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睡得很熟,車內的吵鬧怎么也吵醒不了她。
方芽怕旅行包太重,壓得奶奶的腿血液不通順。就趁奶奶不知道,悄悄把奶奶稀罕的那個包移到自己腿上。
不知奶奶裝了什么難以割舍的,旅行包真重。
方芽拉開拉鏈,摸到了一尊神像。
“阿鳴啊,我渴了。”坐在巴士最末的光頭男人拉松領帶,很煩躁。
他旁邊的小青年連忙去旅行袋找水,迅速擰開瓶蓋,就像晚一步會渴死光頭男人般。最后,殷勤送去。
光頭男人瞥了眼水。胖女人在“咔噠”“咔噠”點火機,終于,火苗騰地竄出來。光頭男人一巴掌掀翻礦泉水:“說你是蠢驢你還不信,我要喝咖啡,咖啡!你見過我喝礦泉水么?你是不是傻缺啊!叫你給我訂飛機票,你給我買巴士票,這他媽是人待的地方嗎?”
胖女人點著香煙,轉回頭去看。
方芽也不由自主轉頭,同時許多乘車都看了過去。或許是因為好奇,或許是感覺有被內涵到。但這些小情緒只磨蹭在大腦皮層,還沒進心里。它只是個印象,并未成定論。印象可以被加深,也能被改寫。定論想要動搖,那就困難了。
“……我花錢請你來,還不如請頭豬,你辦得好哪件事啊?傻嗶!”
乘客們都轉過了頭,方芽也在座位上重新坐定,將自己與其他人劃清界限。
事情很明了了,那是社會常態。所以,也沒什么好好奇,或生氣的了。
就像奶奶信神明,拜菩薩。方芽卻知道這是迷信。可方芽不會去苦口婆心規勸奶奶,讓她放棄信仰。
煙民們買的每包煙上,都標注“吸煙有害”,可每一個煙民都充分做到了視而不見。
方芽不喜歡光頭男人,但她不是被罵的阿鳴,自己也沒有機會欺壓下屬,她就覺得這事跟自己無關。
“你閉嘴吧你!你花錢買的是他的勞動力,不是尊嚴。”
突然一道喝斥如驚雷響過,敲醒了龜縮自保的其他乘客。
“就是啊,有錢了不起啊。”
“不想坐巴士,現在就滾下去坐你的飛機!”
乘客們紛紛正義起來,每一個都不再代表自己,代表道德。
光頭可以肆意攻擊不如他的人,但他攻擊不了道德。于是,他在不甘心中,敗下陣來。
“你,你,……你們!關你們屁事。”
“哈哈哈哈哈……”
正義的人們,絲毫感受不到來自光頭的威脅。一個不如光頭的阿鳴,對抗不了光頭。許許多多個不如光頭的阿鳴,就能把光頭打得滿地找坑。
方芽瞬間意識到這個道理,甚至也有勇氣跳起來罵一罵光頭了。她忘了自己曾經也縮回過座位里,但這不是一個聰明人很正常的反應嗎?她不是不敢伸張正義,她只是害怕成為唯一的對抗者。
“好!我記住你了。”光頭男人指著第一個跳出來罵他的小伙。
乘客們又都在座位上坐正了,這是光頭男人和那個小伙的私人恩怨,跟他們無關。
“哼!”小伙翹起二郎腿,理都不想理光頭。
光頭男人氣上加氣,一巴掌拍在阿鳴頭上,怒罵:“現在你高興了?蠢蛋!把薄荷糖找出來,我暈車!”
阿鳴不發一聲,連忙低著頭貓著腰去旅行袋里找薄荷糖。
小伙也不再出聲了。
方芽卻能理解小伙。又不是在互聯網上,在別人看得到你的情況下,確實更難有勇氣站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