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背上樓的老奶奶
- 武漢社區工作者戰役日記
- 楊孜子
- 3129字
- 2021-01-21 18:57:11
2021年1月15日,早上通過抖音看到了一則心酸的畫面,河北的一位一線防疫工作者,因為長期在嚴寒中加班堅守防疫崗位上犧牲了,這是一則沉痛的新聞,以自己的生命為代價堅守著崗位,守護著居民的生命安全。我們每一位社區工作者都有自己的崗位“使命”,在面對新冠疫情侵襲我們的城市時我們會奮不顧身的投身疫情防控中,在我們長期的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結合工作中使我們快速成長為一名合格的社區工作者。 2020年2月19日的夜里,陳阿姨給我打電話,說她的90歲的母親發熱了陳阿姨很著急,陳阿姨照顧這位老奶奶已經有幾十個年頭了,陳阿姨照顧老奶奶一直都很細心,老奶奶的雖然有一些基礎疾病但是身子板很結實,那天夜里,陳阿姨很著急,由于老奶奶已經是高齡老人了,老奶奶高燒引發的病痛的折磨陳阿姨無法入睡,由于老奶奶是高齡老人上生活無法自理,沒有辦法入住隔離點,只能聯系醫院直接住院,那天夜里我聯系了我們書記連夜再為老奶奶協調醫院的床位,那天夜里我與陳阿姨的家屬通了10多個電話,此時已經是凌晨3點鐘了,從聊天中得知老奶奶的有一些基礎病需要定期服藥。封城初期,奶奶的藥已經快吃完了,陳阿姨就到醫院去跟老奶奶開藥,由于那時醫院已經人滿為患了,陳阿姨排了很長時間的隊才買到了老奶奶的藥,之后就封城了,雖然老奶奶一直沒有出過門,陳阿姨擔心在醫院排隊時將新冠病毒帶回了家,老奶奶現在的高燒、拉肚子的癥狀和感染癥狀很相似,陳阿姨非常的自責,陳阿姨感覺自己沒有照顧好老奶奶,那天夜里一方面與安慰著老奶奶的家屬,一方面與書記聯系協調醫院的床位,街道的領導也很重視此事很多人都沒有睡覺,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第二天的一大早,醫院的床位協調出來了,派來的“120”急救車把老奶奶送到了醫院。2020年2月20日,老奶奶順利的做完了核酸測試和其他相關的檢查,老奶奶的肺部有嚴重感染,根據當時的診斷界定老奶奶為臨床確診病例需要繼續在醫院進行治療,陳阿姨的一家人住進了隔離點觀察14天,隔離期間陳阿姨一直擔心著老奶奶的狀況,陳阿姨家幾次傷心的打電話我說:“奶奶年紀大了,平時生活上都是我在細心的照料,現在得了這個病真是太遭罪了。”我很同情陳阿姨,因為這一幕讓我想起了自己的親人,在隔離期間時,陳阿姨要我幫他送了一些她自己購買的生活物品,她同時也擔心著住在隔離點的親人,陳阿姨精神上已經經受不住再有親人生病的消息了。 2020年3月8日陳阿姨和她的家人無事,我去隔離點接她們回小區并祝她們婦女節快樂,平安就是福,此時的她依然擔心著老奶奶的病情,陳阿姨和家人回小區之后還需要居家隔離14天,當天我準備跟她送去物資被她婉拒了,她告訴我,我們已經幫助她們家很多事情了,希望把物資送給其他跟有需要的居民,在居家隔離的14天里我每天都會要陳阿姨報體溫和身體狀況我,陳阿姨也每天測量著家人都體溫,過了幾天我通過體溫的沒提交監測表看出了問題,陳阿姨的家人每日體溫波動都還算正常,陳阿姨自己的每日體溫定格在了36.3℃,我猜想陳阿姨一定有什么心事于是我打電話給了她,我問她最近的情況她告訴我在家料理家務雖然辛苦她但她每天都會擔心著老奶奶,老奶奶在2020年3月3日康復治愈之后到康復點進行觀察,陳阿姨專門請一位看護在康復點照顧老奶奶,我安慰著陳阿姨希望她除了照顧家人也能多關心一下自己,希望她能每天仔細測量的自己的體溫。 2020年3月17日上午,我接到康復點的通知老奶奶可以回家了,我也很激動并把這個好消息告訴了陳阿姨,我坐保障車到達了康復點之后,車輛只能等候在康復點門口,我步行走到了康復患者的登記點,大概有100米左右,此時老奶奶剛剛一步一步緩緩的從康復點出來,因為現場的辦理出院人比較多,沒人會過多的關注老奶奶,老奶奶剛剛恢復,身子比較的虛弱,我快步上前扶住了老奶奶,老奶奶的意識還算清醒她輕告訴我:“我想回家,我有些走不動了。”我聽著老奶奶這句話心中觸動特別大,回應著她:“我就是來接您回家的!”我將老奶奶的行李給了看護,背著老奶奶去找保障車,旁邊的醫護對我說:“你是哪個社區的小伙子真不錯!”我沒有與他們理會他們,我只想快點把老奶奶送回家,背著老奶奶慢慢的往保障車走去,一路上等在路邊的保障司機都出來給我鼓勁“加油!”、“加油小伙子!”雖然我背著老奶奶走的那100米很吃力但是有那么多人鼓勵著我,讓我堅持到最后把老奶奶背上了車,在回家的路上,老奶奶一路都在叫著陳阿姨的小名,我告訴老奶奶,我們馬上就能把您送回家,老奶奶已經很長時間沒有這樣長時間的離開碧盛花園了,回家的路上陽光透過玻璃灑在老奶奶的臉上顯得格外安詳,看到老奶奶我想到了我的爺爺,不知多長時間沒去看過他了,也不知道他目前的狀況,我很慚愧也很內疚。快到小區時我給陳阿姨打了電話,告訴陳阿姨老奶奶已經回家了,保障車開到了老奶奶家的樓下,老奶奶想下車曬一下太陽,我立馬電話要物業拿了一個板凳過來,我扶著老奶奶下了車曬太陽,過了一會陳阿姨下來,看到老奶奶之后也特別的激動,老奶奶也叫著陳阿姨說要回家了,由于老奶奶住在碧盛花園小區的7樓是步梯,老奶奶已經上不了樓梯里,陳阿姨也沒有辦法扶老奶奶上樓,我對陳阿姨說:“陳阿姨,老奶奶是我送去治療,現在我把她送回來了,我來把老奶奶背回家,希望您家人幸福美滿。”此刻的陳阿姨已經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了,感動的哭了起來,她對我說:“楊子,等疫情結束了我一定要好好看一下你沒戴口罩的臉,我真的很感激你們。”在現場我彎下腰調整好姿勢,讓老奶奶更容易扶著我的背,一步一步的朝樓梯走去,在上樓的每一步都很吃力,這段時間的高強度的工作有些透支了我的體力,為了能讓老奶奶舒服一點爬樓的過程中我一直都彎著腰,在爬樓的時間,老奶奶在我耳邊輕聲的對我說:“孩兒,累了就休息會。”我在樓梯間里停了一會,調整了讓老奶奶趴著舒服的姿勢咬著牙繼續爬上了7樓,陳阿姨讓老奶奶坐在門口在跟她仔細的消毒,我跟陳阿姨打了招呼準備離開,陳阿姨不停的感謝著我,我告訴陳阿姨:“我不打擾您了,好好照顧老奶奶,有事再跟我打電話!”我轉身下樓,整個腿和腰部像抽了筋一樣的一陣陣酸痛涌了上來,物業經理在樓下等著我,問我有沒有什么事情,我告訴他們:“沒事,我還年輕!”回到了社區我已經直不起腰了。下午工作群里響起了消息,一批團購的物資送到需要我們幫忙卸貨,沒辦法已經習慣了這樣的工作節奏,我又立即和同事們投入到工作里,事后被居民拍下來發到了碧盛花園的居民群里,我收獲很多居民的點贊,這是一種無形的獲得感感動著碧盛花園的居民也感動著我,我希望位和我一樣的社區工作者能和我一樣去幫助居民,因為“他們”也許就是你我的“家人”,在危難之際能主動的釋放更多的能量,這份崗位的“分量”是國家給予我們的信任,是居民對我們的信任,我們既然在這個崗位上就一定要對得起居民,雖然社區工作是一個平凡的“小角色”,但這樣的“小角色”卻能帶給一方居民幸福,我們一定要做好這個“小角色”不負居民的希望,隨著時代的進程是我們物質生活越來越充盈,但時代精神上的缺失也是高速發展照成的,我們一線工作者的奮力付出恰好的彌補了這時代造成的精神缺失,我們有當擔,敢勝任,不負青春,投身實踐,投身一線,這是愛國主義的實踐精神。武漢戰勝了新冠疫情是這時代的必然,因為有一群“年輕群體”奮戰在一線,撐起了這一片天,他們抱著滿腔的愛國情懷和堅韌不屈的民族精神,在面對新冠病毒的傳播,面對需要幫助的居民奮不顧身的“燃燒”著自己“照亮”著居民。武漢!我深愛著的武漢,與無數的居民在這座城里守望著彼此,我們珍惜這份感情,疫情肆虐時我們共同“戰疫”,現在我們共同“防疫”。每一位生活在武漢的人都是“疫情防控”參與者,只有守住這條“防線”,我們才能守住我們的正常生活和自由,“防疫”已經成為我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