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耿忠,你好厲害
- 穿越東漢,開局剿滅十萬匈奴
- 耿恭守孤城
- 2092字
- 2021-05-25 16:49:14
第十九章 耿忠,你好厲害
趙建洋驚呆了,握著竹簡的手微微顫抖,半晌說不出話來。
天才……天才啊!
簡直將垓下之戰的細節分析得淋漓盡致!
分析完這五個重要因素,耿忠還做了延伸。
霸王跨過烏江逃往江東,能否厲兵秣馬,卷土出來?
‘百戰疲勞壯士哀,中原亦敗勢難回。江東弟子今雖在,肯為君王卷土來?’
這是北宋著名文學家王安石的《烏江亭》。短短二十八個字,將當時霸王面臨的絕境完美展現出來。
頻繁的征戰使壯士疲勞、士氣低落,中原之戰的失敗之勢再難挽回。雖然江東子弟現在仍在,但他們是否還愿意跟楚霸王卷土重來呢?
答案已經非常明顯了,霸王殺死了楚懷王,導致眾叛親離。垓下之戰后敗局已定,贏的機會非常渺茫。
此刻,趙建洋有些懷疑人生。
耿忠不到弱冠之年,竟有如此學問?
自己做了這么多年學問,卻比不過一個少年人,真不知道該怎么放自己這張老臉。
“仕升莫要動怒!”劉紀淵見趙建洋手臂顫抖,還以為他怒了,忙起身勸道:“耿公子遠來是客,雖答不出此題,卻認得數百文字,已經難能可貴了。”
言下之意,耿忠是客人,你不能像教訓學生那樣打耿忠的掌心。
他太了解趙建洋了,倔驢脾氣,出了名的嚴苛。他的學生,即使再怎么努力聰明,也會被打幾次手心,壓一壓銳氣。
張氏道:“耿公子,你帶著詩峣去書房吧。賞一賞花,下幾盤棋。”
這是想讓耿忠去書房躲一躲。有他們攔著,趙建洋總不至于追到書房打人。
劉詩峣猶豫了一下,握住耿忠的手,笑道:“耿忠,我們去書房吧?我畫畫可漂亮了,我教你畫山水。”
耿忠點了點頭,道:“好啊。”
能和詩峣單獨在一起,當然好了。
劉紀淵松了口氣,苦笑著搖頭。其實他很期待耿忠能答上來,可是看趙建洋顫抖的手臂,顯然是動怒了。由此可以推斷出,耿忠所寫的答案非常之差,甚至驢唇不對馬嘴。
人無完人。
耿忠能寫出數百個文字,已經很不錯了。只要他和詩峣是真心相愛的,劉紀淵立刻就去準備婚禮所需之物。
耿忠拉著劉詩峣的手,走向書房。
趙建洋高喊道:“站住!”
耿忠駐足,轉過身來對著趙建洋抱拳作揖,道:“老先生,有事嗎?”
趙建洋指著耿忠,咬著牙道:“你……你……”
劉紀淵走了過來,扶著趙建洋的右臂,道:“仕升兄,你喝多了,早些回去休息吧?”
張氏給劉詩峣使了個眼色。
劉詩峣拉著耿忠的衣袖,道:“耿公子莫要理會他,我們快走吧。”
趙建洋直接甩開劉紀淵,步履蹣跚著走向耿忠,情緒激動。
劉紀淵被甩得后退了幾步,險些跌倒。
好大的力氣!
趙建洋雖然苛責,卻是個講道理的人。十多年來,還從未見過他無故動武。
劉紀淵有些不明所以。
耿忠寫了什么?竟讓趙建洋如此暴怒?莫非……在這竹簡上寫了罵人的臟話?
“仕升,你要干什么?”張氏擋在耿忠前面,皺眉不悅道:“耿公子是我們的貴客,不是你的學生!即使他寫的不好,也輪不到你來教訓!”
趙建洋險些害得劉紀淵跌倒,張氏都看在眼里,心中慍怒。故此,用的是訓斥的口吻,沒有給趙建洋留面子。
“教訓?老夫何德何能啊。”趙建洋連連搖頭,對著耿忠作揖,苦笑道:“耿公子文采斐然,是老夫瞎了眼!老夫不配評價耿公子所寫之文章!”
反話?
劉紀淵眉頭微蹙。
這是在諷刺他們吧。
趙建洋畢竟是長輩,若耿忠寫的文章太差,趙建洋批評幾句也是合乎情理。可他們卻如此袒護耿忠,當著詩峣的面訓斥趙建洋。
趙建洋在劉府做了十幾年的賬房先生,今日卻因一個外人被當眾訓斥,心中當然會不悅。
劉詩峣生怕耿忠難堪,拉著耿忠的衣袖道:“我們走吧。”
耿忠沒有理會劉詩峣,也對著趙建洋作揖,道:“老先生過譽了,區區在下,豈敢受老先生作揖之禮?”
“公子答得好啊,垓下之戰,霸王戰敗的五個重要因素,完全正確!”趙建洋握住耿忠的手,激動道:“老夫研究垓下之戰數月時間,只分析出三個重要因素。而公子……年不及弱冠,竟分析出五個!是老夫錯了,老夫慚愧……老夫慚愧啊!”
這是什么情況?
一向自負高傲的趙建洋,居然向耿忠這個晚輩認錯了?
劉紀淵愣住了,嘴角微微抽搐。
張氏滿臉錯愕。
劉詩峣揉了揉自己的眼睛。
趙建洋道:“百戰疲勞壯士哀,中原亦敗勢難回。江東弟子今雖在,肯為君王卷土來?哈哈哈哈!此詩大氣凜然,堪稱世間絕品,足以被萬人傳唱!”
“這……這……”劉紀淵不可置信道:“仕升,你不是在說反話吧?”
趙建洋道:“老夫向來快人快語,從不說什么反話。耿公子才學淵博,遠超老夫,堪稱史學天才!”
耿忠作揖笑道:“呵呵呵……老先生過譽了。”
張氏錯愕的看著眼前這一幕,有種強烈的不真實感。
趙建洋高傲得很,不服任何人,便連縣丞宋大人都不放在眼里。今日,竟對耿忠一個少年如此恭敬。
這……不可能吧?
一篇文章而已,還能寫出花來不成?
劉詩峣張了張櫻桃小嘴,靜靜看著耿忠的側臉,美眸中異彩連連。
突然覺得耿忠好帥啊……
趙建洋道:“老夫枉活六十有余,閱人無數,從未見過有如此天縱奇才。耿公子若是生于豪門貴胄,有機會舉孝廉入仕,定能載入史冊、流芳千古!惜哉,痛哉!”
隋朝開創科舉制度之前,普通百姓是完全沒機會做官的。漢朝舉孝廉入仕的,全部都是官二代。
耿忠輕輕一笑。
當官有什么好?我爹是建威大將軍耿弇,位極人臣,每日都熬夜批寫邊疆戰報,累得連睡覺時間都沒有。還不如當一條快樂的咸魚,每日和妻兒玩鬧,游山玩水。
“我從未聽過老師如此贊譽一個人。耿忠……你好厲害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