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療投資:資本如何賦能醫療產業(案例篇)
- 武治印 成立兵 鮑勇等編著
- 5字
- 2021-02-04 16:19:30
第1篇 融資
引言
在金融市場日趨發達的當下,支持企業長期、持續發展下去的不是利潤,而是經營現金流。
金融行業很流行的一個經典小故事足以說明現金流是如何決定企業的生死的。美國得克薩斯州有一個炎熱慵懶的小鎮,居民靠相互借債度日。某一天,從紐約來了一位有錢的客人。他走進一家旅店,拿出一張100美元鈔票放在柜臺上作為押金。他想先看看旅店房間,合適的話再辦理入住。在他上樓看房間的空隙:
●旅店老板抓起這張100美元鈔票,飛快跑到隔壁屠戶那里支付了他欠下的肉錢;
● 屠夫有了100美元,立即付清了賒欠養豬戶的錢;
● 養豬戶拿了這100美元,飛速付了他欠的飼料款;
●賣飼料的老兄拿到100美元,趕忙沖到旅店付了他所欠的房錢。
所有的過程在幾分鐘內完成了。這時紐約來的客人走下樓來,對旅店房間感覺不滿意。旅店老板也不生氣,笑瞇瞇地把剛剛拿回來的100美元還給了他,客人滿意地揚長而去。這一天沒有人生產了什么東西,也沒有人得到了什么東西,可全鎮的債務都清償了,皆大歡喜。
故事引人發笑,但道理卻發人深省。雖然沒有直接創造財富,現金的流通卻能帶來價值。因為現金的流通實際上是勞動的價值在流動。上述故事中的100美元在每個人手中流動時,實際效果是每個人都賺了100美元。
融資作為創造企業現金流的一個重要方法,對于企業的經營來說,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融資分為傳統性融資和創新性融資兩類。傳統性融資方式主要有信貸性融資、信托性融資和融資租賃。創新性融資方式主要有PPP(公司合伙)融資、ABS(資產支持證券)融資、PE(私募股權)融資、VC(風險投資)融資及產業基金等方式。傳統性融資對于企業來說較為熟悉,在金融政策與金融工具不斷改革創新的當下,創新性融資才是助力企業超越發展的利器。
2019年1月,投中統計發布了最新的《2018中國VC/PE市場數據報告》,報告顯示2018年整體情況如下:
● 融資案例數量共計6052起,同比小幅增長5.09%;
● 獲投項目數量共計5438個,其中559個項目再度進入下一輪;
● 參與投資的VC/PE機構共計4164家;
● 融資總規模達852億美元,同比增長62.91%;
● 融資均值達1407.53萬美元,同比增長54.86%;
在醫療健康產業,2018年VC/PE融資案例數及規模總計分別為639起和704.5億元。相比2017年,融資案例數同比增長13.1%,小幅提升;融資規模同比增長101.7%,躍升顯著。醫療健康產業投資熱度依然延續上漲趨勢。
從投資端來看,2018年我國醫療健康產業投資熱點仍主要集中于藥品、醫療器械、體外診斷、醫療服務(社會辦醫)等領域,分別完成110起、96起、90起、72起。例如,在藥物創新方面,北京神州細胞生物技術集團股份公司專注于單克隆抗體、重組蛋白、疫苗和細胞治療等創新型生物制藥產品的研發和產業化,是中國最早專門從事大分子生物藥研發的企業之一,公司藥物研發的成敗可以說是與其融資歷程密切相關。
在醫療服務領域,資本更加青睞于細分領域和專科化,以及與消費升級密切相關的消費醫療——醫療美容領域。新興的中產階層正在快速崛起和壯大,他們對醫療健康的效果、品質、體驗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加注重個性化、人性化。醫療美容無疑是滿足這一新興群體的一種有效服務。無論是直接提供服務還是間接提供服務的各類醫療美容機構,在這一龐大市場中都能夠尋找到自己的合適定位。例如,登陸美國納斯達克的新氧科技(定位于“互聯網+消費醫療”的互聯網醫美服務平臺)、新三板醫美第一股的華韓整形、伊思等企業。在專科醫療領域,近年來,婦產科、眼科、牙科等專科醫院投資非常火熱,目前競爭態勢比較激烈。例如,在眼科領域已經初步形成幾家大的眼科醫療集團市場壟斷態勢,后來者很難與頭部企業競爭。
在移動及互聯網醫療方面,日趨進入資本“收獲期”。微醫集團在從掛號網到微醫、烏鎮互聯網醫院的轉型歷程中,融資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總體來講,模式和技術創新的雙向驅動是近年來醫療健康產業各細分領域投資的總體基調,單維度模式創新的紅利開始衰退,盲目以資金換市場規模增長的“潮流”已經退去,未來資本將更加青睞與新技術相匹配的商業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