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三冗和賜字
- 宋曙
- 卷毛與花貓
- 2140字
- 2021-04-02 14:03:29
“官家,冗官如此,冗兵更甚。據臣所知,我大宋募兵參差不齊,某地農民起義,朝廷的方針永遠是變起義軍為廂軍。”
尚鐵看了一眼趙禎,趙禎聽的很仔細,于是大膽道。
“臣在坊間常聽到如此言論,如果活不下去了,就拉著幾百人占個山頭,不出三天,當地官府就派人招安,不出一月,朝廷使臣也來招安,然后拍拍手,放下自己的武器——鐵鍬,鋤頭,磚塊當兵去,領頭起義的還能封個軍官當當。”
尚鐵見杜衍又有話說的樣子,趕緊一口氣總結道:“如此下去,我大宋軍士已夠,可還在源源不斷的招募,那長此以往下去,多出來的士卒就會占用其他人的資源。”
宋朝以來,不論禁兵、廂兵,還是南宋的屯駐大軍等,一般都采用招募的辦法。
災年招募流民和饑民當兵,是宋朝一項傳統國策。
朝堂普遍是這樣認為的,壯健者招募當兵后,老弱者就不可能揭竿反抗。
“官家。”
出乎意料的,杜衍并沒有站起來反駁尚鐵,說話的是韓琦。
“臣不同意尚鐵言論,僅問一句,不如此,該如何?”
是啊,如果不招募那些造反的人,又能怎么辦?
尚鐵看著垂拱殿中的眾人用一種關懷弱智的眼神看他,開始對自己的想法產生動搖,試探著說道。
“難道,官家和諸位相公就沒想過讓他們回去種地?”
“噗嗤……”趙禎先忍不住笑起來,然后趕緊收斂,底下的相公也在笑。
晏殊主動解圍道:“你就沒有想過,那些人為什么造反?為什么成為流民?”
“沒地種?遭遇災年了?”尚鐵說道。
“正是如此,”晏殊向尚鐵解釋道,“他們造反的原因是沒地沒糧,送回去,依舊沒地沒糧,這不就陷入了循環?”
尚鐵恍然大悟,忍不住接著說道:“諸位相公總不會讓那些流民哪來的回哪去吧?就沒想過讓他們從種地變成養殖,從種地變成種果樹?從種地變成制作軍糧等等?大宋的活計總不會少的啊。再說,哪里遭了災總不能把人拉走從軍吧,為什么沒想過治災?”
尚鐵一連串的問題,讓正笑著的官家和諸位相公突然不笑了,是啊,兵已經夠多了,難道那么多流民除了當兵就沒別的辦法生活下去?
可是,尚鐵說的這些辦法能用嗎?
在官家和相公們思考的時候,尚鐵又舉了一個例子。
“官家,諸位相公可知道南橘北枳?”
這時,趙禎和眾人眼睛逐漸清明。
“臣認為,安置流民,甚至是那些占山為王的,我們可以采用這種道理,換種說法就是因地制宜,對癥下藥。”
“因地制宜,對癥下藥。”杜衍喃喃自語,然后抬頭看了一眼趙禎,又站了起來,語氣緩和許多。
“可是,原來的處置辦法,是祖宗之法呀,不好變動。”
趙禎點點頭,杜衍把他的想法說出來了,祖宗之法的確不好變動,不說朝廷,宗室那邊輩分高的老人也能把趙禎噴死。
看著這些人再次猶豫不決的樣子,尚鐵又忍不住問道:“難道官家和諸位相公不是要新政嗎?既然新政,這些不好的祖宗之法和朝廷制度一開始就是我們的‘對手’,有何顧慮?”
垂拱殿落針可聞,諸位相公彼此相望,范仲淹等人也是恍然大悟。
原來到現在,他們才發現他們對新政的決心并不是很大,搖擺不定。
把一個本該是他們新政對象的政策當做了鐵律,不打算改變他。
“尚鐵可取字?”
“稟官家,還未。”
趙禎食指敲打在桌子上,看著尚鐵想了一會后突然說道。
“斯年,有國祚綿長之意,和你的鐵也算是呼應,你看如何?”
尚鐵又跪下,朝趙禎行禮道:“臣謝過官家賜字。”
再次站起來,尚鐵又開始講解三冗:“官家,諸位相公,有了前面的兩冗,冗費也就不難理解,這些多出來的官,多出來的軍士讓我們不得不多出一些不必要的支出,有些官占著職位,實際什么政績也沒有。
更有許多軍士,靠著朝廷的俸錢,卻一次也沒上過前線,把錢發給這些尸位素餐的人,倒不如節省出來改變民生,所以臣提議,一個強大的國家,一個昌盛的國家離不開四個字。”
眾人已經被尚鐵的話吸引,很好奇那四個字是什么?
“精兵簡政!”
呼……
殿內一陣呼氣。
眾人突然發現自己勞累半輩子,有了目標,尤其是這個殿內,除了晏殊對新政保持中立,其他人都是新政派。
而官家,對新政有想法,也希望大宋能強大。
范仲淹站起來了,珍重地朝趙禎一禮,然后擲地有聲道:“官家,這精兵簡政就是我們新政以后的宗旨。”
富弼,韓琦,還有三位相公以及官家俱看向范仲淹。
趙禎此時的想法是,新政已經勢不可擋了,一個有了中心思想的派系,大多數時候沒有做不到的事。
因為他們的目標只有一個,做的事也將圍繞這個目標下去。
要說當場收獲最大的人就是范仲淹了。
他之所以讓官家把尚鐵召到垂拱殿是不希望自己搶了尚鐵的成果。
三冗是尚鐵提出來的,只不過由呂夷簡告訴他,范仲淹是一個君子,他不屑于奪取別人的東西。
只不過,驚喜之外的是,這次尚鐵來了后,說出了許多呂夷簡之前沒告訴過他的東西。
比如到目前為止,他們新政派有了一個指導方針。
沒有一個皇帝不愿意自己的國家強盛,趙禎也是。
本來這次把這些新政派喊來趙禎只是想做出一個態度,畢竟當初大家都說要新政。
雖然作為官家,他當初喊新政的聲音很小,但總歸是喊了。
為了不傷這些人的心,趙禎決定試探一下他們新政的體系,方法成不成熟?
意料之外的事,趙禎親眼目睹了新政派在自己面前壯大。
“甚好,甚好!”
趙禎笑容滿面,新政有望了,就算到時候有守舊派又如何?
歷朝歷代哪個變法沒人反對?
“尚斯年。”杜衍突然站起來。
尚鐵也朝杜衍看去。
“我的脊梁可未曾斷過,除了我,多數宋人也未斷過,當時站在夏使面前的是我,我也會扔磚!前提我不是樞密使。”
章得象看著杜衍點點頭,然后靠在椅子上像睡著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