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不良之人
- 伸唐
- 此號乃小號
- 2402字
- 2021-02-19 19:00:19
“不可能吧?”
“為什么不可能?”
李林甫操作起來太容易了,只要派一個仆人將盧先生叫到一邊說幾句好話,盧先生多半就開始跪舔了。
李貴兒憤怒起來,外面的他管不了,然而這是十王院,他的地盤。
李伸心中冷笑,再過兩三年,保證你就當什么未發(fā)生。但姓盧的必須搞走,這家伙不但不是一個東西,一旦成了李林甫的眼睛,庶人府的動靜,李林甫就會全部知道了。
回到家。
趙氏擔心地問:“兒,圣上為什么將你叫去?”
“娘娘,圣上將我叫去,是問了一些美味居的情況。”
“咦?”
趙氏有些不明白,美味居只是一家酒樓,作為一個皇帝,為什么會關心?
“娘娘,勿擔心,而且圣上讓我著書,準我外出采風。”
趙氏未反應過來:“你著什么書?”
“娘娘,為什么我不能著書?”
“出門在外是很危險的。”
“娘娘,暫時我不外出,真到了外出的時侯,我會從肖山寨叫幾個獵戶做侍從。”
“肖山寨啊……”趙氏來到皇宮已經(jīng)八歲了,正式記事了,這段時間,李伸又說了一些外面的事,她也知道肖山寨有一群很剽悍的獵戶。
“娘娘,你還未想到啊,圣上都能讓我外出了,我們還會困在這片天地里?”
去年看到李伸進進出出,李伸眼下最小的弟弟李備就問,二哥,我能不能出去啊?
他歲數(shù)小,不大懂,換成李儼就不會問了。
有的李伸不好回答,便哄他,等你長大了,就能出去了。
有了李隆基這句口令,等于替“畜養(yǎng)”重新定位,理論上李備同樣可以出去。不過李伸讓他母親和九月先不要說,雖如此,穩(wěn)妥的做法還是要慢慢來。
李貴兒又來了:“二郎,據(jù)高公說,圣上得到那些琉璃杯,十分開心。”
趙別初將余下的玻璃器皿運到美味居,李伸讓李貴兒帶人去搬,順便讓李貴兒在美味居巡視一番。楊玉環(huán)寫的匾額摘下了,美味居重新做了一塊匾額。
店里的下人因為李伸一番話漸漸安定下來,外面難免的有一些議論聲。
李貴兒巡視是對外面一些人發(fā)出一種信號,別看美味居將楊真人的字摘下來,它背后還有我們十王院呢。
因為李隆基的口令,李伸現(xiàn)在的形勢和去年截然不同,李貴兒不出力,憑什么拿走六成盈利?
僅走了一遭,店里的人心進一步安定,外面也沒有人敢打美味居的主意了。
巡視一番,李貴兒押著玻璃杯,將它們交給高力士,由高力士交給了李隆基。李隆基看到這些器皿,具體說了什么,高力士未說,只說了一句,圣上很喜歡。
李貴兒又問:“趙家有多少琉璃杯?”
“沒了,沒了。”
不是沒了,是不燒了。
玻璃杯不是鏡子,但同樣的是物以稀為貴,燒的越多越便宜。如果李伸再拿出千兒八百個玻璃杯,價格能跌到三四緡錢,還是暴利,不過那樣,一是會讓美味居“身價”也跟著下跌,二是會讓人產(chǎn)生懷疑。
只要有人懷疑它們不是趙家傳家物,而是趙家燒制出來的,那事兒就會多了起來,說不定有人要配方,這個“人”弄不好是內(nèi)侍省,是工部,是將作監(jiān)。
楊氏姐妹知道后,到時侯不但不是人情,說不定能等來她們的憤怒,那才叫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想要很多錢也容易,李伸的大本營與核心不是美味居,而是趙原村,沒必要冒這個風險。
“真沒了?”
“真沒了,我舅娘已經(jīng)很不開心了。”
“她是一個婦道人家,見識淺。你舅家犧牲雖大,有了美味居,早晚其本會收回來,余下就是他家凈得的。”
十王院拿走美味居六成盈利,余下四成盈利是在趙家手上,還是在李伸手上,李貴兒真的不清楚。但除了美味居,還有一個盈利的地方。
趙家收購肖山寨的山貨,在這上面,趙家只拿走了一些人力錢。
趙家還養(yǎng)了許多豬羊,替美味居生產(chǎn)“山林精華”,榨油,種反季蔬菜,這些都有盈利的,每年可能會替趙家掙好幾百緡錢。雖然遠不能與美味居本身的盈利相比,但幾百緡錢放在鄉(xiāng)下,也是一筆大錢了。
幾年積攢下來,這些琉璃杯,鏡子的錢也就收了回去,余下,就是凈賺的,還改變了外孫的命運。
真相不是他想象的那樣。
李伸也不辨,說:“你帶我去弘文館吧。”
兩人去了弘文館,弘文館收藏了許多書籍,還有一些書籍的原稿,李伸居然看到一些竹簡書。
李伸先是隨意翻了翻,許多書后來都遺失了。
翻了一會,他站在那里開始思考李隆基的底線所在。
如果他是一個平民子,那怕是部曲子,都能做很多事,不過身為一名庶人子,有的事就不能做了。想了一會,才開始找他需要的書籍。
半天后,他抱著許多書走了出來,多數(shù)是農(nóng)書。唐代以前農(nóng)書不僅有《齊民要術》,還有《氾勝之書》等書籍。總體上不多,直到宋明才開始出現(xiàn)大量種植養(yǎng)殖方面的書籍。但不是宋明氛圍更好,而是時代在進步,印刷技術進一步成熟,紙張成本下降,所以寫書印書的人多了起來。
也不僅是農(nóng)書,李貴兒看著這些書問:“你為什么拿了許多圖畿出來?”
圖畿就是地圖。
在古代,地圖地位是很高的,許多時侯都是“保密”書籍,一般人看不到。
“圣上讓我外出采風,然未授官,我頂多從趙原村找兩三名隨從一道出去察看各地農(nóng)業(yè)情況,不看這些圖畿,我知道去哪里?”
是一條理由,李貴兒不能吭聲了。
“我看完了,會立即送還給弘文館。”
這也無妨,圖畿會有一些官員翻看,不過在弘文館都有“備份”的圖畿。
至于農(nóng)書,那真是收藏的書籍了,除了李伸,還有幾個官員過來觀看這些農(nóng)書?
兩人將這些書帶回庶人府,李伸開始認真觀看,有的要點還用“石墨筆”謄抄在紙上。
幾天后。
吉家。
“小民參見吉公。”趙別初說道。
“趙翁,某不是公哪。”
“以吉公之才能,早晚會封公拜爵。”
這話……吉溫聽了很開心,他說道:“趙翁,勿用施禮,公什么的,也不能說,你找某有何貴干?”
“二世子在我面前,再三夸獎你頗有才干,我呢,也讓魏縣尉弄怕了。”
“等等,趙翁,二世子夸獎我有才干?”
“是啊,”趙別初聽從了李伸建議,派人打聽了吉溫的相關消息,然而趙別初也弄不明白。因為在天寶初年,薛仁貴的孫子,薛楚玉的次子薛嶷得寵,他向李隆基推薦了新豐縣丞吉溫。
李隆基召見了吉溫,說了一會話,然后評價道,此人是一不良人,我不用。
不但不用,還罷了吉溫的官職。
為什么外孫對這個人評價如此之高呢?
趙別初說著,打開了小盒子,里面裝著六百緡錢的錢帖。
“你們想賄賂某!”吉溫低喝道,十王院的合本還有的一說,吉溫乃是朝廷命官,這回乃是真正的賄賂,結交官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