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9章 陪吃

  • 伸唐
  • 此號乃小號
  • 2761字
  • 2021-03-04 21:21:50

“外面傳聞,說李林甫乃是國賊,圣上準備將他拿下。”

“誰說的?”

“許多人在說。”

李伸呵呵一笑,道:“外祖父,千萬莫相信,圣上是不可能罷掉李林甫宰相的。”

“這樣,還不罷之?”

“罷不了,李林甫辦事,圣上放心。”

李伸說的不完全是反話。

雖然李林甫在李隆基身邊安插了一些耳目,所以辦事讓李隆基稱心如意。但就是不安插耳目,以李林甫的才智,如果不起害人之心,也不是李適之能比擬的。

比如他參與編修了《唐六典》,對財政、形政機構、賦稅、土貢制度、兵制、法制進行了一系列的微調,雖談不上改革,出發點都是比較好的,有不少也取得了一些效果。

此人用之正,那就是一個諸葛亮,大號版的宇文融。

反過來就反過來了,開始他是制度的制訂者,漸漸演變成制度的破壞者。規矩和秩序全部崩壞,大唐一去不復返。

這次李伸以一個庶人子的身份,讓李林甫吃了一個大悶虧,有時侯想一想,李伸也感到有些小開心。

不但是這次,未來還有一擊呢。

李伸已經明白姜家人想法了。

自己能出來溜達了,甚至能外出觀農。

舅家開了美味居,又發明了新紙和活字,日子過的越來越好。

姜家人看在眼里,開始心動。正好發生了死諫書,外面傳聞李林甫會被拿下。李林甫拿下了,三庶人案說不定就會成為過去式。

那么兩個外甥是不是要重獲自由,自家能不能跟著兩位外甥后面再沾一些光?

想入非非之下,梢信進入庶人府,問三弟五弟能不能出來,又設法聯系自己。

“外祖父,千萬不要與他家裹在一起。”

這兩年李伸也打聽了一些姜家和王家的情況。

姜家也在長安城內,姜氏成為李瑛妾婢后,其父被任命衛尉寺武庫署丞,姜家其他人乘機置辦了諸多產業。三庶人案爆發,有人舉報姜家人各種不法,京兆府派人查辦,確實有一些不法行為,有好幾起的強買強賣,姜父本身作為朝廷命官,按照朝廷制度,就不能經商,最起碼不能明面上經商。

官府將姜家諸多產業一起抄沒,相關的人還施用了杖刑,姜家迅速沒落。

姜家不全是壞人,不過家族大,良莠不齊是難免的,正因為如此,李伸才敬而遠之。

不但姜家,王家是郊外的大戶,在城內沒有多少產業,也要稍稍好一點。

不過王家的人更多,人多了,就更加的良莠不齊。

同樣的少沾為妙。

說了一會話,李伸又去了趙原村。

將作監的人也剛剛走,但趙家的人仍在造紙。

造紙不是為了賣紙,而是賣傘。

想要賣傘,首先得印畫。

麻紙上能繪畫也能印畫,麻布能染圖案,終沒有竹紙細膩,并且還要刷上桐油,效果不佳。

畫是不可能了,那效率得有多低,想要效率高,只有印。

李伸臨行前做了一些安排。

新紙造出來后,趙家聽從李伸的指示,將當初替美味居繪畫的幾個畫師找了回來,但不是繪畫,而是將一幅幅畫按照不同的顏色進行“拆分”。

拆分后,不同顏色不同的木版,然后逐一染上顏料,印在竹紙上,術語叫做套印。

印好后刷上桐油,然后做傘架傘骨,它就是后來鼎鼎大名的紙傘。

因為有許多字畫,不但輕盈,也更美觀。

正在拆分,以及雕刻木版。

李伸只能提供一些思路,到具體執行時,他也不行,于是看了看,說了幾句,就沒有再過問,然后在趙原村準備了一些東西。

隨后帶著這些東西去了興慶宮。

李隆基現在著到政務就表示頭痛,對這些“歪門斜道”卻有濃厚的興趣,準許了李伸的謁見。

拜見了李隆基、楊玉環,李隆基說:“你又出去了許久。”

“大父,若非考慮到七月這件事,孫兒可能在外面還在呆上兩個月,你看。”

李伸將一大疊手稿遞到李隆基手上。

李隆基翻看了好一會說:“你去了劍南,又去了隴右、朔方?”

“是啊,因為時間緊,去的地方多,所行有些草草了。”

此行李伸南達嘉州,西南到了雅州,雅州等于是邊境了。北達靈州、銀州,也等于是前線了。看的地方多了,行程卻變得匆匆了。

“用了心。”

“孫兒在大父面前夸下海口,豈敢不用心,還是辦正事吧。”

“什么正事?”

李伸讓太監抱來一些木板,木板上打著洞眼。他又找來一把剪刀,開始剪月季花的花枝,將花枝鑲在洞眼里,然后放在一個荷花池里。

“大父,這就是孫兒所說的扦插,一般扦插是插在泥里,這種扦插略有些冷門,叫水插,還有一種更冷門的扦插,叫沙插。”

“這就是你說的正事?”李隆基不悅地說。

“當然了,大父,桑苗繁殖比較困難,普通的扦插也不易活,想要成活率高,必須用孫兒所說的沙插。”

“沙插?”

“先用器具打出一個個營養缽,將桑枝放在營養缽里,覆上細沙,讓其保溫保水透氣,提高成活率,便是沙插。用在花草上,是小術,用在農桑上,卻不能再稱為小術了。”

楊玉環看著這些木板,說:“二郎,這樣能活?”

“不但活,成活率還比較高。”

“為何?”

李伸說出水插的原理,這也要交代的,之所以能活,是枝條里的營養,長出根須后必須移載到泥土里,不然枝條營養耗盡,又會迅速枯死。

“雖是一個小小的扦插,也是一門龐大的學問,得分成葉插、莖插、根插,不同花草作物,又適合不同的扦插方式,扦插的時季也各自不同。菊花類是最容易扦插的,桑樹桂花等扦插成活率就比較低,凡是當年木質化的花草作物,成活率都不高。”

在這方面,李伸真的不內行。

所說的,僅是另一個李伸平時種花草的經驗。

但只要他將原理寫了出來,替大家打開思路,后人就會漸漸完善,這才是未來他所著的那本農書意義。

雖然李伸著農書別有用心,但著了,確實是用了一番心思。

“二郎,在農務上,你真的有天賦。”楊玉環贊道。

“不敢當娘子夸獎,不過能替大父文治武功錦上添花,我就足矣了。”

“你也是一個軟骨子的人。”

“咦,大父,孫兒不懂,孫兒是孫,大父是祖父,孫在祖父面前軟、孝敬不好嗎?”

李隆基無言以對。

與李適之相比,自己這個孫子簡直沒法比。

但不能說他講的不對。

反正自己這個孫子胸無大志,鐵了心想當太平王,太平公。

“朔方情況如何?”

李伸撓了撓頭:“還好吧,孫兒只是觀農問農,行程又急促,哪有時間觀察其他方面,也不是孫兒能觀察的,更沒有能力觀察。”

真相不是這樣的,兩次遠行,結合另一個李伸的知識面,替李伸積累了可怕的認識。

雖然隴右情況還可以,但無論是隴右,或劍南、朔方,李伸都發現了許多問題,發現了,千萬不要說出來,否則就不會有好下場了。

不但他,李林甫也一樣,現在的李隆基只能聽好話,不能聽歹話。

只是兩人性質不同,一個圖的是權利,一個圖的是自保。

這種情況下,就是諸葛亮來了,也用不好了。

往好里說吧。

“若說觀察呢,孫兒看到了大唐許多壯闊的山河,孫兒為了安全,花錢從大山里請了兩個獵戶做孫兒的護衛,他們不識字,一路上也在諧嘆,原來大唐是如此的遼闊。實際這才去了多大的地方,巴蜀未過大江,靈州未過賀蘭,銀州未去河套,隴州、原州僅是隴右東部邊緣的地區。大唐疆域太廣闊了。”

李隆基聽后感到自得。

許多疆域是在他手里開拓出來的。

當然,他不知道,他得到的多,未來失去的會更多,多的多!

“正好到了吃飯的時侯,陪朕吃個飯。”

“真的嗎,真的嗎?”李伸故作狂喜,不相信的樣子,先是抓耳撓腮,然后一臉不可思議,接著臉上露出興奮的表情。

楊玉環看著好笑,說:“二郎,你還不快點謝過圣上。”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工布江达县| 达孜县| 原平市| 太原市| 杭州市| 沛县| 吴旗县| 临颍县| 浦城县| 万荣县| 徐州市| 禹城市| 昂仁县| 邯郸县| 镶黄旗| 旬阳县| 阿合奇县| 辽宁省| 都兰县| 武邑县| 尉犁县| 洛扎县| 花垣县| 祁阳县| 东丰县| 襄汾县| 潞城市| 乌兰县| 萨迦县| 儋州市| 宝坻区| 通州区| 隆林| 桃园县| 灵丘县| 隆林| 开远市| 阿尔山市| 西宁市| 安福县| 大埔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