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媽媽不急不躁,陪孩子寫作業
- 劉漠
- 2052字
- 2021-03-17 15:38:13
發現孩子抄答案,不能一味地批評
在孩子學習這件事情上,“抄答案”應該是很多父母最無法容忍的,會被氣得臉紅脖子粗。因為父母通常認為,這種抄答案的行為是一種欺騙性行為,同時這種行為也代表孩子“懶惰”,不肯通過思考來完成學習。因此,父母如同抓住了孩子的“小辮子”,開始無休止地指責和批評。其實,要想讓孩子主動思考,不去抄答案,父母就先要分析孩子抄答案的原因。
1.作業量太大,孩子為了節約時間和提高寫作業的效率,就選擇了抄答案。
2.當孩子發現題目太難,而自己又不會做的時候,就會選擇抄答案。
3.有一部分孩子形成了抄答案的習慣,即便是自己會做的題,也懶于思考,而是選擇抄答案的捷徑。
在了解了孩子抄答案的原因之后,不難看出,孩子抄答案是可以避免的。通過父母的陪伴學習,在孩子遇到難題時,父母給予一些幫助,就可以避免孩子養成抄答案的習慣。而對于作業太多的情況,父母可以先開導孩子,讓孩子明白,寫作業并不是貪圖速度的事情,即便作業量多,也應該一項一項地完成,而不應該通過抄答案來提高完成作業的速度。
不過,凡事有例外。有一位老師講述過遇到的一件事情:
這位老師主動讓孩子抄寫答案,就是希望孩子在抄寫答案的過程中,能夠明白解決問題的思路。通過這個例子可以發現,在面對難題時,借助答案,讓孩子學會解題思路,也是一種不錯的辦法,一種可以嘗試的方法。
父母無法容忍孩子抄答案的原因是,害怕孩子不經過思考,在學習中投機取巧。然而,當孩子真的遇到了難題,父母又不能幫助孩子解決的情況下,借助答案,了解解題思路,也未必不是可行的辦法。
那么,如果孩子抄答案是想要“抄近路”走捷徑,父母要如何去做呢?
1.心理教育法
在了解了孩子抄作業是因為懶惰不想動腦筋時,有些父母會選擇體罰,甚至責罰。其實,這種懶惰終歸是一種“心病”:貪圖省力,應付作業,認為只要將作業順順利利地交了,就是完成了任務。
父母可以告訴孩子,這是不成熟的表現,告訴孩子“懶惰是學習的天敵”。讓孩子從心理上認知抄作業背后的負面作用,從而發自內心地避免抄作業。
2.激將法
孩子到了一定年齡會開始有羞恥心,父母要合理“利用”孩子的羞恥心,即用激將法讓孩子意識到抄作業是一種“可恥”的表現。沒有人愿意讓別人瞧不起,孩子也不會愿意被別人說“恥辱”。當孩子意識到這一點之后,就會愿意改掉抄作業的惡習。
3.父母自省法
當父母發現孩子有抄作業的行為時,先不要急于沖孩子大喊大叫,而是先要進行自省,是否是因為教育方式不得當。
比如,放學后當孩子興高采烈地回到家,本打算飯后趕快寫作業,而此時,父母的朋友來到了家里,父母便與朋友開始熱聊,孩子則處在了一個嘈雜的環境中,根本無法靜心學習。此時,孩子為了快速完成作業,就會選擇抄現成的答案,從而“應付”父母和老師。
當父母發現是因為自己的原因導致孩子出現抄作業的行為時,一定要先改掉自身的問題,只有這樣,才能幫助孩子改掉抄作業的惡習。
改掉孩子抄作業的惡習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不是打一頓或者罵一頓,就能夠解決的事。作為父母,要先了解孩子為什么抄作業,然后根據孩子抄作業的原因來找到適合的對策。父母一味地責罰孩子,孩子不但不會改掉抄作業的惡習,反而會激化親子之間的矛盾,讓原本和諧的家庭變得難以和睦相處。
懶惰,是人類的弱點。孩子因為懶惰去抄作業,這樣的情況不少見。作為父母,首先要給孩子樹立積極勤奮的榜樣,讓孩子知道勤奮所帶來的成果是充滿喜悅的。
另外,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學習習慣,而父母要讓孩子遵從正確的學習習慣,就應該先讓孩子了解錯誤學習習慣的壞處和缺陷,這樣孩子才會更愿意去改變錯誤的學習習慣。
父母在發現孩子偶爾抄作業的時候,沒必要暴跳如雷,更不要對孩子拳腳相加,因為這些行為都不足以改變事情發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