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接班是我們人類活動中最最最最重要的一類活動。我們現在什么選舉制,黨派,社會制度啊,無非都直接跟交接班有關。交接班呢是一個權力的更迭,也是一次而重要社會變化。變好變壞都影響到每一個人的命運。
我們中華民族祖上如何處理交接班工作,是非常有開創性的,也是非常有智慧的。可以說是開創人類文明之先河。
一個合格的接班人,無外從三種人里面去挑。
第一種就是自然的順位接班人。
第二種按德行篩選,傳給口碑好的,德行和口碑可以服眾的。
這第三種接班人呢,一定要有功績,而且不能是一般的功勞。要有重大的貢獻。這種貢獻已經大到不位傳給他,就是有負于天下。
從黃帝傳到堯,一直是是第一種方案。
從堯傳到舜,堯做了一些開創性的工作。有了第二方案。按德傳位。
從舜再傳到禹。舜了也做了一些開拓性的思路創新,就是有了第三方案。按功傳位。
實際上我們去研究堯舜禹,他們是如何去選接班人的,對于我們做頂層設計是非常有參考意義。
當然挑選好一個接班人之后呢,只完成了第一階段。還有兩個階段去確認新領導人的領導地位,就是是攝政階段和讓階段。
所謂的這個攝政階段呢,是指這個每一任帝王,他在任上也是分為兩個階段,而第一階段是攝政階段,為CEO,而第二階段做董事長,主抓董事會,選任新CEO,讓出日常執政工作。
所謂的讓階段呢。就是如果這個接班人不是第一順位接班人,那他在由攝政CEO過渡到董事長時候呢,要讓一下,讓諸侯啊,地方大員,代表啊這些大家再做一次中期選舉。
你看啊,這里面的關系是董事長可以選用和罷免ceo。但是地方諸侯啊,代表啊,有權選擇董事長。
舜在當了數年首席執行官后呢,堯駕崩。那么舜應該晉升董事長。那個時候舜呢,舜讓丹朱于南河之南,就是讓諸侯再做一次選擇,諸侯用腳投票,投給了舜。
舜崩的時候,禹是辭辟讓之與舜子商均。這個時候天下諸侯再次用腳投票,去商君而朝禹。
禹晉升董事長的時候呢,ceo是益。益在禹崩后,做了中期選舉。當時中期選舉的結果呢,大家選擇了禹的兒子啟。
到了啟以后呢,這個游戲規則被破壞了。啟沒有去從三類人中擇優選CEO,直接選了自己的兒子太康。而太康丟掉了自己的皇位,被東夷部落的人射殺。
結合看啊,西方所謂的民主選舉制,這個機制它并不能保證能選出一個優秀的CEO,因為公眾所喜歡的人,他并不能代表其能夠出色管理一個國家,也不能保證有能力帶領這個國家走向一個好的預期。
而傳統的東方嫡長子繼承,如果在選CEO時沒有去擴大候選人的范圍。后期沒有中期選舉。不但經常會導致一個錯誤的人領導了一個國家。而且對接班人帶來生命危險。比如啟傳給兒子太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