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業稅務風險管控與策劃:從入門到精通
- 王作君
- 508字
- 2021-02-04 16:56:21
3.11 與協會、商會的關系
協會、商會掌握著行業的標準,尤其是稅務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資產評估所、律師事務所、稅務服務機構和其他鑒定認定機構等。協會、商會可能對企業的業務起著評判、鑒證、認證、評價的作用。這些作用如果反映到稅收上,對稅收的影響無疑也是蠻大的。
我們在專業的商務服務中要借助它們的力量,畢竟是專業的機構,它們在社會上有著一定的公信力。但是在稅收上,對于專業的稅收服務機構,要考查它們的專業能力;對于其他機構,要考查它們的業務報告對稅收的實質影響。
一家審計事務所對某企業出具了審計報告:“企業向股東W累計借款5 000萬元,W捐贈給企業,企業作為資本公積……”我看了這個報告,與財務總監交談如下:
我(直截了當):牟總,準備1 250萬元企業所得稅吧!
牟總(有點懵圈):為什么啊?
我(理直氣壯):股東捐贈給公司錢物,是企業所得稅中其他收入中的一種,不繳企業所得稅嗎?
牟總(心安理得):我們是養殖企業,免企業所得稅啊?
我:養殖企業免的是養殖所得,你這是養殖所得嗎?
牟總:那咋辦?
可見,這些中介機構的報告一定要進行稅務風險評估。因為它們是權威機構,結論是為稅務機關所用的,如果報告中有對企業納稅不利的信息,企業還有翻盤的機會嗎?
推薦閱讀
- 機構投資者持股、公司投資與公司業績
- 全國經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專用教材:財政稅收專業知識與實務(中級)
- 房地產信托項目決策及管理研究
- 最新稅收優惠49問:案例精解與操作指引
- 科研事業單位職務科技成果轉化實施、獎勵與納稅實務研究
- 外國地方政府支出責任與地方稅收:實踐與啟示
- 從零開始學營改增:增值稅實務指引+行業應用+案例分析
- 金融與債務危機的國際政治經濟學分析:理論模型、實證檢驗及政策選擇(當代世界與中國國際戰略)
- 個人所得稅制度與操作實務
- 中國雙向FDI研究:基于宏觀經濟內外均衡框架的視角
- 企業涉稅業務辦理
- 農村小型金融組織“適應性”成長模式研究:基于普惠金融視角
- 政府預算績效指標框架和指標庫建設研究
- 政府會計準則與制度解讀:醫院會計核算實務
- 廈門降成本評估與政策研究:探索經濟轉型與治理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