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華黎意興闌珊地揮了揮手,“讓山上的人撤回來吧。”
橫插一腳的宋國軍隊,讓他現在不得不考慮退路,宋軍的目標不明,如果只是針對金人還好說,但看剛才宋軍的表現明顯對自己也很有想法。
另外他清晰地看見之前還被自己追殺的彭義斌部也跟著一起往這邊趕來,他心中猶疑,決定先行將部隊撤回山下別被宋軍包圓了。
如果說木華黎仗著來去如風的騎兵還有著一定的自主優勢,那么山上的蒙古綱此刻深知如果一旦讓宋軍完成合圍,自己幾乎不可能幸免。
看著木華黎將山上的蒙古兵撤下,蒙古綱迅速作出了決斷,全軍向山下突圍,他特意挑了遠離木華黎的方向突圍。
按他所想木華黎應該也不想冒著被宋軍合圍的風險,大概率會默契地配合自己,自己帶人向西北突圍,木華黎向東北突圍。
想到這里他不禁又皺起了眉頭,他突然想到突圍后,按木華黎的性子,斷然還要不死心地再跟自己打一場。
但看著遠處越來越近的宋軍,他強自叫停了自己的胡思亂想。,連忙招呼身邊人一同跟著手下士兵往山下突圍。
蒙古綱還是小看了木華黎,人家根本不愿意等到突圍后再找他麻煩。
木華黎見金軍從山下沖了下來,瞬間知曉了蒙古綱的打算,不過他可沒準備配合,下令還未撤出的士兵沖上去纏住對方。
他想明白了,自己如果沒有機會能將蒙古綱部留在這里,交給宋軍來做也是一樣的。
自己配合著將蒙古綱纏在這里,最后讓宋軍完成圍殲也未嘗不可。
反正只要今天蒙古綱部覆滅在這里,河北路的壓力驟減,自己也能抽出更多兵力全力攻占河東。
他此時心存僥幸認為蒙古宋國之間還不到打生打死的地步,對方不會趕盡殺絕。
他權衡了一下代價最多就是犧牲掉此時還未撤出的手下兵士,如果能纏住金軍,他相信在宋金世仇下,蒙古綱定然死無葬身之地。
他一邊想著一邊又看了看自己身邊的數千蒙古輕騎,信心更足。
就算宋軍真的痛下殺手,他帶著騎兵拉開再沖回來突破宋軍的包圍,把那一千人救出來也不是不可能。
悍不畏死的蒙古勇士們就算下了馬也是讓人膽寒的兇悍士兵。
盡管身穿皮甲,裝備并不占優,在聽到木華黎的命令后,面對著保持沖鋒姿態從山包上一鼓而下的金軍,最前線的蒙古將領還是義無反顧地帶著手下的士兵沖了上去。
挺著長槍沖鋒而下的金軍面對著奮力阻攔自己逃生的蒙古軍隊,在雙方接觸的瞬間戰斗便進入了白熱化。
一方是要下山求得逃生,一方有著悍不畏死的兇悍基因,帶著下山沖鋒的慣性,最前排的金國士兵瞬間就將蒙古的前鋒戳穿了。
但從北方天寒地凍一路殺出來的蒙古人面對著巨大的傷亡,反而激發了他們的憤怒和血氣,一個個悍不畏死地將手中彎刀劈砍在金國士卒的盔甲上。
彎刀砍鈍了就換匕首,再鈍了就用拳頭,用牙齒,兇悍的蒙古士兵堅決遵循著木華黎留下蒙古人的命令許多人即使是死也要緊緊抱著金國士兵的大腿不讓走。
蒙古綱看著前方慘烈的一幕,整個人氣的須發皆張,“木華黎是瘋了嗎?真以為南人會放過他?“
一直緊緊跟在他身邊的漢人文士此時滿臉驚恐,“大帥,怎么辦,我們逃不出去了!”
蒙古綱聞言面色瞬間陰沉下來,回身一刀將那文士砍下了馬。
那漢人文士瞪大驚恐的眼睛看著自己胸前的猙獰傷口,想要說些什么,最終也沒能開口,就在眾人的注視下慢慢死去。
蒙古綱收刀入鞘,冷冷地環視一圈自己身邊的幕僚、親兵,每一個被他眼神掃過的人都趕緊轉移目光,無人敢和他對視。
他見狀滿意地怒哼一聲,“再敢有胡言亂語擾亂軍心者,下場與此人同!”
說罷他親自帶領手下親兵及之前殘存的鐵浮屠重騎策馬向最前線處沖去。
騎兵部隊的沖鋒終于短暫地打開了一道缺口,那是一道通往生的門路,越來越多的金兵發了瘋一般地涌向缺口,不斷將其擴大。
木華黎嘆息口氣,知道想徹底把蒙古綱殲滅在此有點懸了。
他最后看了一眼留在山上的血戰只剩幾百人的蒙古士兵,揮手帶著手下數千鐵騎轉向往東北而去。
在飛馳奔馬上的木華黎,扭身看了一眼已經離小山包極近的宋軍,“就靠你了,別讓人失望啊,南人的沂王。”他在心中默默說道。
此時被木華黎寄于厚望的趙與莒本來一開始看見木華黎幫他截住了金軍心中還很竊喜,他想著正好把蒙金一起包圓了。
看見木華黎領兵騎馬向東北跑走后,他策馬揚鞭,面容赤紅不斷飛奔來回沖著手下士兵呼喝道:“快點,再快點!”
再看見金軍突破了截擊,此刻前鋒已經抵達了山腳下,他面色愈發急切,呼喝的聲音都大了很多。
在趙與莒的一再催促之下,時青一馬當先率先咬住了剛剛下山的金軍。
但此時金軍只是疲憊,建制和指揮中樞都還在,蒙古綱當即下令先下山的將領原地列陣抵御宋軍,掩護后下山的部隊。
金軍雖然一路奔跑下來疲憊不堪,但宋軍也沒好到哪里去,同樣跑了半天,此時雙方士卒體力皆不佳,比拼的就是意志力和士氣這些看不見摸不到的東西。
好在宋軍的人數占優,隨著越來越多的宋軍趕到山腳加入戰團后,金軍漸漸難以支撐,要不是蒙古綱親自在前指揮,只怕不消片刻金軍就要崩潰。
正在趙與莒志得意滿慷慨激昂鼓勵手下兵士,準備將山東金軍主力盡數殲滅于此的時候,從宋軍的外圍突然傳來了不應該再聽見的雷鳴般的馬蹄之聲。
趙與莒回頭一望,頓時駭得三魂丟了兩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