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母愛者子抱
- 伸唐
- 此號乃小號
- 2748字
- 2021-02-05 11:53:35
“東市離十王院近,西市太遠了,只要酒樓開起來,按時給十王院一些宮人一點好處,那么每隔幾天,就能打著酒樓名義,定時向庶人府送進去衣食與其他的生活用品。”
“原來是這樣啊,”趙別初這才明白過來,想讓女兒出來,那是不可能的,自家想進去探望,多半還是不可能,庶人府幾家人最大的困窘也不是要出來,而且穿不好,吃不飽。
如果外孫的想法能實現,這個問題就解決了。
可他又說道:“酒樓不好開啊?!?
確實不大好開。
想在長安開酒樓,必須找到行頭或肆長,經他們審核擔保,戶主是好人家,不會給官府帶來麻煩,這才報備諸京署,諸京署再次審核申請人的身份,通過后才能辦理各項手續與契約。
通過了,按規定繳納管理費與陌錢,并且將經營者的戶籍打上商賈戶身份烙印后,才能準許開業。
趙家只是一個小主戶,李伸又不能露面,上哪兒找人擔保?
就算開起來,東市的酒樓,東貴。
一個不小心得罪了某個貴人,趙家根本兜不起。
“外大父,為什么我留下了兩枚鏡子,一枚是放在你家里,以備萬一,一枚打算送給楊真人?!?
楊真人就是楊玉環,現在呆在大明宮太真觀里,替竇太后祈福。
“若是能聯系上她,那還真解決了,”趙別初忽然笑起來,然后痛快地說了兩個字:“報應!”
李隆基看上了楊玉環,終是他兒媳婦哉,于是在開元二十八年進行了掩耳盜鈴式的操作,先于大明宮改建了一個道觀,又打著替他母親竇太后祈福的名義,讓楊玉環出家為女道士。
偏偏李瑁不甘心,正好開元二十九年冬天寧王去世,李瑁便說,我要替寧王守孝。我在守孝,你不好納我婆娘為妃子吧。
這個……當初武惠妃將李瑁放在寧王家里是寄養,不是繼養。如果是繼養,李瑁就失去爭太子的機會,那樣,王皇后未必會慘死,也不會爆發三庶人案。
而且寧王有自己的兒女與孫子,犯不著讓李瑁去守孝。
你親媽武惠妃死了不守孝,寧王死了卻守孝……
李瑁非要替寧王守孝,百善孝為先,李隆基似乎也無輒,只好讓李瑁去守孝。
這件事變成了長安城的笑柄,連偏僻的趙原村村民都聽說了。
李伸也呵呵笑了起來,無心地說了一句:“母愛者子抱?!?
但這一句卻將趙別初嚇傻了。
“伸兒,這句話以后千萬不要說啊?!?
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呢,如果李隆基真的喜歡武惠妃,必然會喜歡李瑁。
最是無情帝王家……帝王也是有情的。如光武大帝,還有唐太宗,無論長孫皇后有沒有死,李世民選帝儲,繞來繞去還是長孫皇后的幾個兒子。
后面的還有朱元璋,以及悲情的宋太祖。
為什么趙德昭年長后趙匡胤不立太子?因為趙匡胤喜歡王皇后,王皇后雖然去世了,她還留下一個孩子趙德芳。
隨著趙德芳年長,趙匡胤先是讓趙德芳的岳父焦繼勛擔任西京留守,復修洛陽皇宮,然后準備遷都洛陽。
然而趙光義的基業全部在開封,一遷都,趙匡義什么也不是了,這才有了那番江山在德不在險的對話,但沒有說服趙匡胤,然后斧聲燭影來了。
因此李隆基愛的不是武惠妃人,而是她的貌。與李隆基類似的還有一例,漢武帝,所以李夫人臨死前不讓漢武帝看望她。
兩個都是比較自私的家伙,但漢武帝比李隆基高明多了,至少不會昏庸到不理國政的地步。
“是也,是也?!?
李伸也反應過來自己說漏了嘴,急忙說道。
“伸兒,如何聯系上楊真人呢?”
對皇宮,趙別初不是不懂。
李瑛在的時侯,趙家每年會進宮看望趙氏幾回。
但趙家與楊玉環有什么關系?況且人家還在大明宮里為竇太后祈福呢。
辦法是有的,去年李隆基為了讓楊玉環解悶,刻意安排人將楊玉環三個姐姐從四川帶到長安城。不過楊玉環這三個姐姐性格霸道又貪婪,李伸還未想到完美的應對方法。那只好暗中慢慢打聽了,反正也不急。
李伸未答,趙別初卻想出了一個辦法:“我們隔壁村子有一戶人家女兒就在大明宮做宮女?!?
“有沒有地位?”
如果是宮里的貴人,是準許親眷探望的,但是普通的宮女,想聯系就難了。
“不清楚,我們回去后,我去她家問一問?!?
“行?!?
于四郎過來問:“二位,你們究竟買不買?!?
“買,你替我們打聽去?!?
于四郎走了,李伸找到一個金匠,訂制了兩套牡丹紋銀邊鏡框,又買了許多東西,放在客舍房間里。天色漸暮,從坊門傳來關坊門的鼓聲。
第一鼓是“點醒鼓”,各位,馬上要關坊門了,各回各家吧。
當然,也有人來不及回去,那只好在坊內尋一家客舍店,或者邸店、旅館住下。鼓響八百后還未進坊,那就會給抓起來了。
但宵禁的是外面的各條主街,東市里面各家店鋪仍在營業。
李伸和趙別初繼續在東市各條街巷轉悠,前面就有一家看上去比較豪華的酒樓,并且酒樓外面還有兩名穿著“好看”衣服的胡姬在拉客。
“這些胡姬果然在大漠里長大的,也不怕冷,”趙別初搖頭說道。
李伸哈哈一樂:“她們不是來自大漠,而是來自西域,并且比較慘?!?
漠北的胡人多數是黃色人種,天山以西的胡人多是白色人種。
那邊的人販子或拐或搶,將這些姿色出眾的小姑娘弄到手后,教她們唱歌跳舞,學說唐話,然后再押到長安來販賣。說起來簡單,過程卻很殘忍,往往十不活一。
新羅婢和昆侖奴也是如此,但在這時代,就不能講什么人道了。
兩人走了進去,李伸點了幾個菜,看著四周,里面也有胡姬在表演,另外就是墻壁或屏風掛著許多詩畫,有些還是名家的畫作或詩作。
“伸兒,我應付不來?!?
“請兩個管事人?!?
不但要請管事,還要請手藝高明的大廚,機靈的跑堂的茶保酒保,還有其他一些人,特別是表演的藝人。李伸一邊吃著飯一邊觀察一邊沉思。
一夜無話。
第二天一早于四郎就找了過來。
兩人跟著于四郎來到東市的西北角,也是一家酒樓。
趙別初說:“有些偏啊?!?
這家酒樓面積不小,上下兩層,長達十余丈,后面還有一個院子,開價也不高,一千八百緡錢。
缺點就是位置太偏,多半因此經營不下去,所以其主人才將它出售。
于四郎說:“阿郎,若是位置好,誰會賣?”
李伸沉思一會說:“你將主人叫來?!?
宅主叫葉平嶼,他以為兩人是討價還價的,開口就說道:“如此大房舍,僅是造價就不菲,我不會讓價的?!?
“我不是還價,而是與你商議一下付款方式。我先付給你六百緡錢,余下的分成三年,每半年付你三百五十緡錢。如果到期不能付款,你有權利將它收回去,你不放心,寫契約時可以請里正來做證人。”
“咦……”
葉平嶼一下子糊涂了,李伸這樣做等于多付了九百緡錢,為什么要這樣做?難道指望著轉手后,這家酒樓生意能起色?
趙別初也糊涂了,他又將李伸拉到一邊:“伸兒,為什么不一次性付清?”
“它面積大,但位置確實很偏,想要生意好,必須重新裝修,還要做一些布置,這些都需要不菲的成本?!?
“能多賣一枚鏡子啊?!?
如果李伸燒出幾百枚鏡子,確實不值錢了,但多燒出三五枚鏡子,仍然能賣上一個高價。
“外大父,之所以打著你的名義經營酒樓,賺錢是次要的,主要的還是庶人府,以及我們幾家的處境。如果楊真人知道我們寧肯欠債買宅子,也要將最大的鏡子送給她,她會不會很開心?”
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
吃穿解決了,幾家人還是困在那個巴掌大的地方。
所以早在庶人府李伸想出路時,就將主意打到了楊玉環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