甘心,他才三十多歲,正是一個帝王年輕鼎勝的時候。
天章閣里士氣低落。
“有。”
尚鐵突然說道。
趙禎,范仲淹和富弼三人齊齊看去。
尚鐵緩緩開口道:“官家,兩位相公,我們還可以新政,但現(xiàn)在還不是時候?”
“臣大膽問一下,大宋現(xiàn)在是鐵板一塊嗎?新政難道都是支持的人?想必官家也知道,那些勛貴是極其不愿意如此的。宋夏戰(zhàn)爭已經結束,國內安定,誰不喜歡享樂?”
趙禎突然有些后悔,前幾年他對新政猶豫不決,才失去了這個好機會。
“可如果新政,豈不是到頭來又會招致守舊勢力的反對?”尚鐵自問自答道,“歷朝歷代,哪項改革沒有反對,商鞅變法,讓一個弱秦橫掃六合。臣認為我們目前要想辦法找一個適合新政的時機。”
“那你認為什么是合適的時機?”問話的是富弼。
尚鐵回答道:“同遼國開戰(zhàn),且大勝歸來,攜一往無前之勢,帶全國士農工商之脊梁脅迫勛貴,他們不敢反對。”
話很熱血,可是同遼國大勝歸來,何其之難。
“哪種算大勝?”這時問話的是范仲淹。
“斬十萬!”
好大的口氣,天章閣眾人冒出這個想法。
“可現(xiàn)在我們已經不得不新政,滿朝已經被調動,今天范相,富相來垂拱殿,其他相公也看到了,臣認為,倒不如新政先從容易的,小的,那些勛貴不會在意的地方開始。”
尚鐵頓了頓,看向趙禎,實話實說道:“到時候就算大的改不了,小的咱們改了也算不錯。”
這樣總比一開始來個大的,招致反對派不滿,失敗后新政什么也沒有改變的好。
天章閣正在奏對,國信所那邊出了事。
夏使叫張茂則帶國信所內侍前往西夏館驛。
張茂則來到西夏館驛后,在夏使的帶領下長驅直入,見到了野利石生。
“野利丁弩,可是消息傳來了。”張茂則懷著忐忑,問道。
野利石生直接拿出一張卷起來的紙,當著張茂則的面打開。
上面羅列了尚鐵之前和談到的諸多條例,最后甚至蓋著李元昊和西夏中書司的印璽。
“張押班還等什么?快派人通知最近的巡檢,繞著汴京城通知下去吧。”野利石生諷刺道。
派人回去只想要一個消息,沒想到大夏不但同意,還把蓋了印璽的文書送來。
“張押班快讓大宋官家和政事堂首相蓋上印璽吧,這樣夏宋議和也算完成了。”
張茂則還有些難以理解,這樣和談太快了。
當初曹利用遠赴遼國談判,寇相威脅歲幣超過三十萬要你腦袋,同遼國談判雖然據(jù)理力爭,但既憋屈又兇險。
什么時候談判能這么容易?
但印璽已經蓋了上去,張茂則卷起文書,高高舉起來,全然不顧野利石生的樣子。
高舉著從西夏館驛里跑出去,嘴里大喊著。
“西夏稱臣了,西夏稱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