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西貝一向是個看得開的人,比上不足的時候,就不比了。既然智商方面無法與別人比肩,情商方面也做不到八面玲瓏,那么,大學畢業(yè)后,就直接工作吧。
木西貝學的應用物理專業(yè),是和物理學緊密相連的。多年后,有部很火的美國電視劇叫《生活大爆炸》,主角是理論物理學家,第二主角就是應用物理學家,算是將科學家們的日常生活的神秘面紗揭開了一些,展示給普羅大眾。理論物理學家,是愛因斯坦式,研究物理奧秘的科學家;應用物理學家,就是居里夫人式,用實驗證明物理奧秘的科學家。也許這樣說比較片面,但大體就是這個意思。
物理屬于基礎學科,本科四年的學習,主要也是打基礎,為更高的學習和研究打基礎。物理院分基地班和普通班,基地班的保研率能達到百分之八十,五十個基地班的學生,四十個左右會繼續(xù)深造。成績最好的首選出國,接下來的是保送中科院或者清華北大研究生,然后是上海等地的高校研究生,最后是本院研究生。
S大的物理院,國內還是有些名氣的,普遍認為這里的學生比較踏實好學。不僅各地各校的教授愿意接收S大物理院的學生做研究生,各工作單位也比較愿意接收S大的本科畢業(yè)生。
木西貝的大學輔導員曾說,物理院的女生,畢業(yè)一般都當老師,男生畢業(yè)一般都進研究所搞研究。這話雖然也不全面,卻說出了物理院的一個普遍規(guī)律,或者說,是現(xiàn)實生活中的一個普遍規(guī)律,男女性別的被區(qū)別對待。
本來,木西貝是有機會進入一個不錯的單位,踏踏實實干下去的,結果她身上的自由散漫因子和倔脾氣又冒了出來。年輕的資本就是無所畏懼,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去哪里就去哪里,根本不會去聽別人的建議。
木西貝高考之前就曾想過去西北上大學。她之前看了一部叫《賀蘭雪》的電視劇,講的是黨項族建立西夏的故事,里面的人物和故事給了她很大觸動。甚至到上大學后,她還去圖書館專門借閱了西夏歷史方面的很多書籍,研究了一下西夏的建國歷史。
上大學之前,木西貝沒有坐過火車,去過最遠的地方,是離家不超過一百里的一座小城市。她出生在華北平原的一個普通村莊里,沒有見過山水,四野望去,不是田地便是房舍。小時候,村邊一座廢棄的磚窯,就是她爬過的“高山”;雨水多的夏天,路邊漲滿水的排水溝,就是她摸魚的“河流”;村里一片人工種植的小樹林,就是她探險的“森林”。
長期生活在一方安穩(wěn)平凡的小天地,木西貝卻不合時宜的長出了一顆蠢蠢欲動的心。她從小總是幻想走出去,遠離這熟悉的地方和熟悉的人,去一個沒有人認識自己的、完全不同的地方。
她從電視里看到過很多外面的世界,江南水鄉(xiāng)雖然美好,西北草原的蒼涼廣闊卻更加讓她神往。一望無際的曠野,遙遠的邊界與長天相接,一群騎著駿馬的漢子,吆喝著從天邊馳騁而來。裊裊炊煙從零星散落的幾個蒙古包上緩緩升起,騎士妻子忙碌的身影映在夕陽燦爛的余暉中,靜美得無法描繪。
木西貝非常想去西北,所以當B市的一個單位來院里招畢業(yè)生的時候,木西貝投出了自己的簡歷。根本沒有想象中的競爭,因為沒人愿意去那個單位,甚至輔導員都不建議學生去那里。同期還有一些不錯的南方城市的單位,福利待遇都要好很多。很多人都選擇去了南方的城市,只有木西貝一個人堅定的選擇了去B市。
想去西北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木西貝私心里覺得,只有自己一個人去B市的單位,那么在那里,自己應該就又是出類拔萃的了。被打擊了四年的自信,應該可以撿回一些了吧。而這一去,就改變了很多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